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有屋檐的桥,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有的还建有供人暂居的房间。廊桥多为木质或石材+木材结构,我国古代廊桥现存不多。下图为我国保存至今的一座古代园林的廊桥图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明清时期,下列地区多建有“廊桥”的是
A.齐鲁大地
B.横断山区
C.闽粤大地
D.东北平原
【小题2】图中“廊桥”的主要功能是
A.供人暂居
B.遮阳避雨
C.风景与通行
D.宗教和民俗活动
【小题3】我国古代的“廊桥”现存较少,主要是因为
A.人为破坏
B.风沙掩埋
C.地震损毁
D.洪水、泥石流冲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30 10:05: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温和降水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天然植被最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荒漠
D.草原
【小题2】该地区农村民居多为坐北朝南建筑方式,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水源、土壤
C.风向、光照
D.气温、植被
【小题3】该地区传统农业采取小麦、高粱、粟米、花生、大豆杂作种植模式以保证收成,其原因是
A.霜冻频繁
B.病虫害严重
C.降水变率大
D.土壤盐碱化严重
同类题2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小题2】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
A.夏季流量小
B.补给以雨水为主
C.流量季节变化小
D.流量年际变化小
同类题3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之为我国的“中三角”。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A.工业基础好
B.交通便捷
C.资源丰富
D.科技发达
【小题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众多,商品农业发达
B.三城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越来越强
C.城市化水平已高达60YO
D.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小题3】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
A.德干高原
B.东非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小题2】乙气候类型区的典型植被是()
A.温带草原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
【小题3】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油橄榄、花生
同类题5
读“某区域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 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河流上游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小题2】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水稻种植区,影响其水稻生产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粮食需求量大 ②水、陆交通便利,便于粮食运输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小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