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流行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鼓面多铸有太阳纹、月亮纹、云纹、雷纹等纹饰(如图)。小型铜鼓主要作为乐器,大型铜鼓则可以指挥战争,也是一种礼器和权力的象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铜鼓上的纹饰通常说明
A.当地人以太阳和月亮为美
B.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C.当地的太阳辐射较强烈
D.当地洪涝灾害多发
【小题2】就实用的功能而言,古代铜鼓主要的作用是
A.信息传递工具
B.祭祀工具
C.权力象征
D.财富象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14 09:01: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T岛屿描述中,正确的是
A.位于太平洋
B.位于板块交界处
C.中部高,南北低
D.聚落沿河分布
【小题2】T岛年降水量最丰富处超过2000毫米,该处位于岛屿的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小题3】推测该岛屿适宜种植的农作物为
A.水稻
B.小麦
C.甘蔗
D.油橄榄
同类题2
下面四幅图为“咸海面积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蒸发旺盛
B.大量引入河水灌溉
C.湖泊沿岸植被被破坏
D.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小题2】咸海面积减小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C.气温年较差变大,沙尘暴频发
D.灌溉水源增加,农业增产
同类题3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甲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乙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2002年)”。读图。
甲
乙
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
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
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同类题4
下图为亚洲某半岛20°纬线附近东西向植被与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该区域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 B. 纬度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小题2】甲地农业生产( )
A. 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贫瘠 B. 具有机械化水平高的特点
C. 面临的主要灾害是旱涝 D. 主要优势农产品是黄麻
同类题5
区域是用某个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单位。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间没有明显的区别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也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
【小题2】下列关于各区域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水分
B.黄土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热量
C.华北平原和松嫩平原—--—热量
D.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水分
【小题3】关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复杂
B.转型阶段,区域原有的集聚效应减弱,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C.成长阶段,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D.再生阶段,应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小题4】区域发展从初期到再生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
D.协调→不协调→协调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