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主要分界线,它是( )
A.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和以下的界线
B.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C.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D.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界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13 10:28: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地坑院就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1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10~14个窑洞,工程量约二千个土方左右,一个人来干要花三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房檐,用来排雨水,房檐上砌30~50厘米高的栏马墙(也称女儿墙)。在陕西的关中平原上,有不少“地坑院”分布。如今,“穴居”地坑院的人已日见稀少,废弃的窑院或填没,或塌陷,难觅往日风貌。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中平原开坑窑洞被迫向下深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土层深厚
B.土质疏松
C.地形平坦
D.水资源短缺
【小题2】“地坑院”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
B.防止人们跌入院内
C.使地坑院美观协调
D.阻挡风沙、雨雪
【小题3】目前,“地坑院”最经济的保护方式是
A.发展旅游业
B.居民全部外迁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进行现代化改建
同类题2
上海和哈尔滨两地的气候资料大致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候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冬夏季温度差异不大
C.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
D.雨热同期
【小题2】关于松嫩平原地区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铁矿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
B.石油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C.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冶金工业发达
D.盛产棉花,棉纺织工业发达
同类题3
甘肃祁连山脉利用夏季温凉气候大量种植“高原夏菜”,这些“高原夏菜”在每年5~10月大量运到杭州、上海等地。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②地属于(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东部季风区
C.青藏高寒区
D.北方地区
【小题2】杭州、上海等地在5~10月依赖“高原夏菜”的自然原因是( )
A.水源条件好
B.市场需求小
C.耕地不足
D.天气炎热
同类题4
以下区域既属于人口稠密区,又属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是( )
A.南亚
B.东亚
C.南美
D.西欧
同类题5
下面四图为世界上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国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①人力资源充足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海洋运输便利 ④科学技术先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小题2】有关四国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甲国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水平高,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②乙国在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发达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
③丙国耕地面积广大,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主要作物有水稻、棉花、茶叶、黄麻等
④丁国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