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其匕首提秦王    次江北
B.秦伯,与郑人盟    秦王必见臣
C.终已不 计不知所出耳
D.吾还也 君之难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30 06:47: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大海。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游动的雾气。
C.千里者,三月聚粮 适:适应。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为之舟 芥:小草。
【小题2】下列对各句翻译有误的一句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到迷茫的郊野去,一日内可以往返,肚子果然还饱。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译: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D.之二虫又何知!
译:这两个小虫懂得什么!
【小题3】对于《逍遥游(节选)》一文,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的意思。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 令人叹服。
D.《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小题4】翻译句子。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同类题5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静以修,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意与日,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

(简述)
①诸葛亮(181-234),三国时蜀汉丞相,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后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占领荆州,西取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受托辅助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病死于军中,年五十四。有《诸葛亮集》。②修身:修养自身,修炼自己的人格。③澹泊:恬淡寡欲。“澹”同“淡”。无以:不能。明志:昭明志向。④致远:达到高远的目标。⑤广:扩展。⑥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⑦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⑧险躁:冒失浮躁。⑨治性:陶冶性情。⑩接世:即济世,指服务于社会。
(阅读指要)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为诫子立志而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写的一封信。这篇80多字的短文,充分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在文中,作者运用了正反说理的方法,把道理说得十分透彻。前半篇着重于正面说理,告诫儿子要静心学习,增长才干,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要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后半篇侧重于反面训导,告诫儿子要力戒淫慢、险躁,不要虚度年华、终身碌碌无为。篇末的反诘,发人深省,有着深刻的警世作用。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文字精炼,言简意赅。文化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等已成为经典格言,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译不衰。
(阅读训练)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________)   (2)以养德(________)
(3)淫慢而不能精(________) (4)意与日(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致”与“非宁静无以致远”中“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先享无穷逸B.女行无偏斜,何意不厚
C.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D.家贫,无从书以观。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俭养德”中“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皆美于徐公B.且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夫夷近,则游者众D.取一葫芦置于地,钱覆其口
【小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非淡泊无以志”中“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B.吾得事之
C.余其能行古道D.吾妻之我者,私我也
【小题5】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