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兴安落叶松“老头林”是大兴安岭林区(主要分布在50。N以北)的一种特殊林分,因其林龄大,生长缓慢、矮小衰弱,树杆弯曲、枝条枯衰、毛发苍苍,地表苔藓等地被物深厚,人们形象化称为“老头林”。据调查,在过去50多年森林大量采伐中,这些老头林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其面积占大兴安岭有林地面积的3.1%,它们以岛状的方式散布在大兴安岭的森林中,随纬度递增,其分布越普遍。
兴安落叶松“老头林”分布示意
(1)说明图示区域落叶松“老头林”的分布特征。
(2)分析“老头树”生长缓慢、矮小衰弱的原因。
(3)有人提议应采取措施促使“老头林”生长,但有人不赞成,请说明不赞成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4-30 09:04: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
【小题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的指标是
A.气候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小题2】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B.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
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小题3】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同类题2
2017年5月,贵州与国家信息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云上贵州”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将整体接入国家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以“南贵州北内蒙古”为核心的国家级大型数据中心网络,其运营最大的支出项目为服务器用电和冷却用电。自然制冷冷凝器按冷凝方式分为风冷和水冷。机房温度过高和灰尘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水的三态变化会吸收和放出热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内蒙古和贵州大型数据中心的制冷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蒙古主要通过水冷冷凝器与冷却塔提供的冷却水换热,利用冷却水带走热量
B.贵州主要通过风冷冷凝器与外界空气换热,利用风换热带走热量
C.内蒙古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电带动制冷设备运行达到自然制冷目的
D.贵州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达到制冷目的
【小题2】贵州建设大型数据中心的自然条件不包括
A.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B.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C.空气湿度大,尘埃少
D.水能丰富廉价
【小题3】对于图示制冷工作原理描述有误的是
A.经过出风口的空气温度低于机房外空气温度
B.过滤器除去冷湿空气中部分灰尘和水汽
C.干燥空气经过湿膜蒸发冷却器的目的是降温
D.机房内空气运动主要为垂直上升
同类题3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区域间特征差异较大
【小题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B.乙区域降水季节变化大,分为干湿两季
C.丙区域河流流速平稳,流量季节变化小
D.丁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小题3】与B地相比,影响A地植被类型形成的是
A.盆地地形
B.沿岸暖流
C.纬度较低
D.东北信风
同类题4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下沉式窑院—黄土直立性强
B.②房屋高架一台风海啸多发
C.③墙厚窗小一冬季温和多雨
D.④顶尖坡陡—特大暴雨频繁
【小题2】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A.环境制约人类生活
B.人类活动改变环境
C.人类对环境的适应
D.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同类题5
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都会在人类的聚落景观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主房坐北朝南,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弱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
【小题2】南方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和选址一般要求( )
A.尖屋顶、地势高
B.平屋顶、地势高
C.尖屋顶、地势低
D.平屋顶、地势低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