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辽河被称为辽宁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注入渤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关于辽河流域自然环境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小题3】【小题4】辽河流域综合整治与开发的具体措施是
A.上游植树造林
B.中游发展航运
C.下游开发水能
D.沿河开发矿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23 09:1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某地地下水等潜水位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图表明
A.该地受地形限制而城市规模小
B.该地在划定管理区内适合修筑梯田
C.该地有沼泽分布
D.该地应实施人工回灌来改善地下水状况
【小题2】该地所处自然地理区的环境特征是
A.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水缺乏。
B.是黄河泥沙的主要区。
C.存在旱涝、风沙、盐碱危害。
D.随处可见斑点状荒漠化圈。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冻深是冬季时自地面以下冻结的深度,单位:厘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我国季节性冻土深度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浅东深
B.高原浅平原深
C.沿海浅内陆深
D.北浅南深
【小题2】下列因素中对我国季节性冻土深度影响较小的是
A.纬度高低
B.地势高低
C.距海远近
D.洋流分布
【小题3】城市自来水管埋设应综合考虑土壤冻深条件与施工成本,下列城市水管埋藏深度最为合理的是
A.太原 1.2米
B.北京 4米
C.沈阳 0.8米
D.济南 0米
同类题3
下面关于亚洲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其居民的民族习俗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恒河三角洲气候干旱,这里的居民住帐篷,过着游牧生活
B.日本多地震,故到处是抗震建筑
C.西伯利亚地区湿热,居民聚居的高脚屋,长达200米
D.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住木屋、身穿毛皮服装,乘雪撬
同类题4
沿长江干流,从上海到源头,依次出现的文化事物有( )
A.冬暖夏热、全年湿润;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高处不胜寒
B.鱼米之乡、天然林区、桑蚕基地、高寒牧场
C.摩天大楼林立、高脚竹楼聚集、毡房雪屋密布
D.全国的最大综合性工业区、最大水利枢纽、最大直辖市
同类题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惯上,把河南省境内的太行山叫做南太行。在南太行山腹地的山谷、山塬和山间的小盆地里,有一个接一个的“石头村”。长期以来,这些石头村形成了一个个的“人文孤岛”,睿智的村民用石材打造了石板房、石头墙、石碾、石盒、石水缸和石桌等。为了更好的生存,每个石头村还会挖凿几十甚至几百个水池、水窖。下面为南太行地质结构与地貌示意图和石头村的景观图。
(1)据图简要说明南太行山的形成过程。
(2)解释石头村形成“人文孤岛”的原因。
(3)说明石头村村民多愿意采用石质材料打造民居和生活用品的原因。
(4)分析石头村村民挖凿水窖、水池多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概述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