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面对诗歌综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言已尽而意无穷。
B.诗人塑造了一位执着的思妇形象。阳春三月,在她眼里却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C.“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向晚”“紧掩”这两个词语客观描写了当时傍晚的场景,比喻新颖又形象,叠词使意境显得轻倩柔美。
D.“美丽的错误”看似矛盾,细品便知其妙。“达达的马蹄”因敲响思妇希望重逢的心而美丽。但马蹄并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我”只是个过客,因此对思妇而言又是个错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4 08:45: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诗,完成下面小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小题1】对《错误》这首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打江南走过”的“我”的容颜憔悴,突出“我”倍受相思煎熬。
B.“东风不来”、“跫音不响”既点出环境的冷清幽静,又暗示等待的人没有归来。
C.“柳絮不飞”“春帏不揭”的状态,和“寂寞的城”“窗扉紧掩”的比喻,刻画了闺中女子寂寞、闭锁的心境。
D.第三节表明“我”并不是女子等待的“归人”,“我”只是骑着马路过这个江南小城。
【小题2】对《错误》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莲花”、“柳絮”、“青石”、“春帷”、“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在诗中营造了浓厚的江南气息,使诗歌具有古典美。
B.“美丽的错误”是本诗的诗眼,说是个“错误”,是因为“我”并不是闺中女子所等待的那个人;说是“美丽”的,则强调女子容颜漂亮,让人惊艳。
C.诗歌首尾呼应,主部部分(第二节)以“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为界,前面三句和后面三句在内容上和句式上基本相同,使全诗结构齐整而巧妙。
D.诗歌运用了“我”与女子两种视角,“我”和“你”两个叙述人称,并使他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自始至终未点明“我”与女子的关系,反而留下丰富的遐想空间。
【小题3】这首诗被广为传诵,它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