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我们可以听到奸淫残杀、反常悖理的行为、冥冥之中的判决、意外的屠戮、借手杀人的狡计,以及陷入自害的结局”,这是哈姆雷特的朋友霍拉旭所说的话,“奸淫残杀”和“冥冥之中的判决”分别指什么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12 05:17: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话的含义?
同类题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历史剧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人对世界戏剧的独特贡献,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一剧种的创始人。
B.林黛玉因睛雯不开门一事怪罪宝玉,至第二天遇饯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于是前去掩埋落花,感花伤己,口吟《葬花词》,直让宝玉听得“恸倒在山坡上”。
C.《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但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D.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娜塔莎是其《复活》中的最光辉的人物之一,她从一个稚气的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小说“贴着人物写”的范例。
同类题3
哈姆莱特最终与对手克劳狄斯同归于尽,对于这种结局,你认为哈姆莱特能否避免?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形式之一,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其主要角色称为正旦、正末。王实甫是著名的元杂剧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是《桃花扇》。
B.在《雷雨》中,周朴园、侍萍的次子周萍与长子鲁大海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种冲突带有阶级矛盾的性质,具有不可调和性。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代表作《李尔王》《哈姆莱特》《麦克白》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并称为“四大悲剧”。
D.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场景可以分为大场景、小场景,也可以分为公共场景和私人场景。
同类题5
(题文)《哈姆莱特》中的鬼魂是谁?它两次出现在哈姆莱特面前,分别有何用意?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外国文学
英国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