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拉鲁湿地位于高寒的青藏高原上,其成因不包括( )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丰富
C.地势相对较低平,易积水
D.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
【小题2】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最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基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7-03 08:3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下图中四种文化景观能指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骑楼”适应当地夏季阳光强,雨水多
B.“泥屋”的厚泥墙白天减少热空气进入
C.“蒙古包”适合于就地取材
D.“雪屋”适合于当地寒冷的自然环境
同类题2
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
(4)描述图中C所在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特征。
同类题3
下图为某年我国M地区、N地区及全国平均用水结构统计图,其中M地区和N地区为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三个地区中的两个。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地区和N地区分别是我国
A.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D.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小题2】上题中判断M地区和N地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水资源总量
B.经济发展结构
C.人口数量和城市化水平
D.经济发展水平
【小题3】关于M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草原
B.在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水土流失
C.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
同类题4
下图为中国风电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我国东部沿海、北部地区风电场密布。两地利用风能资源的最佳季节分别是( )
A.春季、夏季
B.夏季、冬季
C.春季、秋季
D.冬季、秋季
【小题2】丙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多,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求量大
②替代能源欠缺
③开发利用难度大
④交通方便
⑤科技力量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小题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风能资源丰富
B.乙地替代能源丰富,科技力量强,风能利用程度低
C.甲地人口稀少,科技力量弱,风能利用程度低
D.乙地海拔高,人迹罕至,能源需求量少,风能利用程度低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较少
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
【小题2】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的原因可能是
A.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