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地矿技术人员在松嫩平原中部发现了大型油气田—大庆油田,后经开采,原油喷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松嫩平原中部,一片茫茫荒原,人烟稀少,当时处于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再生阶段
D.转型阶段
【小题2】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产量首次突破5 000万吨,此时可能出现的是( )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微弱
B.大庆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D.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5 05:44: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小题2】图中 A,B,C 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A—B—C
B.C—A—B
C.B—C—A
D.B—A—C
同类题2
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的产业结构有不同的特征
B.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降低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现阶段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粮食商品率不断下降
同类题3
读“我国某市支柱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符合Ⅰ阶段特点的是
A.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
B.生产技术条件要求高
C.企业专业分工程度高
D.工业规模小
【小题2】与Ⅱ阶段相比,Ⅲ阶段的新变化有
A.劳动力和资金需求增多
B.工业产品更新周期缩短
C.企业工人多,规模大
D.对交通通达度要求提高
同类题4
读天津市2006年~2016年三次产业增遮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推断与天津市三次产业增速相符的是
A.2008-2009年,三次产业增速都加快
B.2013-2016年,第三产业增速最快
C.2012-2014年,三次产业增速差异拉大
D.2010-2011年,三次产业增速都放缓
【小题2】图中显示,天津市经济结构中
A.第一产业产值2010年达到最大值
B.第二产业产值一直在增加
C.第三产业产值一直增加
D.三次产业比重都一直增加
同类题5
下图示意我国代表性煤炭城市就业结构和全国平均状况对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煤炭型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就业结构总体上呈现“三、二、一”特征
B.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普遍高于全国水平
C.第二产业就业平均比重高于全国水平
D.第三产业就业平均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小题2】①②③④四个煤炭城市( )
A.①处于开采的中幼年时期
B.②可能是转型较为成功的城市
C.③为传统的农业区发展而来
D.④失业率受煤炭经济波动影响最为明显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