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要素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下列三图中分别标注了我国的甲、乙、丙三个不同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比较甲、乙、丙三个地区,从农业区位的角度来看,共同点是
A.夏季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C.农作物都有春小麦、玉米、甜菜
D.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小题2】乙区域中的山脉为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该山脉大致是
①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 ② 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③半干旱和干旱分界 ④ 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分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8 09:41: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乙两区域中任选其一,说明其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8分)
(2)皇藏峪和琅琊山虽分居淮河南北,但植被中均包含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分析皇藏峪和琅琊山植被相似的原因。(10分)
(3)描述该省城市的分布特点。概述皖南古村落开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8分)
(4)简述该省洪涝灾害灾情严重的原因。(10分)
同类题2
读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土地利用类型A是
A.城乡建设用地
B.草地
C.交通用地
D.工矿用地
【小题2】甲是
A.鲁
B.沪
C.晥
D.新
【小题3】贵州
A.地势平坦,平原面积广大
B.林地比重较高,仅低于耕地
C.水域比重低于其他及未利用比重
D.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占本省土地利用面积的50%以上
同类题3
左图示意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通过对图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右图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如表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问题
(1)描述M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对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3)若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对N湖泊产生什么不利影响?
同类题4
下图为南极洲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南极洲( )
A.矿产资源贫乏
B.河川径流量小,淡水资源短缺
C.气温极低且多暴雪,冰雪积累量大
D.植被以地衣、苔藓为主
【小题2】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点距极点的距离为2000km
B.昆仑站位于冰点的东南方
C.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
D.我国四个科考站在冬季都有极夜
同类题5
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A.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小题2】造成M岛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
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D.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