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秦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剪纸艺术可反映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秦腔起源于下面四幅剪纸中的(  )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
【小题2】秦腔起源地与秦腔表演特征形成关联度最大的是(  )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
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
【小题3】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
A.喜酸,耐贫瘠B.喜湿,耐盐碱
C.喜光,耐干旱D.喜凉,耐洪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16 08:44: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逐渐形成咸水湖。现在青海湖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曾不断加剧,湖东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更广。

材料二 青海湖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材料三 每年隆冬时节,青海湖千里冰封。到3-4月间,青海湖的冰就会融化,这一自然现象,被当地群众称为“开湖”。青海湖的开湖在民间有“文开”和“武开”之说。“文开”是指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湖冰逐渐变薄、破碎、融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看到开湖后的连天碧波。“武开”是随着气温升高,彻夜的狂风大作,使封冻的湖面温度迅速升高。在动荡的湖水和猛烈的大同共同作用下,厚薄不均的冰层在一瞬间四分五裂。
(1)分析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原因。
(2)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差异的大小及原因。
(3)与湖区西岸相比,东岸沙漠面积更广。请描述东岸滨湖地区沙丘的形成过程。
(4)比较分析青海湖“文开”和“武开”现象发生条件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