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某河段水能梯级开发示意图,其装机总容量为38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744亿千瓦时,相当于两个多三峡水电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该河段的水能实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因为
A.河段落差太大
B.河段径流量大
C.梯级开发淹没少
D.梯级开发投资小
【小题2】该河段应该位于我国
A.东南丘陵
B.黄土高原内部
C.秦岭
D.横断山区边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4-03 10:39: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同类题2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类活动的差异。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小题2】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
B.江南地区——尖顶屋
C.陕北延安——窑洞
D.云贵高原——蒙古包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气象学上,把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 ℃时称为高温。 2017年7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在广大的中东部地区闷热的“桑拿天”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图是我国2017年7月27日高温区分布简图。
(1)据图归纳全国高温地区的分布特点。
(2)分别分析图中所示东西两大高温区形成的原因。
(3)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高温期间对稻田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简要分析日灌夜排的作用。
同类题4
根据国务院批复,我国将规划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区,及澳门横琴地区、中部崛起地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等经济区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
B.开放性
C.差异性
D.阶段性
【小题2】图中各大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构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小题3】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区域内的发展还必须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同类题5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
A.区域面积依次增加,人口比重依次增加
B.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