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此时,我的目光娴静。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
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上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了寒冰的高度。
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寒冷是风丢下的种子,风是无孔不入的精灵。家乡有一句话,叫做“针尖大的眼,簸箕大的风”。何况还要穿过一条条巷子呢?尽管屋与屋之间的巷子仅一步之遥。我连围巾也没有,所以每次路过巷子,都把脖子缩得紧紧的。可风还是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风如刀。我不知两只耳朵是不是被风割了去。用手一捂,还在。连忙收回手,用嘴呵一口热气。寒冷叫我顾此失彼。手都顾不上,耳朵管它呢!
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分。
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而回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寒冷还会来的。
【小题1】文章的线索是什么?请围绕线索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小题2】赏析画线句。
【小题3】结合全文,探究文末“寒冷还会回来”这句话的丰富意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5-02 08:04: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2018年11月19日2时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 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 八、十九颗组网卫星。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 轨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联调。

此次任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后续将开 展系统联调和性能指标评估,计划年底前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 本导航服务,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据介绍,2009年,经国家批准,北斗三号工程正式启动实施。工程于2016年完成 了试验系统建设,充分验证新一代导航信号体制后,按照最简系统、基本系统、全球系 统三步实施组网。2017年11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首次组网卫星发射任务。2018年3月底,建成了由8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最简系统;目前,工程建设进展 顺利,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即将开通运行。2020年底前,将建成北斗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备服务全球能力。

(摘編自新华网)

材料二:1993年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 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于2003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基于取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

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16项国家 重大专项工程。北斗二号系统突破了区域混合导航星座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的关 键技术,实现了星载原子钟国产化,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 服务商之一。

在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建设中,中国率先提出国际上首个高中轨道星间链路混合型新 体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方案。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俄罗斯GLONASS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 导航系统。北斗与国际先进卫星导航系统同台竞技,做到了 “核心在手”,打破了美国 GPS系统垄断局面,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摘编自张馨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

材料三: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5G、物联网等通信技 术的不断革新,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据介绍,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有望在机场调度、机器人巡检、智能驾驶、 物流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将形成一个个北斗+创新+北斗应用的新业态,这些都将成为 北斗系统产业创新的核心原动力。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认为,到2020年,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将要全面建 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我国的北斗应用将迎来一个新时代,这也将促进我国的卫星导航产 业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 务产业的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左右。到目前,北斗对产业的核心贡献率达80%,各类 国产北斗终端产品应用规模累计超过每套8000万台,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包 括智能手机在內,目前的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每套7亿台。

(摘编自央视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市场价值》)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截至2018年11月,我国共发射43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北斗三号系统组网卫星19颗,这对“一带一路”建设是好消息。
B.北斗导航系统1994年开始全面研制,北斗三号工程2009年正式启动,2020年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全面建成,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因而在2012年 底正式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影响着众多产业的发展,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涉及了我们生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既及时准确地报道了我国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这一 重大事件,也介绍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发展的相关背景材料。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伴随着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 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C.材料三显示,我国北斗系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卫星导 航产业即将进入黄金发展时期。
D.北斗系统是一项国家工程,依靠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建设发展,所有技术均由 我国自主研发,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力,已经且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小题3】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相比,起步较晚,现在却能 与之同台竞技。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北斗系统迅速发展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史蒂芬•霍金的观点塑造了现代宇宙学,激励了全球数百万名读者。这一颗科学天空中最明亮的星,陨落在他的76岁。
他的家庭在今天早些时候发布了通告,确认他在剑桥家中去世。霍金的孩子,露西、罗伯特以及蒂姆在通告中说:“挚爱的父亲在今日去世,我们深感哀伤。”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遗产将会持续多年。” 
“他的勇敢、坚韧、才华以及幽默鼓舞过全世界。”
“他曾经说过,‘如果宇宙不是你所爱的人的家园,那么宇宙就不会那么重要了’。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对于其他科学家和他的亲人而言,霍金的直觉和幽默感和他残缺的身躯、合成声音一样重要,这些特质共同展现了人类心灵的无限可能。
(节选自《霍金,科学天空中最明亮的星,陨落在他的76岁》)
材料二
“他的去世是个巨大的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个卓越的科学头脑,也失去了一位影响力巨大的科普工作者。”3月14日,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去世,享年76岁。在接受科技日报独家专访时,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蔡荣根谈及此,唏嘘不已。
2006年,霍金来到北京,参加国际弦理论大会。蔡荣根记得,他在人民大会堂做了场学术演讲。当时媒体报道,中国人欢迎霍金的热烈程度,已经超过了他们给予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的礼遇。
“在黑洞物理学领域,霍金是第一流的科学家。1974年,他发表了关于黑洞热辐射的论文,可谓这一领域的开山之作。”蔡荣根本人也研究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理论,对霍金,他的第一评价是——“佩服”。
“我们佩服他的聪明才智,也佩服他的科学精神。一般人如果得了他这样的病,可能早就退出科研,但霍金一直坚持做研究。“对,一直坚持。”对公众来说,最为熟悉的是霍金的《时间简史》或者《果壳中的宇宙》,或者是霍金近几年来做出的各种公众演讲。他在思考宇宙之中人类的命运和前途,他预言未来人类必然要逃离地球,否则无法生存;他也提醒人们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威胁。但实际上,霍金还在科研界继续活跃。
蔡荣根说,霍金是个有想法的科学家,他愿意思考,也愿意分享。他研究的东西很难与普通公众产生连接,但他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普及,推动科学文化的传播。“在这一点上,我们科研工作者应该学习。”
(节选自《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
材料三
(1)预测世界杯:英格兰队在当地下午3点比赛时会提升三分之一的几率夺冠,身着红色比赛球衣则会提升五分之一等。
(2)出唱片:2014年11月,霍金与Pink Floyd再度合作的单曲《Talkin'Hawkin》问世,令世人充满期待。
(3)流行文化:《时间简史》的家庭影视版于1993年制成,在《星际迷航》影集中扮演史巴克的演员由李奥纳德·尼摩伊担任,在发布派对里,?介绍霍金入场的任务。
(4)开通微博:2016年4月12日,斯蒂芬·霍金开通新浪微博。开通当日只发布了一条微博,用中英双语写的:“我的中国朋友们,你们好吗?好久不见了!我上次拜访中国是在2006年,当时在北京参加了一场物理会议,那次经历非常难忘。我的首次中国之旅是在1985 年,我那时候坐火车游历了你们雄伟的国度。这些旅行使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略有了接触。不过现在,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和你们交流了 —— 通过这个微博,我希望和你们分享我的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也希望能在互动中向你们学习。”
(节选自网络《霍金轶事》)
材料四
霍金的成就很多,其中有几个著名的理论。
第一,奇性定理。在奇点处经典物理的定律失效。人们通常谈论的奇点是宇宙产生元初的大爆炸奇点和黑洞中的奇点。
第二,黑洞理论。1974年霍金发表了《黑洞在爆炸吗?》一文。这是20世纪引力物理在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论文。证明了从黑洞视界附近会蒸发出各种粒子,这种粒子的谱犹如来自黑体的辐射。随之黑洞质量降低,温度就会升高,最终导致黑洞的爆炸。现在,人们的共识是,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是一颗极其巨大的黑洞。
第三,无边界宇宙理论。霍金在80年代初,创立了量子宇宙学的无边界学说。他认为,时空是有限而无界的,它不需要上帝在宇宙初始时的第一推动。宇宙的演化甚至创生都单独地由物理定律所决定,上帝这个曾经的造物主将失业,宇宙的命运开始由科学接管。
(节选自网络《霍金的成就》)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霍金去世了,他的研究成果还会继续发挥作用,他勇敢、坚韧以及幽默的精神品质也还将会影响整个世界。
B.霍金来北京参会时,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好莱坞影星,表明他非凡的个人魅力,对吸引大众走进科学起到了积极作用。
C.1974年霍金发表了20世纪引力物理最伟大的论文《黑洞在爆炸吗?》,这表明了他和爱因斯坦一样伟大。
D.霍金认为宇宙的演化甚至创生都单独地由物理定律所决定,上帝将成为无所事事的“造物主”,它再也无力去创造奇迹。
【小题2】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A.宇宙是霍金所爱的人的家园,因而宇宙才显得那么重要,这让霍金成了著名现代宇宙学科学家。
B.现实生活中的霍金兴趣广泛,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这启示我们:科学家也应走向普通群众,不能和现实脱节。
C.霍金不但是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非凡的人。奇性定理、黑洞理论、无边界宇宙理论都是别人无法达到的成就。
D.霍金的成就巨大,正是因为他的不幸。我们都应该向霍金学习,面对人生的不幸保持乐观的心态,永不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小题3】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霍金成为一名伟大科学家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解药

孟庆玲

一个夏日的午后,通往广州石门的林荫道上,即将上任的刺史解宝喉咙干渴得要冒烟。他频频抬头,前面除了升腾的烟尘和水波一样荡漾的热浪,就是那鸣蝉歇斯底里一声盖过一声的聒噪。

半晌,侍从解二终于出现在土路的尽头,他的手上,是一个青灰色的瓦罐,解宝下意识地舔了下嘴唇。忽然,解宝发现,在解二的身后,远远跟着几个精短打扮的蛮人,这几个人解宝昨天就见过,一路不远不近地跟着,不知何意。

解二气喘吁吁地站定,解宝抱住了瓦罐一一“解大人,这水不能喝。”一个看似头头儿的蛮人想去夺那瓦罐,解二急得要拦,解宝用眼光止住了他。“得知大人近日要来,我们这几天一直跟着大人,怕的是大人喝错水,这是贪泉水啊!”头人解释道。

贪泉?解宝的心一惊,看来,真到了石门了……

解宝是陕南人,一直在北方为官,以清廉闻名。广州本来和他八竿子打不着,但此地地邪,看似清廉的官员一到广州,就前赴后继地贪腐。朝廷对此很伤脑筋。听说石门有泉名贪,广州乃瘴疠之地,难道真是水土惹的祸一一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积?朝廷一口气法办了好几个人,然后把解宝调往此地驱邪。

解宝放下瓦罐,向几个蛮人道:“正好,本官倒要会会贪泉。”

石门城郊,一眼清冽的泉,圆周砌以青石,绿苔暗生,竹叶拂水,竟是一个避暑的清幽所在。唯一显得突兀的是,泉左立一石碑,赫然写着“贪泉”二字。

“贪泉”原无此名,因其位于要冲,赴任广州的官员附庸风雅,都要先喝一杯清泉以示清廉,但不喝还好,喝后大多都贪了。百姓以为此泉惹祸,便勒石立碑为警。之后,广州官吏避讳,宁愿忍下焦渴,也不愿喝贪泉一口;百姓更是千方百计阻止官员误饮贪泉,因此才有解宝被跟踪一事。

此时,泉边早已围着一群百姓,他们敛神屏息,注视着解宝。解宝不做声,只微笑着扫视众人,然后舀起一瓢泉水,观看良久,蓦地一掩袍一仰脸,“咕咚咚”饮将下去!

人群一阵骚动。

解宝缓缓道:“水性无贪,贪的是人性啊!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喝了这贪泉水,倒要让父老乡亲看看,这水能否污了本官?本官能否负了朝廷?!”说罢,一抱拳,转身离去。众人默然,看解宝渐行渐远,听其吟诵如丝如缕:“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明礼教、敦风俗,惩贪官、禁贿赂,以身作则、节俭务实,衣粗衫、餐豆蔬;又廉政爱民,一颗红心,两袖清风。不久,辖地官风大变,民风愈淳,一时间广州大治……

几年后,解宝离任。

他身无长物,走到石门,百姓前来送行。解宝走到贪泉边,却见泉水依旧,石碑刻字已由“贪泉”变成了“廉泉”。看得出,“廉泉”刻得很新,解宝愣了一下,眼眶有些湿润。

还是那个头人把瓢递给了解宝。解宝接过,舀起了一瓢清水,没喝一口,而是倒回了泉池中,缓缓地。这是广州的“廉泉”啊,他要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哪怕是一滴水。

回京,朝廷接见,大有深意地说,解大人你功劳不小啊,来来,大大有赏——随即赏给一锦盒。解宝山呼“万岁”,叩头谢恩。回家打开锦盒,里面是中草药,解宝认得几样:鱼腥草、黄连、连翘……都是些解毒的良药。下面,却是信纸几页——广州百姓要求朝廷表彰解宝的联名上书。

解宝一看,一阵冷汗下来了!他广州止腐,是剂良药,解了朝廷的围,无疑是好事;但百姓只知解宝而不知朝廷,这是为人臣之大忌啊!或许在朝廷看来,他解宝和前任贪官们并无区别——他们贪的是利,而他贪的是名。看着这些中草药,他高高地举起锦盒,向着皇宫的方向“扑通”跪了下去……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看似环境描写,实乃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开篇就让情节具有了张力,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B.“贪泉”与“廉泉”名称之变,反映了当地老百姓对为政一方的地方官的评价,侧面衬托并歌颂了主人公的廉政政绩。
C.小说语言洗练,富于传奇色彩,虽篇幅短小而时空跨度很大,情节一波三折,结尾出人意料。
D.小说借古讽今来影射现实,通过描述解宝去广州治腐、止腐的经历,揭示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小题2】解宝为何敢喝“贪泉”水却不愿意喝“廉泉”水?从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品格?
【小题3】请简要分析小说以“解药”为题有何妙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创新应该以深厚的传统为基础。没有对传统的继承,所谓“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20世纪以来,由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敦煌学的兴起,很多艺术家开始关注敦煌,认识到了像敦煌艺术这样由古代无名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富有极强的生命力,在当今仍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画家张大千曾在敦煌长期临摹壁画。经过敦煌艺术的熏陶,他在人物画方面有了新的风格。对色彩的领悟,使他在山水画、花鸟画上采用极为大胆的泼墨泼彩法,尤其在晚年的作品中,张大千已经把敦煌壁画中那种恢宏的气度和绚烂的色彩自由地运用于山水画、花鸟画中。
潘挈兹曾长期从事敦煌壁画的临摹和研究工作。他创作的《石窟艺术的创造者》,便是直接以他在敦煌石窟临摹的切身感受而画出的。董希文也曾在敦煌学习、临摹壁画,他的油画中往往体现出东方式的平面感,如《哈萨克牧羊女》、油画巨制《开国大典》等,都体现了敦煌艺术对画家的深刻影响。此外,曾在敦煌工作过并在艺术创作中充分发扬了敦煌艺术的优势,创作出富有影响力作品的艺术家还有很多,如常沙娜在设计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等建筑的装饰时,充分利用敦煌壁画中的元素来创作,形成了富有民族精神的工艺装饰。
敦煌石窟中的音乐舞蹈也是极富生命力的,尤其是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敦煌舞蹈给艺术家们极大的启发,促成了一系列敦煌风格的音乐舞蹈艺术。最早从敦煌艺术中获得灵感而进行舞蹈创作的,首推舞蹈家戴爱莲,她在上个世纪50年代成功地推出了飞天舞。戴爱莲1945年曾住在张大千家中,得以朝夕观摩张大千所临摹的敦煌壁画,揣摩敦煌飞天的意蕴。
敦煌石窟艺术中包含壁画、塑像、石窟建筑等艺术门类,在壁画中又有音乐、舞蹈、飞天、佛像、菩萨像、供养人服饰、装饰图案等多样化的内容;有佛经故事、历史故事等艺术素材;也有壁画色彩、技法、构图、布局等艺术手法。它们都是进行现代文化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库。这些文化元素已被广泛运用到城市象征、品牌标志、工艺品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出版、动漫、影视、纪录片等现代文化艺术的创作当中,无数中外艺术创作者从敦煌艺术中获得了灵感。
随着互联网科技和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新科技,如沉浸式新媒体、球幕电影等使我们获得了对敦煌文化遗产的全新体验效果。以数字化技术手段展现敦煌文化成为新世纪以来的重要探索,数字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在敦煌文化创意开发的各个方面,例如,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千年莫高》是一部高质量纪录片;《梦幻佛宫》是实景还原文物的大型球幕电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8K画面分辨率的球幕电影节目。此外,已有不少艺术家利用敦煌故事、敦煌元素创作出一些富有特色的动漫作品。
(选自2017年3月13日《光明日报》《敦煌艺术:古为今用谱华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敦煌艺术等由古代无名艺术家们创作的艺术的极强的生命力,开始关注敦煌。
B.敦煌艺术在今天仍然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张大千、潘挈兹、董希文等都曾临摹过敦煌壁画。
C.敦煌石窟艺术门类很多,主要有壁画、塑像、石窟建筑等,但是壁画中又有音乐、舞蹈、飞天、佛像等内容。
D.敦煌石窟艺术中的艺术门类、内容、艺术素材、艺术手法等诸多元素都是现代文化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库。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大千在人物画方面形成的新风格,在山水画、花鸟画上泼墨泼彩法大胆的采用,源于敦煌艺术的熏陶和对敦煌艺术色彩的领悟。
B.董希文的油画往往体现出东方式的平面感,其代表作《哈萨克牧羊女》及油画巨制《开国大典》均从不同侧面体现出敦煌艺术的影响。
C.敦煌艺术的影响力不止于绘画方面,人民大会堂、民族文化宫的设计者常沙娜利用敦煌壁画中的元素创作,使其作品富有民族精神。
D.舞蹈家戴爱莲住在张大千家里时,朝夕观摩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揣摩敦煌飞天的意蕴,从中获得了灵感,成功推出了飞天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创作离不开对深厚传统的依赖与传承,20世纪以来,由于敦煌藏经洞的发现和敦煌学的兴起,为此后多方面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滋养。
B.张大千、潘挈兹、董希文、常沙娜等艺术家因长期在敦煌临摹壁画或在敦煌学习过、工作过,他们的作品无一不受到敦煌艺术的深刻影响。
C.敦煌艺术中的文化元素已都被广泛运用到了现代文化艺术创作中的城市象征、品牌标志、工艺品设计、服装设计、数字出版、影视、纪录片等的创作中。
D.敦煌艺术对后来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滋养和灵感,现代科技也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通过纪录片、球幕电影、动漫作品等形式对敦煌艺术予以展示发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姥姥的端午
王瀛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
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
【小题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节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运用神态描写,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
B.第④节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
C.第⑤节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
D.第⑩节中“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优秀的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让“我”永志不忘。
【小题2】文章的第⑨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小题3】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