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
B.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
C.两国均以丘陵地形为主
D.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特征
【小题2】关于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均临近消亡边界
B.地质灾害均为内力作用生成
C.均多温泉
D.均临近太平洋板块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1-12 06:52: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图中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3)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推断如今“八水绕长安”的景象不复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可从自然和人文原因两个方面回答)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意大利大理石资丰富、质地优良、分布广泛,开采历史悠久,开采加工技术先进。每年夏季,法国北部、德国北部、挪威的人们来到意大利海边晒太阳。
(1)据图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
(2)描述亚平宁山脉对该半岛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说出图示地区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及其判断理由。
(4)试分析意大利夏季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象泉河流域是西藏西部最为重要的古代文明发祥地,受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冬季干燥,温差大,多大风;夏季干热,雨量集中。象泉河流经札达(31.5°N,79.8°E)古湖盆,湖盆中沉积厚达数百米的黄土(胶结性好)层。公元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古格王朝曾在此修建大量洞窟,用于居住、修行、供佛等。东嘎石窟里的大量精美壁画,历经千年,受破坏并不严重,基本保存完整。图7示意象泉河流域局部地区。
(1)分析象泉河流域夏季气候干热的主要原因。
(2)分析古格王朝时期建造洞窟的自然原因。
(3)推测洞窟洞口的主要朝向并说明理由。
(4)分析东嘎石窟壁画受自然破坏并不严重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4
福建海坛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从不移动,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独特现象。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着一些黑色碎石。海坛岛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沉积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小题2】“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B.村落位于山地的背风地带
C.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
D.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
【小题3】沙丘附近村庄种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水稻
B.甘蔗
C.番薯
D.小麦
同类题5
“江流在前,雪峰镇后。一楼住牛羊,二楼做厨房,楼顶晒谷粮。三楼为居室,四楼敬神明,农耕、畜牧、生活、贮藏、战斗,都在这里。高可超过50m,屹立于不可能之处,历经地震战争,千百年不倒。”这是对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描述(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做法与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窗户较小——太阳辐射强
B.楼顶设置水槽——降水量较大
C.一楼住牛羊——夜晚气温低
D.打麦场在楼顶——农业单产低
【小题2】该建筑最有可能位于( )
A.内蒙古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横断山区
D.华北平原
【小题3】农业社会,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A.地形、热量
B.水源、地形
C.土壤、光照
D.热量、水源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