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小题1】请谈谈这里的“真的猛士”指的是哪一类人?
【小题2】为什么说“真的猛士”是“哀痛者和幸福者”?
【小题3】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0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题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 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 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 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 有些危机。
1.与“他占有,挑选”这句话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2分)
A.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B. 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D. 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准确的一组词语是( )(2分)
A. 徜徉  抛   摔   未免 B.徘徊   抛   摔    未免    
C. 徘徊  摔   抛   不免 D.徜徉   摔   抛    不免
3.对“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B.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C.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重。
D.不要让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成为少数人摆阔气、装门面的东西。
4.分析这两段文字中各喻体的含义:(4分)
(1)“大宅子”比喻:
(2)“孱头”比喻:
(3)“鸦片”比喻:
(4)“姨太太”比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①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

(乙)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②,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小题1】画线①“活得有趣的人们”是指(  )
A.鲁镇所有的人
B.“我”和所有认识祥林嫂的人
C.受封建礼教毒害而厌恶祥林嫂的人们
D.鲁四老爷等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人们
【小题2】画线②中“惊醒”的含义是(   )
A.从沉思中惊醒B.从睡梦中惊醒
C.从麻木中惊醒D.从迷惘中惊醒
【小题3】上面两段话都提到雪花的描写,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B.衬托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深化小说的主题。
C.以有声衬托无声,表现冷寂凄凉的气氛,衬托“我”心境的孤寂沉重。
D.突出雪下得大,时间又很长。
【小题4】乙段文字采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
A.描写 议论B.描写 抒情
C.记叙 议论D.记叙 说明
【小题5】对甲段中画线句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祥林嫂活着无依无靠,受穷受苦,死了倒是一种解脱,鲁镇活着的人从此可以清静了,这对双方都很合适。
B.这是反语,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和鲁镇阔人们的憎恨。
C.语句流露激愤,也带有沉痛,表现了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
D.句中的“无聊”一词与“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中的无聊意思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