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杨过悟学
金庸
金轮法王睁开眼来,见到杨过,大吃一惊,原来他日前与黄蓉、杨过等剧斗时遭巨石撞击,内脏受了重伤,这些时日在荒山顶上结庐疗伤。适才法王入定运气,此时丝毫用不得力。斗见大敌当前,弟子达尔巴绝非其对手,此时杨过若是趁机动武,必然使他重伤难愈。
哪知杨过躬身唱喏,说道:“在下此来,非与大师为敌,请勿多心。”
法王侍要说话,胸口突然剧痛,急忙闭目运气。杨过走进茅棚,伸出右掌,贴在他背心的“至阳穴”上。尽其所能护他督脉。金轮法王顿无后顾之虑,便气走任脉,只一个多时辰,疼痛大减,脸现红润。睁眼向杨过点首为谢,合掌说道:“杨居士,你何以忽来助我?”杨过也不隐瞒,将新近得悉郭靖、黄蓉夫妇害死他父亲、现下决意要前去报仇、无意中上山等情形说了。
金轮法王虽知这少年甚是狡黠,十句话中连一句也是难信,但他今日于杀己易于反掌之际反而相助疗伤,对己确是绝无敌意。便道:“原来居士身上尚负有如此深冤大仇。但郭靖夫妇武学深湛,杨居士要报此仇,只怕不易呢。”杨过默然,过了一会,说道:“然则我父死在他手,也就罢了?!”
法王笑道:“杨兄弟,你的武功花样甚多,不是我倚老卖老说一句,博采众家固然甚妙,但也不免驳而不纯。你最擅长的到底是哪一门功夫?要用甚么武功去对付郭靖夫妇?”
这几句话可将杨过问得张口结舌,难以回答。他一生遭际不凡,性子又是贪多务得,全真派的、欧阳锋的、古墓派的、九阴真经、洪七公的、黄药师的,诸般武功着实学了不少。这些功夫每一门都是奥妙无穷,以毕生精力才智钻研探究,亦难以望其涯岸,他东摘一鳞、西取半爪,却没一门功夫练到真正第一流的境界。遇到次等对手之时,施展出来固然是五花八门,叫人眼花撩乱。但遭逢到真正高手,却总是相形见绌,便和金轮法王的弟子达尔巴、霍部相较,也是颇有不及。他低头凝思,觉得金轮法王这几句话实是当头棒喝,说中了他武学的根本大弊。转念又想:“不论洪七公、黄药师、欧阳锋,或是全真七子、金轮法王,凡是卓然而成名家者,都是精修本门功夫,别派武功井非不懂,却只是明其家数,并不研习,然则我该当专修哪一门功夫?”在情在理,自当专研本门古墓派的玉女心经才是,但想到洪七公的打狗棒法如此奥妙、黄药师的玉萧剑法这等精微,置之不理,岂非可惜?而蛤蟆功经脉逆行、九阴真经中的诸般功夫,无一不是以一技即足以扬名天下,好不容易的学到,又怎能弃之如遗?
他走出茅棚,在山顶上负手而行,苦苦思索,甚是烦恼,想了半天,突然间心念一动:“我何不取各派所长,自成一家?天下武功,均是由人所创,别人既然创得,我难道就创不得?”想到此处,眼前登时大现光明。他自辰时想到午后,又自午后苦思至深夜,在山峰上不饮不食,生平所见诸般精妙武功在脑海中此来彼往,相互激荡。他曾见洪七公与欧阳锋口述比武,自己也曾口讲指划而将李莫愁惊走,此时脑中请家武功互争雄长,比口述更是迅速激烈。想到后来,不由自主的挥拳踢腿的施展起来。初时还能分辨这一招学自洪七公,那一招学自欧阳锋,到得后来竟是乱成一团,他再难支持,仰天摔倒,昏了过去。
法王弟子达尔巴遥遥望见他疯疯癫癫,指手划脚,不知干些甚么,突然见他摔倒,大吃一惊,要去相救,金轮法王笑道:“别去拂乱他心思。只可惜你才智平庸,难明其中的道理。”
杨过睡了半夜,次晨一早起来又想。七日之中,接连昏迷了五次,说要综纳诸门,自创一家,那是谈何容易?以他此时的识力修为固然绝难成功,那更不是十天半月间之事。但连想数日之后,恍然有悟,猛地明白诸般武术皆可为我所用,既不能合而为一,也就不必强求,日后临敌之际,当用则用,不必去想武功的出处来历,也已与自创一派相差无几。想明白了此节,登时心中舒畅。
金轮法王经这数日运功自疗,伤势愈了八九成,已可行动如常,这日见杨过突然神情平和、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知他于武学之道已进了一层。
(节选自金庸《神雕侠侣》第十六回,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过也不隐瞒,……无意中上山等情形说了”一句,将小说节选部分之前所发生的事做了简单的交代,使小说结构相对完整,行文周密。
B.“金轮法王虽知这少年甚是狡黠,十句话中连一句也是难信”;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借金轮法王心理活动描写把杨过“狡黠”的品性特征表露无遗。
C.“你最擅长的到底是哪一门功夫?”堪称令杨过醍醐灌顶的“金轮法王之问”。在此问的当头棒喝下,杨过苦心孤诣最终于武学之道又进一层。
D.小说写达尔巴欲救杨过一节,主要是为了刻画法王弟子达尔巴耿直憨厚、心地善良的人物形象,次要才是衬托杨过资质甚高,非碌碌平庸者可比。
【小题2】所谓故事情节,指小说中的人与人、人与环境等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关系产生的矛盾冲突。请找出小说节选中有哪几组矛盾冲突,并指出选篇主要体现了哪一组矛盾。
【小题3】杨过一连七日的悟学心路历程给你在阅读方面以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作品,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2-19 11:2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拖雷只怕不及见到父亲,令副帅统兵回师,自与靖蓉二人快马奔驰,未及一月,已来到西夏成吉思汗的金帐。拖雷遥遥望见金帐前的九大耸立无恙,知道父亲安好,欢呼大叫,催马驰至帐前。

郭靖勒住马头,想起成吉思汗抚养之恩、知遇之隆、杀母之仇、屠戮之惨,一时爱恨交迸,低头不语。忽听得号角吹起,两排箭筒卫士在金帐前列成两行。成吉思汗身披黑貂,扶着拖雷的右肩,从帐中大踏步而出。他脚步虽然豪迈如昔,只是落地微颤,身子随着抖动。郭靖枪上前去,拜伏在地。成吉思汗热泪盈眶,颤声道“起来,起来!我天天在想着你们。” 郭靖站起身来,只见大汗满脸都是皱纹,两颊深陷,看来在世之日已然无多,不禁仇恨之心稍减。成吉思汗另一手扶住郭靖左肩,瞧瞧拖雷,又瞧瞧郭靖,叹了一口长气,遥望大漠远处,呆呆出神。郭靖与拖雷不知他心中所思何事,都不敢作声。过了良久,成吉思汗叹道:“当初我与札木合安答结义起事,哪知到头来我却非杀他不可。我做了天下的大汗,他死在我的手里。再过几天那又怎样呢?我还不是与他一般的同归黄土?谁成谁败,到头来又有甚么差别?”拍拍二人的肩头,说道:“你们须得始终和好,千万别自相残杀。札木合安答是一死完事,我每当想起结义之情,却常常终夜难以合眼。”拖雷与郭靖想起在襄阳城下险些拚个你死我活,都是暗叫惭愧。……

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他生性戆直,心中想到甚么就说甚么。成吉思汗一生自负,此际被他这么一顿数说,竟然难以辩驳,回首前尘,勒马回顾,不禁茫然若失,过了半晌,哇的一声,一大口鲜血喷在地下。
郭靖吓了一跳,才知自己把话说重了,忙伸手扶住,说道:“大汗,你回去歇歇。我言语多有冒犯,请你恕罪。”成吉思汗淡淡一笑,一张脸全成蜡黄,叹道:“叹道:“我左右之人,没一个如你般大胆,敢跟我说几句真心话。”随即眉毛(______),脸现(______)色,(______)道:“我一生纵横天下,灭国无数,依你说竟算不得英雄?嘿,真是孩子话!”在马臀上猛抽一鞭,急驰而回。当晚成吉思汗崩于金帐之中,临死之际,口里喃喃念着:“英雄,英雄……”

—— (节选自金庸《射雕英雄传》,有删减)

【小题1】依据小说中人物性格,文章中括号内空缺词语填写恰当的一项是
A.一皱    青    厉声B.一扬    傲    朗声
C.一横    愠    爽声D.一顿    愧    低声
【小题2】下列对于小说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思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墨子说:“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墨家主张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墨子自己就曾止楚攻宋。郭靖反对成吉思汗残杀百姓,就是这一墨家精神的体现。
B.从郭靖与成吉思汗的对话中可见,郭靖秉持“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以人为本”“以天下为己任”等儒家思想。
C.《孟子·离娄上》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郭靖正是用其赤诚之心打动了成吉思汗,令其弥留之际,尚思“英雄”之意。
D.拖雷与郭靖正是因为成吉思汗讲述与扎木合结义之情,才明白,“义”是不求富贵的手足之情,正如孔子所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小题3】小说中郭靖与成吉思汗对“英雄”的理解有什么不同?你个人更认可哪一种“英雄”?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阅历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杨铁心道:“天可怜见,教我今日夫妻重会一面,此时就死,那也是心满意足了。”对穆念慈叫道:“孩儿,你来抱住了妈。”包惜弱心头蓦然间涌上了十八年前临安府牛家村的情景:丈夫抱着自己狼狈逃命,黑夜中追兵喊杀,此后是十八年的分离、伤心和屈辱。她突觉昔日惨事又要重演,搂住了丈夫的脖子,牢牢不肯放手。
杨铁心眼见追兵已近,心想与其被擒受辱,不如力战而死,当下拉开妻子双手,将她交在穆念慈怀里,转身向追兵奔去,挥拳打倒一名小兵,夺了一枝花枪。他一枪在手,登时如虎添翼……
这时天已大明,杨铁心手背忽感剧痛,原来刚才使力大了,手背上被完颜康抓出的十个指孔创口迸裂,流血不止。包惜弱正要给他包扎,忽然后面喊声大振,尘土中无数兵马追来。
忽见迎面走来两个道士,杨铁心一愕之间,随即大喜,叫道:“丘道长,今日又见到了你老人家!”丘处机忽听得有人叫唤,注目看去,却不相识。杨铁心叫道:“十八年前,临安府牛家村一共饮酒歼敌,丘道长可还记得?”丘处机急忙回礼,心下颇为疑惑。原来杨铁心身遭大故,落魄江湖,风霜侵蚀,容颜早已非复旧时模样。
杨铁心见他疑惑,而追兵已近,不及细细解释,挺起花枪,一招“凤点头”,红缨抖动,枪尖闪闪往丘处机胸口点到,喝道:“丘道长,你忘记了我,不能忘了这杨家枪。”枪尖离他胸口尺许,凝住不进。丘处机见他这一招枪法确是杨家正宗嫡传,立时忆起当年雪地试枪之事,蓦地里见到故人,不禁又悲又喜,高声大叫:“杨老弟,你还活着?当真谢天谢地!”……
正在此时,数骑飞驰而至。当先两人正是完颜洪烈与完颜康父子。
完颜康见了师父,暗暗吃惊,高声叫道:“是自家人,各位别动手!”其手下彭连虎等方才跃开。完颜康上前向丘处机行礼,说道:“师父,弟子给您老引见,这几位都是家父礼聘来的武林前辈。”接着完颜康奔向母亲,道:“妈,可找到你啦!”包惜弱凛然道:“要我再回王府,万万不能!”并指着杨铁心道:“我丈夫并没有死,天涯海角我也随了他去。”
丘处机向完颜康喝道:“无知小儿,你认贼作父,胡涂了十八年。今日亲父到了,还不认么?”完颜康听了母亲之言,本来已有八成相信;这时听师父一喝,又多信了一成,不由得向杨铁心看去,只见他衣衫破旧,满脸风尘;再回头看父亲时,却是锦衣玉饰,丰度俊雅。完颜康心想:“难道我要舍却荣华富贵,跟这穷汉子浪迹江湖?”他主意已定,高声叫道:“师父,莫听这人鬼话,请你快将我妈救过来!”丘处机怒道:“你仍是执迷不悟,真是畜生也不如。”又战片刻,丘处机左臂中了梁子翁一锄,虽然受伤不重,但已血溅道袍,一瞥眼间,只见完颜康脸有喜色,更是恼得哇哇大叫。
完颜洪烈喝道:“将王妃好好送过来,饶你们不死。”丘处机骂道:“谁要你这金国狗贼饶命?”大声叫骂,奋剑力战。杨铁心寻思:“事已如此,终究是难脱毒手。可别让我夫妇累了丘道长的性命。”拉了包惜弱的手,忽地窜出,大声叫道:“各位住手,我夫妻毕命于此便了。”回过枪头,便往心窝里刺去,鲜血四溅,往后便倒。包惜弱也不伤心,惨然一笑,双手拔出枪来,将枪柄拄在地上,对完颜康道:“孩儿,你还不肯相信他是你亲生的爹爹么?”涌身往枪尖撞去。完颜康大惊失色,飞步来救。丘处机等见变起非常,俱各罢手停斗。完颜康抢到母亲跟前,见她身子软垂,枪尖早已刺入胸膛,当下放声大哭。
完颜洪烈千方百计而娶得了包惜弱,十八年来自己对她用情良苦,到头来还是落得如此下场。眼见她虽死,脸上自有心满意足、喜不自胜之情,与她成婚十八年,几时又曾见她对自己露过这等神色?自己贵为皇子,在她心中,可一直远远及不上一个村野匹夫,不禁心中伤痛欲绝,掉头而去。
(节选自金庸《射雕英雄传》第11回,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从正侧面描写杨铁心的外貌,正面描绘他“衣衫破旧,满脸风尘”,通过丘处机都不认识侧写他容颜大变,遭受很多苦难。
B.小说中写到包惜弱自杀,虽然有追随丈夫的原因,但还有以死来唤醒完颜康对亲生父亲承认的目的。
C.小说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巧合法,如杨铁心夫妇逃难中见到丘处机,这让小说的情节发展更具冲突。
D.小说巧妙地运用插叙,如包惜弱回忆之前的逃难、丘处机回忆初见杨铁心的场景及完颜洪烈对包惜弱十八年的爱护。
【小题2】小说多处运用“对照原则”,至少找出三处并简要分析。
【小题3】“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但悲剧又有感动人、激励人,让人奋起的力量。请结合节选的文段内容来谈谈你对悲剧的认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长期地、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底有何道理?有哪些规律?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一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是东方的中国文明。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且延续不断,则又是世界唯一的。他说:一种文明总会遇到外来的挑战,如果该文明能很好地应对这个挑战,就能继续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应对挑战,就会衰退,甚至消亡。这里也有多种情况:一种是遇到强大外族的打击,整个民族被杀光杀尽了;一种是民族内部长期僵化,没有改革,结果衰落了;有的则因自己的腐化而垮台;还有一种就是分裂,***”。

中华民族之所以这样壮大,靠的就是改革和开放。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内部要积极进行改革,努力克服困难,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民族就会中兴。同时我们还要对外开放,因为我们相信自己的民族很强大,外来的武力或外来的文化我们都不害怕。

(摘编自金庸《不要一提起历史就认为我们民族不行》)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唯一的历史悠久且延续不断、至今仍兴旺发达的文明。
B.中国历史总是先统一强盛,后腐败衰退,再招致外族入侵,再民族同化、融合直至统一壮大。
C.我们民族通常能打败外族,即使有时被打败也能同化融合外族,所以中国文明延续不断。
D.我们民族拥有的顽强抵抗力和开放包容性是我们民族不会轻易被外族征服的重要原因。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处使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来突出我们中国文明绵延几千年至今仍兴旺发达的原因。
B.文章在谈到宗法制度对中国文明的消极影响时,也肯定了它积极的一面,具有辩证意味。
C.文章第三段分别从经济、政治、外交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华民族能同化融合外族的原因。
D.文章总结了改革开放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意义,探讨了民族自信心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只要遭遇内部腐化、分裂,长期僵化封闭或外部强大力量的打击就会消亡。
B.罗马因缺乏像我国西周时期那样严密的继承制度而在关键时候闹分裂,以致走向衰亡。
C.唐朝历史上竟让外族人在朝任职,说明那时候我们国家是开放的,具有相当的包容性。
D.如果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强大,那么专制和封闭的政策就必定会导致国家落后乃至消亡。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将你养大,所为何来

金庸

帐内燃着数十枝牛油巨烛,亮如白昼。成吉思汗虎起了脸,猛力在案上一拍,叫道:“我待你不薄,自小将你养大,又将爱女许你为妻。小贼,你胆敢叛我?”郭靖见那只拆开了的锦嚢放在大汗案上,知道今日已是有死无生,昂然道:“我是大宋臣民,岂能听你号令,攻打自己邦国?”成吉思汗听他出言顶撞,更是恼怒,喝道:“推出去斩了。”郭靖双手被粗索牢牢绑着,八名刀斧手举刀守在身旁,无法反抗,大叫:“你与大宋联盟攻金,中途背弃盟约,言而无信,算甚么英雄?”成吉思汗大怒,飞脚踢翻金案,喝道:“待我破了金国,与赵宋之盟约已然完成。那时南下攻宋,岂是背约?快快斩了!”诸将虽多与郭靖交好,但见大汗狂怒,都不敢求情。郭靖更不打话,大踏步出帐。

忽见拖雷骑马从草原上急奔而来,大叫:“刀下留人!”他上身赤裸,下身套着一条皮裤,想是睡梦中得到讯息,赶来求情。他直闯进帐,叫道:“父王,郭靖安答立有大功,曾救你救我性命,虽犯死罪,不可处斩。”成吉思汗想起郭靖之功,叫道:“带回来。”刀斧手将郭靖押回。

成吉思汗沉吟半晌,道:“你心念赵宋,有何好处?你曾跟我说过岳飞之事,他如此尽忠报国,到头来仍被处死。你为我平了赵宋,我今日当着众人之前,答应封你为宋王,让你统御南朝江山。”郭靖道:“我非敢背叛大汗。但若要我卖国求荣,虽受千刀万箭,亦不能奉命。”成吉思汗道:“带他母亲来。”两名亲兵押著李萍从帐后出来。

郭靖见了母亲,叫道:“妈!”走上两步,刀斧手举刀拦住。郭靖心想:“此事只我母子二人得知,不知如何泄漏。”成吉思汗道:“若能依我之言,你母子俱享尊荣,否则先将你母亲一刀两段,这可是你害的。你害死母亲,先做不孝之人。”郭靖听了他这几句话,只吓得心胆俱裂,垂头沉思,不知如何是好。拖雷劝道:“安答,你自小生长蒙古,就与蒙古人一般无异。赵宋贪官勾结金人,害死你的父亲,逼得你母亲无家可归。若非父王收留,你焉有今日?你我兄弟情深义重,我不能累你做个不孝之人,盼你回心转意,遵奉大汗令旨。”郭靖望着母亲,就欲出口答应,但想起母亲平日的教诲,又想起西域各国为蒙古征服后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实是左右为难。成吉思汗一双老虎般的眼睛凝望着他,等他说话。金帐中数百人默无声息,目光全都集于郭靖身上。郭靖道:“我……”走上一步,却又说不下去了。

李萍忽道:“大汗,只怕这孩子一时想不明白,待我劝劝他如何?”成吉思汗大喜,连说:“好,你快劝他。”李萍走上前去,拉着郭靖臂膀,走到金帐的角落,两人一齐坐下。李萍将儿子搂在怀里,轻轻说道:“二十年前,我在临安府牛家村,身上有了你这孩子。一天大雪,丘处机丘道长与你爹结识,赠了两把匕首,一把给你爹,一把给你杨叔父。”一面说,一面从郭靖怀中取出那柄匕首,指着柄上“郭靖”两字,说道:“丘道长给你取名郭靖,给杨叔父的孩子取名杨康,你可知是什么意思?”郭靖道:“丘道长是叫我们不可忘了靖康之耻。”

李萍道:“是啊。杨家那孩子认贼作父,落得个身败名裂,那也不用多说了,只可惜杨叔父一世豪杰,身后子孙却法污了他的英名。”叹了口气,又道:“想我当年忍辱蒙垢,在北国苦寒之地将你养大,所为何来?难道为的是要养大一个卖国奸贼,好叫你父在黄泉之下痛心疾首么?”郭靖叫了声:“妈!”

眼泪从面颊上流了下来。

李萍说的是汉语,成吉思汗与拖雷、诸将都不知她语中之意,但见郭靖流泪,只道李萍贪生怕死,已将儿子说动,均各暗喜。

李萍又道:“人生百年,转眼即过,生死又有甚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无愧于心,也就不在了在这人世走一遭。若是别人负了我们,也不必念他过恶。你记着我的话罢!”她凝目向郭靖望了良久,脸上神色极是温柔,说道:“孩子,你好好照顾自己罢!”说着举起匕首割断他手上绳索,随即转过剑尖,刺入自己胸膛。

(节选自《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八回锦囊密令,标题为命题者所加)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郭靖即将被斩,不仅营造了紧张的气氛,使人为郭靖的命运而担忧,还为下文拖雷、李萍的出场等情节作了铺垫。
B.拖雷为郭靖求情的主要原因是郭靖曾救过他和父王的命,而成吉思汗刀下留人的主要原因也正是郭靖立过这个大功。
C.丘处机二十年前为孩子取名郭靖、杨康,其中“靖”“康”二字是在提醒他们长大后不要忘记为父亲报仇雪恨。
D.本文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并在对话中展示出了成吉思汗、拖雷、李萍等人的个性,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题2】请简要概括郭靖的形象特点。
【小题3】本文的标题“将你养大,所为何来”有哪些丰富意蕴?请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