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三江而五湖
A.或孤舟B.岸土赤而
C.后人哀之而不D.将成家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04 07:4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生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缙绅,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胶。暗疑迷魂汤得勿此乎。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即有厉鬼絷去。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逾。方趑趄间,鬼力楚之,痛甚而蹶。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逾四五年间,体修伟。主人骑,必障泥,缓辔徐徐,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不加鞯装行,两踝夹击,痛彻心腑。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剥其皮革,罚为犬。意懊丧,不欲行。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起。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稍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之。
冥王状,怒其狂猘,笞数百,俾作蛇。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遂矢志不残生类,饥吞木实。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而未得也。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为人,是为刘公。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诵。辛酉举孝廉。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于鞭楚也。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言一世为缙绅    缙绅:乡绅
B.主人骑,必障泥  覆:加上
C.冥王状 鞫:审讯
D.遽出路 当:把守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啮主人脱股肉/平明,汉军觉之
B.害人死又不可/襟三江带五湖
C.不加鞯装行/木欣欣向荣
D.股夹刑/臣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B.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C.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D.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
【小题4】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投胎为马前,刘孝廉看到门槛很高,迈不过去,犹豫间遭到了恶鬼的抽打。
B.主人和奴仆们骑马时,都不加鞍垫,两腿一夹就叫它跑,使刘孝廉非常痛苦。
C.刘孝廉一生很会说话,诗文书史,过目成诵。辛酉年被地方官推举为孝廉。
D.小说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反而削弱了“劝人行善”的这一主旨的力量。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之。太子悝患之,慕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襄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衰,诸侯之 谋:为……谋划
B.请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 趋:特指礼貌性的小步快走
D.王乃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B.诸侯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C.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D.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说他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由此可知庄子实际上具有高超的剑术。
B.庄子善于辩论,他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C.庄子说,剑有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三种,并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之剑实际是天子之剑。
D.本文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轻易发动战争,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2)赵国何求而不得也!
(3)夫子休,就舍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