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示意图(甲)及伏尔加河流域开发示意图(乙)。

亚速海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南部一个被克里木半岛与黑海隔离的内海,水温夏季20~30℃,冬季低于零度。平均深度8米,其东北部水深不过1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由于海水浅,咸、淡水混合状态极佳且温暖,河流还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因而海洋生物丰富。
俄罗斯鲟属于肉食性鱼类,主要栖息地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水系,在亚速海生长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较慢。俄罗斯鲟适应性很强,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8~25℃,在淡水和半咸水中都可生长,尤其适宜在半咸水中生长。俄罗斯鲟属江海洄游性鱼类,在里海,俄罗斯鲟每年2次洄游到伏尔加河淡水区产卵,春季洄游距离通常离河口仅100~300公里,而秋季洄游距离河口则达数千公里。
(1)分析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快的原因。
(2)请从水温的角度解释俄罗斯鲟鱼春季洄游距离较秋季短的原因。
(3)近年来,由于伏尔加河流域开发,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请简要说明其具体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4-14 05:0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州省地处我国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带,地势西高东低。贵州高原地表崎岖破碎,地貌类型复杂,山地、峡谷、丘陵、河谷和山间洼地等相互交错,处处突兀出“地无三里平”的山原特征。

材料二:贵州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却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量低,交通不便。人口分布不均,存在着“地广而嫌狭,人稀而患挤”的矛盾。

材料三:人口调和指数是表示一个地区人口与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协调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T=。其中,T表示人口调和指数,Di表示承载人口密度,D0表示现实人口密度。

当T=1时,说明人口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协调的。当T>1时,说明人口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处于过剩状态,不存在人口压力。当T<1,说明人口处于不足状态,已构成人口压力。人口调和指数又分为自然人口调和指数和经济人口调和指数。


图1 贵州省自然人口调和指数分布图   图2贵州省经济人口调和指数分布图

注:图例中由A至E,人口调和指数由大到小。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县(市)数。

(1)分析贵州省“地无三里平”的成因。
(2)说明贵州省经济人口调和指数的分布特征。
(3)贵阳市自然人口调和指数处于E类地区,而经济人口调和指数反处于A类地区,分析其中的原因。
(4)为了使贵州省人口调和指数向理想的方向转化,请提出该地区发展的方向和可以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