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词性均为代词,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1)君将哀而生
(2)蜀之鄙有二僧,一贫,其一富
(3)母立于兹
(4)家祭无忘告
A.他、它、我的、他的B.我、其中、你的、你的
C.它、那、你的、他D.我、它的、我的、你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21 10:5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港渡者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木简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予愠为戏,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犹是也夫!

(周容《春酒堂诗文集》)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命小奚以木简书从(____________) (2)渡者视小奚(____________)
(3)速进,则(____________)  (4)予愠为戏,行(___________)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命小奚木简束书从   ②天下之躁急自败
犹是也夫 ④若是,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C.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小题3】对“予爽然”的“爽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不能进城感到十分懊丧。
B.为渡者的戏言感到十分恼怒。
C.为不听渡者的忠告,悔恨交加。
D.觉得自己先前的做法不对而茫然自失。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小题5】短文记叙了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悟出了一点哲理: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辨奸论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zhì,嫉妒)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料二子,亦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tè)。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利害其外也  夺:改变B.亦有未必然也    容:容许
C.贤之相 好:喜欢D.不然,天下将其祸 被:遭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事有必至,理有固 天油作云,沛然下雨
B.月晕风 侣鱼虾友麋鹿
C.二公料二子 皮不存,毛将焉附
D.固有欺世而盗名者 皆美于徐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认为世间人事的变迁,情理和形势的互相依赖等虽然疏阔难知,但和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相比较,后者更难以让人理解。
B.卢杞不学无术,容貌一般,说话的水平也很平常,之所以成为奸臣,败坏国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用人不当。
C.当时一些人穿奴仆穿的衣服,吃猪狗的食物,也不梳洗打扮,却大谈读书,作者说,只要行事不合乎人情的,就不是大奸大恶的人。
D.作者引用孙子的话,“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意在表明,社会上有一种人故意制造“显赫功绩”,沽名钓誉,从而欺骗世人以求得到重用。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
(2)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孙奇逢,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

②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名士多附焉。天启初,逆阉魏忠贤得政,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等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与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③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其后畿内盗贼数骇,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④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奇逢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节选自方苞《孙征君传》)

(注释)①国朝:指清朝。②无町畦:无隔阂,这里指不摆架子。

【小题1】本文作者方苞是清代“□□派”的代表。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经世之略    ②由是杨涟、左光斗等次第死厂狱
是时 ④以严旨承宗于中途 
⑤而世以此益奇逢之义   ⑥而弦歌不  
⑦有司敦趣     此名在天下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不可强仕   少父任,兄弟并为郎(《苏武传》)
B.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 使来者读之,悲予志(《<指南录>后序》)
C.门生亲故从相保者数百家 孔子登泰山小鲁(《诸子喻山水》)
D.而目东林诸君子党     吾又何能哉(《种树郭橐驼传》)
【小题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而不可强以仕
B.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
C.叶公问孔子于子路
D.贤哉回也
【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2)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
【小题6】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事例
性格特点
而奇逢独与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
(1)
(2)
不慕名利、有民族气节
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