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基地综合监测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将对地球表面、二三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进行连续监测。
【小题1】该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地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小题2】下列活动可以利用该工程来完成的是( )。
①勘探资源 ②分析某城市道路车流量 ③发现环境异常 ④分析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4-29 01:4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D.为商业网点选址
【小题3】【小题4】对2000年与2006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
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小题5】【小题6】在野外考察旅行时,只要拥有手机大小的GPS信号接收机,你就能随时知道
A.自己所在的季节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气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D.自己所在地的气候
【小题7】【小题8】“数字地球”是
A.指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同类题2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课题,在实地调查中利用手机获取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北纬37°49′,东经112°30′,海拔800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手机定位功能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GLONASS
【小题2】该地理课外小组研究的课题可能为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B.德国鲁尔区莱茵河河段的水污染
C.内蒙古高原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D.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同类题3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如下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的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的强度)。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
【小题2】如果该两种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谱是某卫星图像中最主要波段,则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松嫩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同类题4
根据美国卫星拍摄的最新冰山照片显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川开始融化,部分冰山从南极大陆边缘厚冰层中解体出来,并向附近海域漂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冰川融化会导致海面不断上升,监测海面上升可以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飞机②遥感③全球定位系统④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小题2】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移动方向预测主要应用
A.GIS
B.GPS
C.RS
D.GPRS
同类题5
2011年9月16日,四川省30个县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691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4亿。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小题2】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小题3】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①GIS技术 ②GPS技术 ③RS技术 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