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翻译句子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2-19 03:17: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各题。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逡巡___________  (2)视_____________  (3)屈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与“人皆得以使之”一句中的“隶”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B.以诗记所遭
C.范增数项王D.礼而归之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斯固百世之遇也B.亚父者,范增也
C.死生,昼夜事也D.求人可使报秦者
【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赤壁之战

司马光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总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是时曹操遗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长史张昭等曰:“愚谓大计不如迎之。”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杉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令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

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请为将军筹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投狐也。”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贴画方略。

进,与操遇于赤壁。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选自《语文读本1》,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柴桑,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九江。
B.中国,即中原地区,与现代汉语的“中国”不同。
C.北面,是北方,意思是投降以后要迁往北方。
D.会猎,表面意思是一同打猎,实际上是会战。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投狐也。
B.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投狐也。
C.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投狐也。
D.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投狐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明察形式,说话讲究艺术。他先用激将法激孙权,而后指出孙刘方面有实力,曹操方面有诸多不利因素,劝孙权坚定抗曹的决心。
B.孙权手下的人物对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态度不同,他们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张昭为代表的主降派,一派是以鲁肃、周瑜为代表的主战派。
C.鲁肃面对众人之议却默然不语,是因为其早为自己做好了战后的打算——跟随曹操,一样能够享受高官厚禄,可见其高瞻远瞩,老谋深算。
D.周瑜主张抗击曹操,态度坚决。他劝说孙权坚定战胜曹操的决心,自己则有必胜的信心,果然在赤壁和曹操刚一交锋,就占据了上风。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2)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3)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小题5】诸葛亮劝说孙权“孙刘联合抗曹”的理由是什么?
【小题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鲁肃俱孙权 诣:拜访
B.成败之,在于今日 机:关键
C.乘犊车,吏卒,交游士林 从:跟随
D.因拔刀前奏案 斫: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