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罗生门
【日】芥川龙之介
①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
②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这数年来 ,接 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馑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现在却有狐 狸和强盗来乘机作窝,甚至最后变成了无主尸体的集合地。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 这里来了。不知从哪里,飞来了许多乌鸦。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 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
③这家将穿着洗旧了的宝蓝袄,一屁股坐在共有七级的最高一层的台阶上,手护着右颊上一个大 脓疮,茫然地等雨停下来。
④说是这家将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后,他也想不出要上哪里去。照说应当回主人家去,可是主人在四五天前已把他辞退了。所以家将的避雨,准确的说是“无路可走”。家将不断地在想明天的日子 怎样过——也就是从无办法中求办法。
⑤要从无办法中找办法,便只好不择手段。要择手段便只有饿死在街头的垃圾堆里,然后像狗一样,被人拖到这门上扔掉。倘若不择手段哩——以后要去干的“走当强盗的路”,这决定当然是提不起积极肯定的勇气了。
⑥这时家将发现楼里竟胡乱扔着几具尸体。尸首堆里蹲着一个人,是穿棕色衣服、又矮又瘦像只猴子似的老婆子。这老婆子右手擎着一片点燃的松明,正在窥探一具尸体的脸,那尸体头发秀长,是 一个女人。
⑦家将带着六分恐怖四分好奇的心理,一阵激动,连呼吸也忘了。老婆子把松明插在楼板上,两手在那尸体的脑袋上,跟母猴替小猴捉虱子一般,一根一根地拔着头发,头发似乎也随手拔下来了。
⑧看着头发一根根拔下来,家将的恐怖也一点点消失了,同时对这老婆子的怒气,却一点点升上来了——不,应该说是对一切罪恶引起的反感,愈来愈强烈了。此时如有人向这家将重提刚才他在门下想的是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那个问题,大概他将毫不犹豫地选择饿死。他当然还不明白老婆子为什么 要拔死人头发,不能公平判断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过他觉得在雨夜罗生门上拔死人头发,单单这一点,已是不可饶恕的罪恶。当然他已忘记刚才自己还打算当强盗呢。
⑨于是,家将两腿一蹬,一个箭步跳上了楼板,一手抓住刀柄,大步走到老婆子跟前。老婆子大吃一惊,并像弹弓似的跳了起来。
⑩“哪里走!”
⑪家将挡住了在尸体中跌跌撞撞地跑着的老婆子,俩人便在尸堆里扭结起来。家将终于揪住老婆子的胳臂,把她按倒在地。那胳臂瘦嶙嶙地皮包骨头,同鸡脚骨一样。
⑫“你在干什么,老实说,不说就宰了你!”
⑬老婆子眼睛睁得很大,盯住家将的脸,然后从喉头发出乌鸦似的嗓音,一边喘气,一边传到家将的耳朵里。
⑭“拔了这头发,拔了这头发,是做假发的。”
⑮一听老婆子的回答,竟是意外的平凡,一阵失望,刚才那怒气又同冷酷的轻蔑一起兜上了心头。老婆子看出他的神气,一手还捏着一把刚拔下的死人头发,又作了这样的说明。
⑯“拔死人头发,是不对,不过这儿这些死人,活着时也都是干这类营生的 。这位我拔了她头发的女人,活着时就是把蛇肉切成一段段,晒干了当干鱼到兵营去卖的。要不是害瘟病死了,这会还在卖呢。她干那营生也不坏,要不干就得饿死,反正是没有法子嘛。你当我愿意干这坏事,我不干就得饿死,也是没有法子呀!我跟她一样都没法子,大概她也会原谅我的。”
⑰家将把刀插进鞘里,左手按着刀柄,冷淡地听着,右手又去摸摸脸上的脓疮,听着听着 ,他的勇气就鼓起来了。这是他刚在门下所缺乏的勇气,而且同刚上楼来逮老婆子的是另外的一种勇气。他不但不再为着饿死还是当强盗的问题烦恼,现在他已把饿死的念头完全逐到意识之外去了。
⑱“确实是这样吗?”老婆子的话刚说完,他讥笑地说了一声,便下定了决心,立刻跨前一步,右手离开脓疮,抓住老婆子的大襟,狠狠地说:
⑲“那么,我剥你的衣服,你也不要怪我,我不这样,我也得饿死嘛。”
⑳家将一下子把老婆子剥光,把缠住他大腿的老婆子一脚踢到尸体上,只跨了五大步便到了楼梯口,腋下夹着剥下的棕色衣服,一溜烟走下楼梯,消失在一片沉沉的黑夜中了。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写一个被主人解雇的家将从走投无路到最终作恶的过程,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人类道德的巨 大影响。
B.小说第五段划横线的句子写了家将的复杂心理,反复强调“不择手段”,说明此时的家将已经丧失 了基本的善恶观。
C.小说中卖干鱼的女人、拔死人头发的老婆子,既代表着个体的恶,也暗示当时整体道德败坏的社会 环境。
D.文中“脓疮”具有象征意义,从开头写家将“手护着脓疮”到最后写“手离开脓疮”,也象征了家 将的堕落。
【小题2】请简析第二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题3】小说先写家将缺乏作恶的“勇气”,结尾又写家将鼓足了“勇气”,你认为“勇气”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谈你对这种“勇气”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1-13 01:0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我不是你的恩人
(日本)石板洋次郎
珠子的未婚夫田边贞辅约她共进午餐,她下电车早,决定去护城河畔散散步。一位衣着考究的青年向珠子问路:“请问,日东殖产公司在哪?”
“前面第二个拐弯处左拐,靠左角的那幢大楼。”珠子热心指点他。她的未婚夫就在那工作,是采购部部长。
“啊,还那么远哪,谢谢……”青年手举到帽檐敬了个礼。端庄的脸,眉毛浓黑,目光锐利,大耳朵,尖下巴,左边长着一颗黑痣。看到这张脸,珠子不由自主“啊”了一声,记忆回到四年前。
四年前,珠子被录用为随军南下的打字员,从长崎乘上了陆军518号运输船。航行到第四天,突然中鱼雷袭击,袭击把她甩到邻人身上,弹出一丈来远。
霎时舱内混乱。眼看船要沉了,人们纷纷挤向甲板,不少人被活活挤死。珠子好不容易挤上去,船已下沉。
仅有的几只救生艇挤满人,漂在海里的人想爬上去,却被艇上伸出的木桨和手重新打入水中,再也没浮上来。救生艇多加一个人,就多增加一分危险。生死存亡威胁之下,谁都变得自私而冷漠。
珠子拼命朝最近那艘游去,无助叫道:“让我上去!”,艇上人个个铁青着脸一声不吭。珠子眼看要绝望了,艇上一青年突然站起来说:“喂,让这姑娘上来!我换她,我到对面筏子上去。我比她重,这样,小艇安全些。”艇上人迟疑一下,把珠子拉上去。那青年很守信诺,非常干脆跃入海中。
此后不久,珠子决定重赴战场。她千方百计打听那个青年,结果连名字都没弄清楚。她一直想着和他重逢,并向他致谢,然后两人之间产生爱情……
珠子努力思索四年前那个青年的面貌,心猛地跳起来:“没错,是他!就是他!”珠子反身也朝日东殖产公司走去。她要去找他,当面谢谢他的救命之恩。
走到田边办公室门前,珠子听到有人在说话。很凑巧,刚才那人正坐在田边对面。珠子笑起来:“原来你是找田边的?”
青年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是问我吗?你是……”
“请问,你战争期间有没有随军去过南洋?”
“啊,有过。”
“你乘过518号运输船吗?”
“518号?被鱼雷击中的那条?”
“是啊,你肯定也在船上.。还记得吗?你曾把一个女人救上救生艇,自己代她跳入海中?”
“啊,似乎有过,不过已过去了,那你……”
“被救的人就是我啊……我总算遇见你了……”珠子激动不已,两手平放桌上,恭恭敬敬向他致谢,“非常感谢,多亏了您,我才活到今天。”
“啊,不客气……”青年的脸涨红了。珠子热情挽留,并向田边说明事由。田边也一并跟着致谢。
那青年面对两人的感谢显得很狼狈,屡次欲言又止。最后,毅然站起来对珠子说:“小  姐。你两次都在我人生关键时刻出现。不过,我们再也不会见面了。”说着转身对田边:田边先生,我们的合同作废了,这些钱还给你。”说着,拿出好几沓纸币,堆放桌上,自顾自地走了。扔下田边和珠子目瞪口呆,百思不解。
田边说:“珠子,你害苦我啦,我刚跟他签了合同。你这一搅和,生意全泡汤了。”珠子满脸歉意,但也不知怎么回事,她只想向他道谢,感激救命之恩。可他为什么会很生气地毁了合同就走了呢?
几天后.田边收到一封信。
“田边先生、珠子小姐:
我带着歉意给你们写这封信。
珠子小姐,关于你的感激,我实不敢当。当年我并非存心救你。其实我很自私,看到小艇挤满了人,心想到时准会翻船,不如趁有力气游到附近筏子上安全些。所以我就顺便拉你上来,却没料到你竞这样刻骨铭心,还那样感激我。我真是……
战后。迫于生存,我加入了诈骗公司,现在我的公司和本人都在警察通缉令上。老实说,我本打算搞到这笔钱后暂时销声匿迹。没想到……她口口声声叫我恩人,真让我无地自容。我再也没勇气这么干了。所以……事情就是这样的。我祝福你们生活幸福……
如果有一天你们得知我上了断头台,请为我烧一炷香吧……”
(自《国外经典小说》,有删改)
【小题1】品味文中加点的词语,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人物各自怎样的心理。
(1)恭恭敬敬:
(2)涨红了:
【小题2】“如果有一天你们得知我上了断头台,请为我烧一炷香吧……”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请简要回答。
【小题3】那个青年在信中道歉说“我并非存心要救你”,其实小说已经埋下了伏笔,请概述本小说埋设的两处伏笔。
【小题4】小说标题是《我不是你的恩人》,有人建议换成《恩人》,你认为哪一个好?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一片树叶
(日本)东山魁夷
自然景物令人赏心悦目,这个体验是我在战争中获得的。那时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处在这样的境况里,才发觉自然景物却充满了旺盛的活力。于是,我被强烈地震撼了。过去在我的眼里,这些景物都是平淡无奇、不堪一顾的呢!
战争结束以后,在贫困的年代里,我也陷入了苦难的深渊。冬天,我伫立在凄清寂寞的山峦上,大自然和我紧密相连,这才使我的心感到充实而满足,我心中产生了对生活的切实而纯真的向往。
我喜欢古拙、小巧的城镇。在那里,连房屋的墙壁上都浸染着几代人的体温。我感到,山城镇里人们的生活保持着人们特有的悠然情调。我看到,德国的古都的每个窗边都开着美丽的花朵,那是向过路人亲切问候的语言。从屋内看,花朵全向外头开放,得不到从马路上看过来的美感。而且,窗户的造型也显得十分精巧有趣。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绿色,在夏日阳光里闪耀着光辉。我想起当初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枯的黄叶,不久它就脱离了枝条飘落在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上,你这幼小的坚强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晴,我看到树枝上缀满粒粒珍珠,这些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在闪闪发光。于是我感到百草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成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啾啾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在冷雨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一个嫩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在地下,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转换。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你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行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应当感到庆幸。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到的启示。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有删改)
请结合文本探究,我们能从一片树叶中获得哪些感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橘 子

日芥川龙之介

①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横须贺发车的上行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今天和往常不同,昏暗的站台上,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我一动不动地双手揣在大衣兜里,根本打不起精神把晚报掏出来看看。

②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③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这时,从窗外射到晚报上的光线突然由电灯光代替了,印刷质量不高的几栏铅字格外明显地映入眼帘。不用说,火车现在已经驶进横须贺线上很多隧道中的第一个隧道。

④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都解不了闷儿——进入隧道的那一瞬间,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火车在倒着开似的,同时,近乎机械地浏览着这一条条索然无味的消息。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正在隧道里穿行着的火车,以及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⑤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暮色苍茫之中,只有两旁山脊上的枯草清晰可辨,此刻直逼到窗前,可见火车就要开到隧道口了。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生着气,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噎一声落了下来。一股浓黑的空气,好像把煤烟融化了似的,忽然间变成令人窒息的烟屑,从方形的窗洞滚滚地涌进车厢。我简直来不及用手绢蒙住脸,本来就在闹嗓子,这时喷了一脸的烟,咳嗽得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姑娘却对我毫不介意,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她的形影浮现在煤烟和灯光当中。这时窗外眼看着亮起来了,泥土、枯草和水的气味凉飕飕地扑了进来,我这才好容易止了咳,要不是这样,我准会没头没脑地把这姑娘骂上一通,让她把窗户照旧关好的。

⑥但是,这当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大概是扳道夫在打信号吧,一面颜色暗淡的白旗孤零零地在薄暮中懒洋洋地摇曳着。

⑦火车刚刚驶出隧道,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登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桔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⑧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郑重地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⑨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小题1】文章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小题2】对文章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姑娘的外貌举止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大众生活的窘困,作者对此深感同情。
B.小姑娘外表流露出的贫穷与卑微,正像当时社会的萧条与人生的庸碌无聊。
C.在作者看来,是卑俗丑恶的现实社会造就了小姑娘外貌言行的俗气和蠢笨。
D.在作者看来,小姑娘肮脏俗气的外表体现的是她人格的卑俗和现实的丑恶。
【小题3】第⑤段中小姑娘 的心情与“我” 的心态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小题4】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情感变化及原因。
【小题5】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分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对小姑娘外貌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她生活的贫困和紧张的心情。
B.作者通过在火车上偶然遇到的一件小事,表现出了人性中存在的真、善、美的一面。
C.这篇小说在情感的表现上先抑后扬,情感是一条隐藏的线索,随着情节推进而变化。
D.在这篇小说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悲观消极情绪的否定以及对美好人生的热切希望。
【小题6】标题中的“橘子”直到文章第⑦段中才出现,对橘子的描写也只有短短一句话。文章为什么还要用“橘子”来做标题?
【小题7】有研究者认为这篇小说“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去记录一段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渗透作者的人间真情”。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对这篇小说的语言风格作简要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强盗的苦恼

(日本)星新一

黑社会的强盗们聚在一起,商议着下一步的行窃计划。

“真想痛痛快快地干它一桩震惊社会又成功无疑的大买卖呀!”一个歹徒异想天开地说,谁知这个集团的首领竟接着他的话爽然应允道:“说得对!我也一直这么盘算着,现在想出了些眉目,大伙准备一下吧,我要干活了。”

这一番话让强盗们吃惊不浅,大家争先恐后地问道:“究竟怎么干呢?”

“干咱们这一行的,大家都把行动时间选在夜里,但由于四周太安静,下手时难免惹人注目。这次我打算反其道而行之,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地搞它一家伙……”

“有道理,您到底不愧是咱们的头儿,想出的主意总是高人一招。不过,如何下手呢?”“光天化日之下,持枪闯进银行抢劫!”首领的话恍若呓语,啰喽们不禁大失所望。

“别开玩笑啦!简直不着边际。照你说的去干,恐怕还没跨进银行的大门,就被抓去蹲牢房了。”

“蠢货,你们的脑子里怎么总少根筋。好了,听我来说个端详……现在我们编写了一个电视剧脚本,送给银行附近的交通警察,然后大家装扮成电视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到银行去拍摄一个袭击银行的场面,这样银行方面毫无防备,必定给打个措手不及,到时候,大家只管动手抢钱,即使万不得已开了枪,警察也会无动于衷,只当作剧情所需而特意安排的音响效果呢,最后,大家听我的命令,一起撤退…”首领的话音未落,啰喽们早已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只见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高见,太棒了!妙不可言!”

“这下可以过大瘾了,伙计们,快着手干起来吧!”强盗们弄来一辆面包车,在车身上写下“电视剧摄制组”的字样,不一会儿,电视摄影机也找来了,自然无需准备胶卷。待脚本印刷完毕,啰喽们将自己精心地装扮起来。有的扮做穷凶极恶的打手,有的扮成维持群众秩序的工作人员,最后一切准备就绪,首领一声令下,这个精心策划的计谋便开始付诸实行。强盗们把车开到银行门口,握着手枪刚刚走出车门,在附近执勤的交通警察果然都围上来询问。一个强盗赶忙给他们送上几份电视剧脚本,并说明缘由,很好,他们就心领神会不再追问了。万事如意!没想到事情一开头便如此顺利,强盗们精神十足,相继冲进银行,大声喝道:“银行的诸君,我们是真正的强盗,赶快把钱交出来!谁敢乱动,马上要他的小命!”谁知,计划到此就乱了阵脚,发生了意外。一个门卫突然嬉皮笑脸地凑上前来,打破了这里的紧张气氛。

“先生们,我可以帮忙吗?你们来拍电视,我真的一点都不知道。上司真有意思,这种事也不先通知一下,好让职员们准备一下。要知道宣传工作是何等地重要啊,可他们……”另一位青年顾客也挤上前来热心地说道:“我是作家。你们刚オ的那句台词不太适合,什么‘银行的诸君’,简直像在发表竞选演说。另外,“我们是真正的强盗”这种说法也欠含蓄,一下就把底亮给观众了。脚本是谁写的?下次让我来帮你们的忙。”

他拿出名片,絮絮叨叨地纠缠不休,强盗们好不容易才摆脱他们来到窗口,在那里工作的一位姑娘慌忙站立起身来说:“什么时候播放呀?请签名留念,我也能上镜头吗?等等让我再化妆一下……”银行的女职员们纷纷离座,朝这边拥了过来,“嗳,把我们也拍进镜头吧,我们都是电视迷,挺在行的,不用排练啦!”对这乱哄哄的场面,一个强盗不耐烦了,他忍不住扯起嗓子叫起来:“够了!这不是演戏,弟兄们,来真格的!”接着他扣动了扳机,子弹呼啸着飞向天花板,击碎了照明灯。然而此举也并未奏效,一个男孩儿挤过来说:“呵,真够劲!简直跟真的一样。

另一个人接上话又说道:“大概天花板内的电灯里预先装进了火药,然后让它爆炸的吧,要是不知情的人,倒还真给唬住了呢!”这时,这家银行的行长露面了。

“喂,先生们。你们能否再加上一个枪击玻璃的镜头!那是防弹用的特殊钢化玻璃,倘从侧面为我们作宣传,将会提高顾客对本行的信赖.”说着,递上一个装有钱的信封。

“先生,让我们来扮演不屈服于强盗的威胁,饮弹而亡的光荣角色吧,拜托了!”男职员们也围拢过来请求着。强盗们无奈,只好百般解释,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把他们的话当真。甚至连那个最初帮助维持秩序的交通警察也苦苦哀求道:“让我们来扮演捉拿强盗的警察吧,这样或许能使电视剧表现得更逼真,更扣人心弦。先生,您知道,如果我们还在家乡的父母能在电视荧幕上看到自己的孩子,该有多么高兴啊!”事情闹到如此地步,早已难以收场,强盗首领站出来,愤愤地大声吼道:“大家听着,今天暂停拍摄,回去修订脚本,改日再来重拍!”强盗们狼狈地撤出现场,一个个牢骚满腹。

“再也想不到会弄出这么个结局来,当今社会准出毛病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多无法无天的人!”

(选自《外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作品主要采用人物对话的叙述方式,详尽地叙述了强盗们由计划抢劫到实施抢劫的整个过程,对于情节发展中不同人物的描写,虽寥寥数语,却极具画面感。
B.强盗首领计划“反其道而行之”,“出人们意料之外”地展开行动,这一安排不仅表现了他的精明能干,还为下文人们果然信以为真后的言行作了铺垫。
C.作品中银行行长把一个装有钱的信封作为报酬递给强盗,是希望他们把防弹用的特殊钢化玻璃击碎来为银行做宣传,提高顾客对银行的信赖。
D.面对银行里乱哄哄的场面,强盗们很是气愤却无计可施,还要被动应对人们各种稀奇古怪的言行,抢劫行动无法展开,于是强盗首领决定改期。
E.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滑稽荒诞的情节不仅起到了博人一笑的作用,还对荒诞的社会现实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有力的批判。
(2)小说中的交通警察、门卫、顾客、职员等作为群体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开头部分详细地交代了强盗们完美的行窃计划,这样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4)“构思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人意料”是微型小说三要素,请从中任选两个要素,联系文本,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