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卜儿”属于“杂”,是元杂剧中扮演老年妇人的角色。
B.“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而“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箱,外篇15篇,杂篇11篇。
D.《陈情表》,原题作“陈情事表”。“陈”,陈述。“表”,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30 10:46: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五柳先生”称之。
B.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压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有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庄周主张无条件的精神自由,《逍遥游》是最具代表性的。庄子所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
同类题2
下列各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指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
B.“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包括司马迁著的《史记》、班固著的《汉书》、范晔著的《后汉书》,以及陈寿著的《三国志》,都是纪传体例。
C.《师说》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中,“青衫”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也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官职低。
同类题3
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又分为绝句和律诗,前者如《秋兴八首》,后者如《登高》。
B.“海外徒闻更九州”中的九州,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称谓,古代中国分为九个不同的州;后用“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C.“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一句中,元和是年号;左迁是被贬,因为古代以右为尊;郡是行政区域,司马是官职。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同类题4
1. 下列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中只收录了屈原的作品,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被奉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了从西周中期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C.《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撰写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的叙事诗。
D.“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二年。句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指望日的次日,即农历每月十六日。
同类题5
下列说法
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婉约派和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流派,婉约派的代表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代表有苏轼、辛弃疾。其中,婉约派是宋词的“当行本色”。
C.《张衡传》中称张衡“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相关知识点
语言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
文史典籍
阅读与鉴赏
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