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乙省粮食产量、耕地面积变化图。

材料三:2005年甲、乙两省部分社会经济数据比较。
| 人口(万)
| 城市人口比重(%)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进出口额(亿美元)
| 粮食产量(万吨)
|
甲省
| 9 768
| 32
| 10 535
| 77.4
| 4 582
|
乙省
| 7 400
| 47
| 18 272
| 2 279.4
| 2 834
|
(1)我国骨干铁路的“一横三纵”经过甲省,根据材料一,判断字母所代表的铁路与其名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陇海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京沪线
B.a—陇海线 b—焦柳线 c—京广线 d—京九线
C.a—陇海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焦柳线
D.a—陇海线 b—京九线 c—京广线 d—京沪线
(2)读材料二,判断乙省近年来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逐年扩大
B.粮食单产水平逐年下降
C.水旱灾害频发
D.农业部门结构调整
(3)乙省粮食产量的变化可能为甲省粮食生产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简述甲省要把握这一机遇,应采取哪些措施。
(4)甲、乙两省分别属于我国的哪个经济地带?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影响甲、乙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省应发挥哪些区域优势,实现经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