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环境承载力最高
C.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小题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6 04:0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以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小题1】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是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
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小题2】两地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农业都已经进入成熟时期
B.太湖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成熟时期,吐鲁番盆地处于发展初期
C.太湖平原已经进入衰落时期,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
D.太湖平原农业正在蓬勃发展期,吐鲁番盆地正处于转型期
【小题3】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小题4】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同类题2
《天仙配》中唱到“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唱词描绘的劳动场景处于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传统农业发展阶段
C.工业化发展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小题2】该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依赖环境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可持续发展
【小题3】我国耕地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同类题3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发展历程可能是
A.Q-P-N
B.N-P-Q
C.P-N-Q
D.N-Q-P
【小题2】下列关于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P阶段城市化的水平最高
B.Q阶段城市交通体系较完善
C.N阶段城郊农业最发达
D.O阶段工业产值不断降低
同类题4
福建山地多,平地少,西部为武夷山脉,境内河流多独流入海,地方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A地的年降水量是
A.1200~1400mm
B.1800~2000mm
C.2000~2200mm
D.2200~2400mm
【小题2】关于福建省城市布局的特征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沿海分布,自然灾害少
②沿海分布,水资源充足
③河海交汇处,利于带动内陆经济发展
④河海交汇处,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5
下图是“某区域内a、b、c三个城市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a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汽车制造业
B.农产品加工业
C.采矿业
D.电子工业
【小题2】就目前状况看,三个城市各自的特点是
A.a城城市化水平最高
B.b城环境质量最佳
C.c城的产业结构最不合理
D.c城居民的生活质量最好
【小题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三个城市发展的先后顺序是
A.a-b-c
B.c-a-b
C.c-b-a
D.b-a-c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