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改革开放早期,珠江三角洲为外商提供
A.生产技术
B.管理经验
C.服务设施
D.原料配件
【小题2】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
A.第二产业比重持续提高
B.2005年第三产业产值最高
C.城市人口数量迅速增加
D.重点发展日用消费品加工工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25 08:43: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安徽8个城市新纳入长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城市空间格局规划为“一核五圈四带”。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区位优势是
A.沿海发展带的中心
B.五个都市圈的几何中心
C.沿江发展带的龙头
D.长江三角洲城市的行政中心
【小题2】城市群的扩展有利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A.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生产要素合理分配
D.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设立雄安新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材料二 雄安新区示意图。
(1)简述雄安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结合材料说出雄安新区建设的区位优势。
(3)分析建立雄安新区对京津冀协调发展的积极意义。
同类题3
读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要素可能是
A.纺织工业、中小型企业、劳动力和市场
B.微电子工业、中小型企业、资源和能源
C.微电子工业、大型联合企业、技术和劳动力
D.航天工业、资源和技术、中小型企业
【小题2】图中a模式
①接近资源产地
②海陆交通发达
③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④航空和高速公路运输发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同类题4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形成的城市集群。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卡通画中,能较好反映湘鄂赣三省共同地理特色的是
【小题2】城市首位度是某区域最大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城市首位度太大表明该区域城市结构失衡、过度集中。下列相对结构正常、集中适当的城市区域是
A.武汉城市群
B.长株潭城市群
C.环鄱阳湖城市群
D.长江中游城市集群
【小题3】构建、完善并加快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体现在
A.有利于加快中部的整体崛起,缩小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B.有利于开拓、培育内需市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C.有利于积极打造长江“黄金水道”,从而加强与珠三角、中原经济区等的区域合作
D.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及实施“长江中游中低产田改造和粮食增产工程”,以保障生态和能源安全
同类题5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污染产业又叫污染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命有害,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
(1)据图,概述江苏省1998-2010年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概述十五、十一五时期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并据此推断该产业如何在江苏省内迁移。
(3)目前,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趋势,分析这种变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所产生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