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德国与我国湖南省相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2】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区域较乙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稀少
B.乙区域较甲区域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高
C.甲区域较乙区域科技先进,现代制造业发达
D.乙区域较甲区域种植业单产高,商品率高
【小题3】甲区域北部以畜牧业为主,乙区域北部以种植业为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6-28 11:14: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其发展经过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区域发展阶段由低到高的排序,正确的是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化→综合发展
B.工业化→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综合发展
C.综合发展→工业化→以传统农业为主体
D.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综合发展→工业化
【小题2】某区域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工业以资金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特别大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D.整个区域处于极不均衡状态
同类题2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容易随地下水蒸发而上升到地表,造成盐碱危害。科学家发现在南部小麦带(下图)盐渍化农田上种植一种根系发达、吸水性强的盐生灌木滨藜,3~4年后,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并可在盐生灌木行间种植大麦、燕麦等作物,发展畜牧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地土壤盐分含量最低时为该地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种植滨藜能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低地下水位,吸收土壤盐分
B.枝叶茂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C.增加大气降水,稀释土壤盐分
D.根系较发达,增加土壤地下水
【小题3】M地小麦收获期间,与我国徐州(34°15N,117°11'E)相比,悉尼(33°51S,151°12E)
A.白昼时间较短
B.日出时刻较晚
C.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D.正午物影较长
同类题3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大。下图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农业社会阶段,制约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B.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
C.交通、知识等社会资源
D.政策、法律等社会因素
【小题2】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许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依赖于河流、海洋等的交通
B.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对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C.矿产资源和交通运输方式,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逐渐增强
D.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等后天性资源的地位则迅速上升
同类题4
中法合拍的电影《夜莺》主题之一是展示广西桂林、三江、阳朔好风光,其山清水秀的喀斯特美景、壮族等少数民族风情让人印象深刻。该电影反映的地域文化区是
A.青藏高原文化
B.云贵高原文化
C.华南沿海文化
D.四川盆地文化
同类题5
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设计风格、结构设计也体现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读下列四幅“民居景观图”,回答下题。
四幅图中②和④,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的民居风情,下列选项中图片所代表的民族与传统节日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傣族——泼水节,④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B.②土家族——对歌节,④蒙古族——摔跤节
C.②纳西族——火把节,④哈萨克族——赛马节
D.②苗族——亚努节,④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