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市)2011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畜牧业、畜产品加工、畜产品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与图中对应的是
A.a、b、c
B.b、a、c
C.c、a、b
D.c、b、a
【小题2】①②③省(市)最有可能是
A.黑龙江、甘肃、海南
B.黑龙江、浙江、海南
C.浙江、江西、黑龙江
D.海南、浙江、黑龙江
【小题3】有关①②③三省(市)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 熟
B.②省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C.③省的耕地比重大,粮食总量在三省中最高
D.三省中只有③省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19 09:16: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叫无霜期。该图是北半球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
A.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B.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C.海拔比甲地低
D.纬度比甲地低
【小题2】关于两地主要作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玉米、棉花
B.甲地:春小麦、甜菜
C.乙地:水稻、甘蔗
D.乙地:谷子、高粱
同类题2
20世纪50年代,原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
B.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C.风沙危害,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生态功能下降
【小题2】当地人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采取了收获后在田间留残茬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①减少风的侵蚀
②防止冻土扩大 ③增加土壤水分 ④降低地面辐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同类题3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目介绍了一种神奇果树——黄果柑(下图),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的自然奇观。黄果柑产地冬季气温日较差不大,平均气温在10℃左右,没有严寒,无霜期长。每年4月开花,果子次年5月才成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花果同树”奇观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四川盆地
C.松嫩平原
D.江淮地区
【小题2】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
A.春
B.夏
C.秋
D.冬
同类题4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①、②两地气温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大气环流
【小题2】与东北林区相比,③所在林区树种更为丰富的根本原因是
A.纬度低、相对高差大
B.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C.年均温高、降水充沛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同类题5
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为了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国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下图是我国建成的主要防护林体系,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分别别是( )
A.吸烟除尘;美化环境;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B.美化环境、绿化平原;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C.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抵御海风海浪
D.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小题2】有关①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为干旱和半干旱区
B.位于我国的非季风气候区
C.景观主要以荒漠为主
D.全部是内流河
【小题3】②地与③地相比自然条件更优越的是( )
A.地形平坦,平原为主
B.雨热同期,降水丰富
C.纬度较低,光照充足
D.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