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通常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C.区域有明确的界线
D.区域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小题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
A.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
B.所划分的区域可进一步划分
C.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上
D.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
【小题3】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着基础性的深远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
A.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松嫩平原一年一熟
B.长江三角洲商品率低,松嫩平原商品率高
C.长江三角洲机械化水平低,松嫩平原机械化水平高
D.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以旱地为主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5 11:0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如图示意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以内部一致性为基础划分的
B.界线是明确的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小题2】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
B.年降水量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D.年太阳辐射量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1980年三大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三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
(2)简述深圳经济特区主要的区位特点。
(3)近年来,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3
任何区域内部都具有差异性,但各区域之间具有相对一致性。( )
同类题4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
A.遮挡风沙
B.遮阳挡雨
C.防外人跌入
D.美化建筑
【小题2】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
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同类题5
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性较大__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