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若数值小于1,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如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市三次产业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第二产业B.甲是第三产业C.乙是第一产业D.丙是第三产业
【小题2】关于2015年该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约为2.3B.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
C.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低D.劳动力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24 12:0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以市场为导向,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各种稀缺资源逐渐地向相对收入较高的部门或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到合理升级和优化,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也从生产率较低的产业转向生产效率、利润率高的产业。伴随着北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与变化。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占GDP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用公式表示为:产业结构偏离度=(GDP的产业比重÷就业的产业比重)-1。

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说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右图表明,1991年至2008年期间,北京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为负值,并且偏离的绝对值呈扩大趋势,这表明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就业结构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转换,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较慢。


(1)分析1991年至2008年期间,北京市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特点及2008年后产业就业人口转换的可能趋势。
(2)2000~2008年期间,北京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由正值锐减为负值后再转为正值且出现上升态势的情况反映当时北京处于工业结构调整阶段:淘汰和转移资源密集型工业,继续保持劳动密集型工业,重点扶持技术密集型工业。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的原理,评价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