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惠风和畅 (舒畅)
B.举酒属客 (嘱托)
C.纵一苇之所如 (任)
D.于是余有叹焉 (感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05 08:05: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程养斋暨子心之家传

①程养斋,讳文邃,字乘素,养斋其自号也。先世居歙黄墩,唐末徙新建,至宋淳佑中徙婺源。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左右,及经理家事,称为贤孝。及既孤,上事母、兄,下抚三庶弟,人无间言。

②程氏建立祖祠,而增修饬之。至养斋,为立祭法,规久远,益虔且密。恤宗族,厚乡里,能其家风。为人循谨,践履质实。著《无忝志》、《经目志》、《礼考》若干卷。又辑《先代遗训》、《师友格言》。自端楷细书为卷,日取以自警。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婺源尝值岁饥,君率众出粟平粜,设立规条,事而为利溥.总理《婺源县志》,书成人以为善云。年五十七卒于家,以例得都察院都事职。卒后以子尚义由知府加五级,得赠资政大夫。娶董氏。子二:尚志、尚义。

③尚志字心之,其为人年少而沈静,寡言笑,严毅如宿德。十八岁补邑弟子员,力学不懈,于《十三经》皆成诵,而不于时文之卑陋。尝读古史书,分类而纂记之,求经济之用,自厉气节,尝曰:“士入世,立脚不坚,任事不巨,则庸人耳!”兼通算法,能推三角八线,以阐宣城梅氏之义。居家孝悌,最为养斋所喜,赴试金陵,卒于途,年二十二。养斋哭之,有曰:“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于朋友肸肸,于兄弟怡怡。”兹足著其人矣。以子学金为户部主事加二级,得赠奉政大夫。妻王氏以节孝获旌。子二:学金、南金。

(节选自《惜抱轩文集》)

(注)①平粜:遇到荒年,官府按平常价格卖出粮食。②溥:广大。③肸肸:笑声。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A.
①能其家风_____
②事而为利溥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不于时文之卑陋    
A.窗户B.诱导
C.制止D.约束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②求经济之用,自厉气节    
A.节约俭省
B.个人消费
C.治理国家
D.物质生产
【小题4】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B.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C.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D.平/居严衣冠/慎动作/见者肃然/又明于处事。
【小题5】把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年十九而父婴风疾,两兄适客游,君侍疾左右,及经理家事,称为贤孝。
【小题6】分析第②段作者写婺源饥荒事件的作用
A.
【小题7】原文末有一段作者的评论,从中推断作者为程氏父子作传的缘由。

姚鼐曰:婺源为大贤朱子之乡,士大夫犹以敦礼讲义为贵,君子之遗风远矣!如程养斋者,诚无愧一乡之善也与?养斋于修县志时,婺源士皆惜心之之死,欲载之志内,养斋不可,今学金乃请馀传之。其父子用意,显晦皆是也。如心之之贤俊,矫出于俗,使天假之年,所成立可量哉!

同类题3

阅读《项羽之死》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①,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注:①檥(倚):整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军垓下 壁:设营驻扎
B.持短接战   兵:兵器
C.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受
D.吾闻汉我头千金 购:购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绝江河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①骓不逝兮可奈何 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D.①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自刎而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的军队在垓下安营扎寨,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都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氏文集①序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②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百余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③,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④,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注释)①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以其集之 归:属于
B.子美之齿少于予 齿:年龄
C.不世俗趋舍 牵:被牵连
D.望之昂然,而之温温 即:接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集录之为十卷 私见张良,具告
B.后百有余年,韩、李徒出 公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C.此可以叹息流涕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独子美于举世不为之时  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经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死去;而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