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 )
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
【小题2】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分布和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是( )
A.玉米
B.小麦和大豆
C.春小麦
D.甜菜
【小题3】下列不属于放牧畜牧业区的是( )
A.松嫩平原西部
B.呼伦贝尔草原
C.三江平原
D.林区草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23 04:27: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是
A.人均耕地多
B.森林资源丰富
C.湿地面积广
D.热量充足
同类题2
201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亿多吨,同比减少0.8%结束十二连增。下图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所在的松嫩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①、②两地,热量条件较好,能种植冬小麦的是______地;水源是制约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该地种植的小麦品质好,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2)与①地相比,③地和④地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3) 2013年夏季长江以南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夏秋季节东北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主要原因是与往年相比,今年的______位置持续偏北,这说明____________灾害频繁对我国东部季风区农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加强____________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
同类题3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左图 为东北地区略图。右上图为近 20 年来黑龙江省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图。
材料二:右下图为黑龙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1) 分析引起黑龙江水稻、小麦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
(2)近年来生态农业在黑龙江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
(3)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但也面临着衰落的阵痛。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指出黑龙江再振兴的主要对策。
(4)黑龙江的沼泽分布面积自北向南减少,试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区的主要地形,并简述该区域种植粮食作物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请为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同类题5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区的分布特患。
(2)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3)说明松嫩平原成为我国优质商品粮基的有利气候条件。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