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产活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面积依次增大,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B.地势逐渐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逐渐增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步降低
【小题2】新疆生产的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含量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5 09:04: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四川西部贡嘎山的灌丛草甸带和积雪冰川带之间,有一片布满着岩块与碎石的荒芜地带,大小不一的石块沿着山坡缓慢滑动,故名“流石滩”,这里的植被主要分布流石滩上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贡嘎山的流石滩上界,东坡的海拔明显低于西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岩石类型
【小题2】流石滩石块的滑动速度,主要取决于
①昼夜温差②风力大小 ③地形坡度 ④冰雪融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3】流石滩植物具有紧贴地面、枝叶繁密的特点,反映的环境特征是
A.寒冷,多强风
B.日照弱,空气稀薄
C.冰雪融水充足
D.土壤肥力低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城市(首都)被称为“无烟城市”,其主要使用的能源为( )
A.水能
B.太阳能
C.天然气
D.地热能
【小题2】关于该岛国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图中板块边界为生长边界
B.甲城市距离R火山约为120千米
C.该岛国地势南低北高,河流多南北流向
D.该岛国位于高纬地区,缺少温带气候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改良,采取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方式,实现了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2018年3月中旬,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丁比常年严重的洪灾,部分玉米田庄稼幼苗受损。
(1)分析南疆和北疆河网密度差异的原因。
(2)简要说明该区域此次洪水的形成机理。
(3)简要说明新疆部分地区实现作物熟制转变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4)有人建议,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一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4
下图为南美洲亚马孙河支流内格罗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布朗库河相比,内格罗河
A.流速慢
B.含沙量大
C.汛期长
D.流域面积小
【小题2】在内格罗河M处架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水量巨大,风大浪高
B.人口稀少,劳动力少
C.沼泽广布,河面宽阔
D.雨林地区,环境恶劣
【小题3】内格罗河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域内经济发达,环保措施完善
B.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循环活跃
C.流域内没有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D.该河流水量丰沛,水体和沼泽自净能力强
同类题5
左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当地基岩海岸上覆盖着高大的沙丘,连绵的沙丘构成了沙漠,部分呈现红色。在左图中甲区域可见滚滚流沙飞泻入海的壮丽景观,人们称之为“倒沙入海”,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部分沙漠呈现红色的原因可能是( )
A.太阳光的反射作用
B.工业废料的堆放
C.附近河流搬运来的红色沉积物
D.砂砾中铁元素的氧化
【小题2】甲区域“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是由于( )
A.盛行离岸风,沙丘向海洋一侧坡度较缓
B.盛行离岸风,沙丘向海洋一侧坡度较陡
C.盛行迎岸风,沙丘向海洋一侧坡度较缓
D.盛行迎岸风,沙丘向海洋一侧坡度较陡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