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一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干燥度分布示意图(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以字母K来表示)。在我国
k
<1的地区表示降水量大于可能蒸发量,这类地区被称为湿润地区;
k
=1-1.25为半湿润区,K>1.25-4为半干旱地区,K>4为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需进行灌溉)
资料二 图中所示区域中部地区主要为甘肃省的省域,该省地理位置独特。
(1)根据图文资料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概述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特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9-13 10:04: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工业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B.科技水平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C.人均耕地面积广,粮食商品率高
D.水热条件好,水利工程多
【小题2】关于P地和R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P地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B.P地适宜发展森林工业
C.R河在我国境内,属于内流河
D.R河位于东部季风区,每年7、8月份有凌汛
同类题2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合掌屋”是日本独有的一种民宅建筑,位于日本本州岛歧阜县大野郡白川乡(东经136°54′23″,北纬36°16′18″)获町,这里四面环山、水田纵横,村中有庄川河从南向北流过。屋顶由茅草覆盖而成,茅草厚度达七八十厘米,且屋顶设计成60°锐角的正三角形,造型好像人的双手合掌一般,“合掌屋”由此得名。
(1)简述“合掌屋”所在地冬季的气候特征,并说明成因。
(2)从气候角度分析“合掌屋”采用较厚的茅草层覆盖,且呈正三角形的原因。
(3)“合掌屋”四周沟渠纵横,指出沟渠的主要作用。
同类题3
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新疆北部
B.大兴安岭
C.珠江三角洲
D.蜀巴山地
【小题2】“背篼军”的出现可以( )
A.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B.部分解决农村增收问题
C.有利于城市治安稳定
D.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同类题4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图(X为纬度),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温度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小题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河流多自北往南流
B.粮食作物都以水稻为主
C.北部光照条件相对较好
D.耕作制度都是一年三熟
同类题5
秦淮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淮线将我国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南方和北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秦淮线说法错误的是
A.是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B.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C.是我国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相当于我国年均降水800mm等降水量线
【小题2】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南北气候差异
B.南北物产差异
C.饮食习惯不同
D.食用盐种类不同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