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2)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3)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4)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明清时期的壶天之隐既是传统隐逸文化的总结,也是传统隐逸文化的衰落。   
(5)应当说,没有士人就没有中国的古代社会,而隐士则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的活力。
【小题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因为陶渊明归隐田园而成为隐逸诗人,所以千百年来一直令后人追思敬仰不已。
B.中国的隐逸传统应当与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隐士人数相当多,著名的隐士也不少, 巢父、许由这两位大隐士算是中国最早的隐士。
C.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因此,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D.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是庄子,原因有两个,一是庄子本身就是大隐士,二是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隐身的含义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不能干扰内心,并进一步卸除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在天地间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B.隐士是士阶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不只指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从隐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都应当被看作隐士。
C.隐心的含义是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了喜怒哀乐,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D.隐士人格有强劲的辐射力,隐逸文化有强劲的张力,这两种力量会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变得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不仅提倡“无道则隐”,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来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这其实是孔子构建了一套积极入世者的处世策略。
B.传统隐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补为基础,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隐逸文化传统对了解中国人的精神内核是必的。
C.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
D.因为不同的时期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所以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化会呈现出各自的独特之处,汉代的朝隐注重现实功利,唐代的中隐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宋代的酒隐则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01 04:21: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鸿德茶庄李金海
天已放亮,雪还在下个不停。鸿德茶庄的掌柜赵四爷顶着风雪来到了他的店铺。每天这个时辰准时打开店铺的大门,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喝茶有讲究,做茶的生意,更要讲究个德行和诚信。
赵四爷老远就看到店铺的一角簇着一堆黑乎乎的东西,走近一瞧,大吃一惊,原来是一个人。这是一个小年轻,半边身子已被雪染白,上身棉袄袖口的棉絮都秃噜出来了,这会儿,年轻人睡着了,那被风吹皴了的脸上,有明显的伤痕。
赵四爷叹口气,把小年轻摇醒。“你是做什么的?”“蟊贼,也要饭。”小年轻揉揉眼睛,直瞪着赵四爷。赵四爷仔细打量着小年轻。
“脸上……”小年轻挠挠头。“做事欠点。”
“欠点就对了,不欠你就完了!”赵四爷狠狠地说。
小年轻郑重站起身。赵四爷再次上下打量他。这小年轻中等偏上的个头儿,此时睡眼惺忪,但有几分神采。他弱弱地向赵四爷讨口饭吃,赵四爷却说:“以后就跟我卖茶吧!”
小年轻扑通跪了下来。赵四爷问他叫什么名字。小年轻答:“没名字,爷就给我取个吧!”
赵四爷略一沉吟,说:“就叫大贵吧。”
这是大贵的聪明之处,让四爷给他取个名字。赵四爷阅人颇深,不会看走了眼。眼下,店里正要雇俩伙计,算是就地取材了。此外,他还是个心中有佛的人,见不得有人受苦受难。
大贵在鸿德茶庄待了下来。年轻人一捯饬,眉清目秀,一表人才。他学东西快,记性好,活络劲儿一点都不缺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知恩图报,对赵四爷绝无二心。
在这条商贾云集的街道上,茶庄有两家,除了鸿德茶庄,街西头还有一家,与鸿德茶庄规模相当,两家茶庄往来较为密切,既是生意上的伙伴,又是竞争的对手。闲暇时,两位掌柜凑到一起,泡上一壶好茶,细细念叨起国事家事茶事。
赵四爷有一独生女儿,已到了婚嫁的年龄,姑娘长相俊俏,懂事知礼。她有时也到店里来,一来二往,和大贵也就熟了。赵四爷心里有了底。
近来,赵四爷愁容满面。原来,鸿德茶庄有一个固定的大客户,住在二百里开外的一个镇子上,每年,满载货物的大车向镇上跑好多趟,可前些日子换了掌柜后,人家进货的地方就换成街西头那家茶庄了。大贵安慰四爷:“爷不用愁,生意场上的事说变就变”
“你懂什么!”四爷嫌大贵多嘴。
十几天后,转向街西头那家的大客户却主动找上门来了,先要一车货,后续的进货就固定在鸿德茶庄了。赵四爷转忧为喜。但他再邀街西头茶庄的掌柜喝茶时,被婉辞谢绝了。
这天,街西头茶庄的一个胖伙计来到了鸿德茶庄,求四爷收留他。
原来,就在前几天,这胖伙计负责去二百里之外的镇上送了一趟货,货物很顺利地交接了,可两天后人家找了过来,原因是一包货物里竟掺了沙土。掌柜和胖伙计当然不认账,交涉无果,来客只好悻悻走人了。就在当天,胖伙计就被掌柜辞退了。
胖伙计说了事情的原因后,又向四爷介绍自己对茶道的精通。
赵四爷沉吟良久,说道:“我不能留你。你看不好自家的货物,照样看不好鸿德茶庄的。”
胖伙计走后,赵四爷把大贵叫了过来:“买卖好起来了,是你的功劳!”
大贵低下了头。
这桩生意的扭转,确是大贵一手策划和操办的。那天,大贵带上一个人,悄悄地跟踪着街西头茶庄送货的大车,天杀黑时,送货人宿在了路边的一家客栈。夜半时分,大贵先把看门的狗给药晕了,然后潜进了停放大车的后院。他们打开缚车的绳索,向一包货物里掺进了事先准备好的沙土。
赵四爷长叹一口气:“你比我更会做买卖,但我不能留你了。”
大贵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过来给赵四爷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站起身,走出了鸿德茶庄。
第三天,当赵四爷知道女儿跟大贵逃走的消息后,他并没有过多的惊讶和悲伤。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赵四爷看来,喝茶和做茶的生意,都要讲究德行和诚信,因此,每天他总是准时打开店铺的大门,这是雷打不动的。
B.大贵聪明、活络,是个难得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他知恩图报,对赵四爷忠心耿耿,从后文他给街西头茶庄货里放沙土可以看出。
C.赵四爷的生意好转之后,再邀街西头茶庄的掌柜喝茶,被婉辞谢绝了,这说明街西头茶庄掌柜的嫉妒心很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D.送走胖伙计后,赵四爷对大贵说“买卖好起来了,是你的功劳”,这里一语双关,表面上在夸赞大贵,实际上告诉大贵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小题2】赵四爷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
【小题3】对大贵在街西头茶庄的货中放沙土的行为,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及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保护工业遗产的活动起源于英国。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就出现了“工业考古学”,使人们萌发了保护工业遗产的最初意识。1978年在瑞典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工业纪念物大会上,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宣告成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促进工业遗产保护的国际性组织,促进了工业遗产保护理念的逐渐普及。从2001年开始,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了一系列以工业遗产保护为主题的科学研讨会,促使工业遗产能够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占有一席之地。2003年7月,在俄国下塔吉尔召开的大会上通过了专用于保护工业遗产的国际准则,即《下塔吉尔宪章》。该宪章阐述了工业遗产的定义,指出了工业遗产的价值,就立法保护、维修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工业遗产保护逐步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工业遗产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不仅包括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还包括建筑和机械,矿场和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宗教崇拜或教育等和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工业文明创造的财富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之前几千年的总和。工业遗产则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有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等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因此,保护工业遗产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保护性再利用是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的一种可行途径。在制定方案时,对工业遗产中的每一区域都应仔细甄别并单独评估,在考虑它与整个遗址联系的基础上,确定其最恰当的用途。同时,方案应对不同工业遗产地段设立明确的限制要求,新的用途必须尊重工业遗产的原有格局和材料特色,维护原始的人流活动,并且尽可能与初始或主要用途兼容。并应创造条件保留能够记录和解释原始功能的生产区域,用于展示和解说曾有的工业生产用途。

保护性再利用不应作为商业性房地产开发项目,而要重点应用于文化设施建设。可以根据工业遗产原有产业及产品性质,设立各种门类的工业技术博物馆、厂史展示馆、企业纪念馆,同时探索更为合理而广泛的利用方式,如美术馆、社区文化中心等;也可以利用工业遗产特有的历史底蕴、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把它开发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文化产业园区,既体现工业遗产特色,又使公众得以游憩、观赏和娱乐。对于大型和特大型工业遗产的保护,则可以用设立工业遗址公园的方式成功地将旧的工业建筑群保存于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整体保护的目的。

虽然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是中心城市以及一些传统工业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在这一形势下,如何使更多的优秀工业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如何形成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是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取材于单霁翔的文章)

材料二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推进,北京及周边的工业废址何去何从,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首钢工业园区从钢铁巨人转型成为文化创意巨人的过程中,经历了“最传奇”“最诗意”“最优雅”的三次转身,让我们看到首都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升级、文化升级和体验升级。

与其它工厂一样,筒仓是首钢工业园内非常重要的建筑,自2011年首钢正式停产后,这些建筑逐渐破败。但经过设计师的改造,首钢工业园内的筒仓变身成设计感十足的办公区,同时,筒仓外壁上开辟的形状各异的孔洞,给原本黑暗的筒仓照进了阳光,也带来了新鲜的空气。目前,6号筒仓也被选为奥组委首批员工进驻的办公楼,被称之为“最传奇的转身”。
而“最诗意的转身”则是园内的群明湖。这片清澈灵动的湖水原本是厂区为高炉降温而储存的循环水,停产后,这里被改造成“半厂山水锦花池,十里钢城碧云天”的群明湖。除了是首钢园区内景色的“颜值担当”,群明湖还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单板大跳台的组成部分,湖畔的冷却塔便是跳台,百年来一直唇齿相依的湖水和冷却塔再次组成最佳搭档。

首钢园区内标志性的老牌建筑物3号高炉,已经化身成一座雄伟的博物馆,向世人讲述过往的辉煌。这个“最优雅的转身”标志着园区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也意味着我国工业遗址改造工作的升级。

在北京乃至全国,提起工业园区的改造就必定会提起798艺术区,它可以说是我国工业园区成功转型的首个案例。然而798艺术区虽然经营时间长,但园区基础设施仍称不上成熟。比如屡屡被游客吐槽的园区内没有鲜明的路标或是游览引导图,以至于游客很难找到目的地的问题。还有就是艺术区缺乏整体规划,以至于原本应该以艺术展览为主的园区,慢慢被一些商铺、推销场馆等商业场所挤占,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

首钢工业园在改造之初就规划好了五个区域,包括石景山文化景观公园、东奥广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公共服务配置区、城市织补创新工场;此外,园区通过对旧管道的保留和利用,改造出地下通道、地面道路、空中管廊的三级慢行系统。这些无不彰显着工业园改造的创意升级和人文关怀。奥委会主席巴赫称赞首钢工业园区的保护性改造是很棒的想法。他说,将老厂房、高炉等工业建筑变成体育、休闲设施和博物馆,有利于让人们记住首钢、北京和中国的一段历史;北京冬奥组委选择在首钢园区办公,让老工业遗存重焕生机,这个理念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是一个极佳的示范。

随着《加快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建设 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年—2021年)》的发布,百年首钢将迎来新的巨变。新首钢的未来要通过文化融合传承、引导创新驱动发展、注重生态修复治理和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这四大路径,实现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这四大复兴,传承山、水、工业特色景观体系,形成整体特色风貌,打造西部山、水、冬奥、工业遗存融合创新的典范。这为老旧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性实验范本,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城市复兴探索出有效路径。

(取材于陈烁的文章)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工业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一项是
A.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都江堰风景区一部分
B.伦敦火力发电厂改建为泰德现代艺术馆
C.中山粤中造船厂改建为中山岐江公园
D.上海江南制造厂改建为中国工业博物馆
【小题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宣告成立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工业遗产保护形成广泛共识。
B.《下塔吉尔宪章》指出工业遗产的价值并使工业遗产保护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C.工业遗产直观反映了工业文明创造财富并影响人类生活这一社会发展的重要过程。
D.保护工业遗产就可以保持人类文化的传承,维护文化多样性并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小题3】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护性再利用是保护工业遗产的一种可行途径,它赋予工业遗产新的生存环境。
B.工业遗产的新用途必须尊重原有格局和材料特色,必须与初始或主要用途兼容。
C.把工业遗产改造成社区文化中心、文化产业园区等,可使公众得以观赏和娱乐。
D.我国一些城市经济结构正发生根本变化,所以研究保护工业遗产的课题很迫切。
【小题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甄别:认真地鉴别,审查。甄,读zhēn。
B.游憩:游玩、休息。憩,读qì。
C.唇齿相依: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D.重焕生机:焕是形声字,可改为“东山再起”。
【小题5】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首钢工业园区的成功转型解决了北京的工业废址现阶段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B.首钢工业园内的所有筒仓经过改造后被选为奥组委首批员工进驻的办公楼。
C.群明湖和冷却塔组成最佳搭档,将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的单板大跳台。
D.3号高炉改为博物馆意味着我国工业遗址改造工作的创意升级和文化升级 。
【小题6】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798艺术区中没有鲜明的路标和游览引导图等问题是园区基础设施不成熟的体现。
B.首钢工业园改造所规划的五个区域和三级慢行系统都彰显着创意升级和人文关怀。
C.巴赫对首钢工业园保护性改造的称赞说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新首钢的未来将实现四大复兴并打造西部山、水、冬奥、工业遗存融合创新的典范。
【小题7】下面的“链接材料”选自北京二七机车厂改造设计方案,此方案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请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此方案的成功之处。
链接材料

利用机车文化及建筑文化打造二七厂独有的特色文化公园;结合二七精神,设计以“风暴”工人文化为主题的精神堡垒;结合铁轨设计不同的装置艺术及休闲空间。保留建筑结构完好的老旧厂房等厂区历史性建筑,将高大空间的厂房及简易房改造成灵活的办公空间、会展中心。交通体系重新设计车行路线,在四个主要入口处建设停车楼。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菊花与泉水

庞余亮

济南的菊花肯定是属于李清照的。

那一天,趵突泉公园的菊花开得实在烂漫了,仿佛如微醺的李清照。微醺的李清照,微醺的菊花们,心照不宣地,一边吟诵着《醉花阴》和《声声慢》,一边将所有的苦日子、坏日子、酸日子、甜日子用煎饼一卷,和着山东大葱,蘸着高粱烈酒,把这个秋天过得有滋有味。

二百余种菊花,二百多厥词,每一行,都闪烁着少女李清照的眸子。三十万盆菊花,三十万本《漱玉词》,每一页,都有墨香,那墨一定有漱玉泉的水,在砚台里洇开来。

我去的那天,恰巧下着雨,因为要把郭沫若的对联读出来,索性把雨伞收了。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对联有些遗憾,什么后主啊,李清照的词风是独立的,她是宋词中的“女王”。“女王”的王座,是用趵突泉的菊花铺就的。

雨越来越大,有雨便有泉,难怪趵突泉公园里的人会越来越多,都在看汹涌不绝的趵突泉。

“泉太好了,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是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五个“永远”,三个“冒”,几乎就是老舍这个作家的铁板钉般的信心和忠诚。这信心,这忠诚,背后是这个作家滚烫滚烫的热爱,对于济南对于趵突泉的爱。

——所以,有泉水的济南,最适合一个刚烈的坚决的人爱她。

在济南,老舍在泉水边生活了四年半,或者可以说,泉水在老舍的身体中流淌了四年半,《济南的冬天》,《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全是济南的赞美诗。除了这些赞美诗,还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像是我们的教科书。干净而美好。

那美好里,就有“断魂枪”里的默契。

趵突泉、漱玉泉、无忧泉、孝感泉、知鱼泉、石湾泉、鉴泉、湛露泉、满井泉、卧牛泉、珍珠泉、黑虎泉。还有余下的60眼泉。

完全就是老舍的“断魂枪”的72式。点点又点点。招招又招招。

“不传!不传!”

那一夜,老舍摇着头,又摇着头。大明湖里的见到“老残”的白莲花也学着老舍摇头,老舍与白莲花对视一下,然后,老舍先生微笑着,摘了片白莲花瓣,用它佐了酒。

——真想就这么与老舍相遇一次,或者做一天他的书童,为他捅炉,为他磨枪,为他摘莲,为他担泉。

雨还在下,黑虎泉边有许多雨中担泉的济南人,汲水的几乎都是女子。母亲与泉水,理所当然。我掏了一口,那泉水几乎是跳进我喉咙的。天下怎么有这么好的城市啊,泉水涌着,一如既往地涌着,如老舍先生当年在济南的灵感。

那一年,老舍先生依依不舍地说:“从一上车,我便默默地决定好: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更尊严,当我回来的时候……”

后来,老舍先生并没有回来,在北京那口又浅又浑浊的湖水中,肯定想到了济南。

雨还在下,我的镜片更迷茫,更恍惚……突然,一个跟着妈妈来担泉的男孩在我耳朵边奶声奶气地喊了声:“娘——”

我的心一下子软了,被泉水浸润的童音,济南话的童音,是天下最好听的声音。

(选自《纸上的忧伤》,有删改)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女王’的王座,是用趵突泉的菊花铺就的”?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小题2】简要概括文中“雨”的作用。
【小题3】文章在叙述时穿插了大量老舍作品的相关内容,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
【小题4】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意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中经常碰到的是非之争,两者难解难分,又必解必分。读者的正解往往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的。
关于误读,阅读学界存在着真误读和假误读之辨。中外一些学者认为,误读永远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一种规律性现象。美国耶鲁大学哈罗德,布鲁姆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曾连续发表四部著作,系统论述了“诗的误读”:“一首新诗总是后辈诗人对前辈诗人及其伟大作品释读的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释读,它不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的释读实际发生与否,它实际上是指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我国清代纪昀说:“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现代钱钟书说:“作家原作叙事抒情本无彼意,然读者却在阅读中出现创造性的误解,悟出确有引人入胜的彼意,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三家所说的“特殊性释读”“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显然是指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读的突破。由此,对“误读”引出“反误”和“正误”两种分法:“反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本穿凿附会,随意歪曲,既不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作品的本意,那是真误读:“正误”指读者的理解和作者原意相抵梧,但切合作品的实际,使文本意义增值,这是假误读。童庆炳认为“误读”有“正误”、“反误”之异(《文学理论教程》),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正误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有效的解读方式,而反误只能是对文本的歪曲乃至粗暴践踏,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们认为,把不同于作者原意的多元阐释归入“误解”的范畴是不妥的,正就是正,误就是误,不必对误解分正反,不存在“正确的误解”。将“合理性误读”和“创造性误读”作为“假误读”的修辞来运用,未尝不可,但把“正误”作为阅读学的概念和常规就不够科学了。超越作者,超越文本的“增解”“异解”和“批解”是典型的“个性化理解”,不宜说成“正误”,而应说成“正解”“精解”或“圣解”。在文章和文学的个性化阅读中,必须严格区分错误解读和正确解读。真正的误读、曲解、歪批、胡吹算不得个性化阅读。本文所论的“误读”是与“正解”相反的真误读,不包含所谓“正误”的假误读。真误读,作为阅读病态大有研究其病理的必要。
文章阅读疾病与文章本体疾病、文章写作疾病有所不同,它与文学阅读疾病也有差异。文章阅读疾病,发生在阅读的认知、理解、欣赏、评价、表达、迁移各个环节,也出现在辨体、感言、人情、得意、运思及物等各个方面;若分类别,它既有阅读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疾病,又有阅读知识的、方法的、情志的疾病。不仅处于学习性阅读阶段的普通读者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进入创造性阅读阶段的专家读者也难免犯自由化误读的毛病。文章阅读病理研究是专门探讨读者在阅读全过程中阅读心理和行为的病症及其医治的一门阅读分支学科,目的是求得学校阅读教学和社会读书活动的健康生存和科学发展。
(摘编自曹祥芹《文章阅读学》, 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纪昀认为误读并非无益,提倡误读,郢书燕说便是中国古代一个较为典型的误读案例。
B.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的不同形态。阅读阐释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正解的,因此,对误读的认识也是有必要的。
C.部分学者认为,误读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种规律化的现象,如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就持此观点。
D.诗的误读实际上是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
【小题2】根据第二段阐述,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如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来是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但今天的读者却把它用来比喻教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被大家广泛接受。这是种“反误”。
B.无论是美国的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还是清代的纪昀,抑或现代的钱钟书,他们都认识到读者释义无论是真误读还是假误读都对阅读有益处。
C.“反误”指读者对文本穿凿附会、任意歪曲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合作品的本意,因此这类误读带有刻意之嫌。
D.“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属于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义的突破。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所论的“误读”是与“正解”相反的真误读,不包含所谓“正误”的假误读,是对文本的误导的不合理的真正的错误解读。
B.真误读是文章阅读的病态之一。文章阅读病理研究也应该对“真误读”这一重要病症的医治进行探讨。
C.文章阅读疾病和文学阅读疾病并不是同一概念,文章阅读疾病涉及的人数更多,出现的范围更广,因此更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D.个性化理解包括超越文本,超超越作者的“增解”‘异解“和“批解”,与所谓的曲解和歪批有着本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