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查干诺尔湖示意图。

材料二 榆林位于陕西北部,历史上因某环境问题三次向南迁移。查干诺尔湖由咸淡分明的东、西两湖组成,中间以沙堤相隔,雨季时,东湖水会越过沙堤向西湖泄水。

材料三 目前内蒙古养羊业存在怪圈,一方面牧民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卖羊价格却很低,另一方面羊肉进入流通环节后,无论是饭店还是零售,价格始终很高。

(1)导致“榆林三迁”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引起的过垦、过牧、过樵。
(2)从水循环角度简析西湖为咸水湖的原因____。
(3)请从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阿木古郎草原成为我国载人航天主着陆场的优势条件_______。
(4)提出内蒙古养羊牧民持续增收的可行性措施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22 09:0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农业植保作业,而我国每年因打药过程中中毒以及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有10万之众。植保无人机(图2)使用专用药剂,利用专用喷头和机翼向下的气流将药液雾化成更加细小的颗粒。借助遥感获取的数据和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植保可实现近距离、精准作业,避免漏喷、重喷,还能在夜间作业。无人机植保每小时的作业面积可达100亩,每亩的喷洒药量仅需800毫升,耗水量减少约90%。2017年9月,农业部发文,在我国部分省区开展以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工作。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作物特点中,最适宜推广无人机植保喷洒除虫的是
A.密集种植、叶片较小的低秆作物
B.稀疏种植、叶片较小的低秆作物
C.密集种植、叶片较大的高秆作物
D.稀疏种植、叶片较大的高秆作物
【小题2】夏季,新疆棉田无人机植保选择在夜间喷洒作业,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农药对田间务农人员的误伤
B.减少农药挥发,杀虫效果更佳
C.降低无人机植保人员的工作强度
D.避免大风天气,减少药液飘移
【小题3】农业部加大了农用植保无人机的推广扶持力度,主要是考虑到植保无人机
A.能降低农民生产成本B.作业时间不受昼夜限制
C.能助力农业绿色发展D.作业效率高于传统植保

同类题5

读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三千年前,古人就在寒冷的冬季将冰块从江河湖泊打捞出来,精心地收储于地下如今,在工业制冰已经成为主流的大环境下,在我国的东北、新疆、青藏依然有一群坚持采冰的人。在东北,松花江的冰打造了一场盛大的冰雪狂欢;在新疆,窖藏一冬的冰变成了盛夏时一碗碗特殊的冰饮;在西藏,雪城高原的冰在温暖的帐篷中融化成水,维持着一家人的生存。
材料二 与新疆、青藏较随意的采冰方式相比,东北采冰有一套严谨的采冰程序和隆重的庆典每年的12月初,当松花江的冰层厚达35cm以上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采冰节在冰封的松花江面启幕。采冰人冒着严寒、喊着口号开始采冰作业,首先用切割机在冰面按规格尺寸比例横竖切割成块,切割时不能割得太深、太透;然后再进行人工“炸冰”,就是沿着切割机在冰面划出来的作业线条,其从江里捞出来是最费力气的,工人们先用冰钩将其钧住,然后再用肩膀套住冰钧上的绳子一起弯着腰喊着号子将冰块拽出江面。
材料三 下图为:采冰流程图。

材料四在自然界中冰的成因、晶体大小以及气泡、泥沙含量均影响透明度,一般在静水环境下没有水流的影响冰的透明度会高。上图为松花江流域主要采冰区域图。

(1)同为采冰,与新疆和青藏高原相比,分析东北人采冰的方式及用途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2)简述用切割机切割时不能割得太深、太透的主要原因,分析采冰人可能遇到的困难。
(3)相比于①③两河段,②河段为主要的采冰区,试分析其原因。
(4)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作为国内最大的冰雪主题公园,用冰量大。近年来很多人为此甚是担忧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