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灌夫受辱宫室/访风景崇阿
B.仆口语遇遭此祸/犹不能不之兴怀
C.襟三江带五湖/水浅舟大也
D.都督阎公雅望,棨戟遥临/足以极视听娱,信可乐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20-01-04 08:23: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权书·子贡第七》苏洵

君子之道智信难信者所以正其智也而智常至于不正智者所以通其信也而信常至于不通是故君子慎之也。世之儒者曰:徒智可以成也。人见乎徒智之可以成也,则举而弃乎信。吾则曰:徒智可以成也,而不可以继也。

子贡之以乱齐,灭吴,存鲁也,吾悲之。彼子贡者,游说之士,苟以邀一时之功,而不以可继为事,故不见其祸。使夫王公大人而计出于此,则吾未见其不旋踵而败也。吾闻之,王者之兵,计万世而动,霸者之兵,计子孙而举,强国之兵,计终身而发,求可继也。子贡之兵,是明日不可用也。

故子贡之出也,吾以为鲁可存也,而齐可无乱,吴可无灭。何也?田常之将篡也,惮高、国、鲍、晏,故使移兵伐鲁。为赐计者,莫若抵高、国、鲍、晏吊之,彼必愕而问焉,则对曰:田常遣子之兵伐鲁,吾窃哀子之将亡也。彼必诘其故,则对曰:齐之有田氏,犹人之养虎也。子之于齐,犹肘股之于身也。田氏之欲肉齐久矣,然未敢逞志者,惧肘股之捍也。

今子出伐鲁,肘股去矣,田氏孰惧哉?吾见身将磔裂,而肘股随之,所以吊也。彼必惧而咨计于我。因教之曰:子悉甲趋鲁,压境而止,吾请为子潜约鲁侯,以待田氏之变,帅其兵从子入讨之。为齐人计之,彼惧田氏之祸,其势不得不听。归以约鲁侯,鲁侯惧齐伐,其势亦不得不听。因使练兵搜乘以俟齐衅,诛乱臣而定新主,齐必德鲁,数世之利也。吾观仲尼以为齐人不与田常者半,故请哀公讨之。今诚以鲁之众,从高、国、鲍、晏之师,加齐之半,可以轘田常于都市,其势甚便,其成功甚大,惜乎赐之不出于此也。

齐哀王举兵诛吕氏,吕氏以灌婴为将拒之,至荥阳,婴使钩谕齐及诸侯连和以待吕氏变,共诛之。今田氏之势,何以异此?有鲁以为齐,有高、国、鲍、晏以为灌婴,惜乎赐之不出于此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苟以邀一时之功 邀:谋取B.惧肘股之捍也 捍:抵御
C.彼惧田氏之祸   祸:灾祸D.因使练兵搜乘以俟齐衅 畔:生祸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彼必愕而问 至丹以荆为计,始速祸
B.然未敢逞志 师,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教之曰 招樊哙出
D.何异此 何者?严大国之威修敬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论述了机智与诚信的关系,作者认为如果不讲诚信,只用机智虽然可以成事,但这机智只可使用一次,作者也因此否定了子贡的做法。
B.作者设想了子贡可以采用的更好的一种方法,让子贡看到高、国、鲍、晏四人身体将被割裂,随后死亡,故而去向他们表示哀悼。
C.作者认为孔子看到当时齐国社会的状况去请求鲁哀公讨伐齐国的田常,这种做法可以取得大的功绩,可惜子贡没有采用。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当时的鲁国好比汉朝时的齐国,高氏等人好比灌婴,但两者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表明了作者的褒贬态度。
【小题4】用“/”给原文断句
君 子 之 道 智 信 难 信 者 所 以 正 其 智 也 而 智 常 至 于 不 正 智 者 所 以 通 其 信 也 而 信 常 至 于 不 通 是 故 君 子 慎 之 也
【小题5】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徒智可以成也。人见乎徒智之可以成也,则举而弃乎信。
(2)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汲黯直言进谏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庞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廷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净,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蚧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召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这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陪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己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史记·汲郑列传》)

【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屋延烧     比:并排,挨着
B.伏制之罪   矫:纠正
C.持节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发:打开
D.以数谏     切:急切,切迫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黯父任    ②至丹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①以切谏    ②群臣或
C.①公卿皆黯惧 ②自荷钱出水之日,便点缀绿波
D.①令从谀承意 ②死不屈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B.弘大体,不拘文法
C.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D.天子方召文学儒者
【小题4】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汲黯为官清正忘我的一组是(   )
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②其治,责大旨而已,不苛小。
③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④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⑤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
⑥且已在己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⑤⑥
【小题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皇上派汲黯去视察东越之间的争斗,汲黯只到达吴郡就回来了,因为他认为不必为这样琐屑的事而前派使臣。
B.汲黯学习黄老学说,又因多病,所以处理地方政务主张无为,人们因此对他大加称赞。
C.太后的弟弟武安侯为丞相,很多高官都来拜见,只有汲黯见他从不曾行拜礼,只是拱拱手。
D.汲黯因为总是直言进谏,不能久留宫内。他对皇帝的批评毫不留情,汉武帝恼怒他过分鲁莽,但他始终以朝廷为重。
【小题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2)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