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根据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 阶段Ⅱ成果:①我国某区域地貌格局呈半环状,外侧是河流,内侧是广阔的平原,其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山地丘陵。大部分地区气候以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热量分布南北差异较大。总之,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②该区域某平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荒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对该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使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该平原的荒地,并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1)依据阶段Ⅱ研究成果,推断该区域位于我国的 地区。
(2)比较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性,完成下表。
比较要素
该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
气候类型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典型土壤
B
水稻土
工业特征
重工业为主
C
 
(3)说出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试评价该区域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农业生产的条件。
(4)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地保护工程的实施,该区域依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受到限制。请你为该区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四条合理化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3-05 05:22: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