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10:44: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分别是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
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
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同类题2
下图为“目前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郑洛新自创区位于河北省
B.珠三角地区多于环渤海地区
C.长江流域多于黄河流域
D.每年批准的数量呈递增趋势
【小题2】我国设立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是为了
A.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B.发挥创新引领的示范作用
C.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D.打造世界级一体化城市群
同类题3
海南岛是我国的宝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外来人口比例最大的省份之一。可是历史上曾因孤悬海外,被历代统治者视为蛮荒瘴疠之地,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
历史的事实说明了
A.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不利,将来就一定有利
B.如果地理环境过去对人类活动有利,将来就一定不利
C.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
D.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类活动的影响是固定不变的
同类题4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坎儿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坎儿井在新疆维吾尔语中称为“坎儿孜”,波斯语称为“坎纳孜”,俄语称为“坎亚力孜”。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
材料二 在新疆一些冲积扇地形区,土壤多为砂砾,渗水性很强,山上冰雪融化后,大部分融水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较深。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引出,供平原地区灌溉,开挖井渠取水是比较合理的方式。
材料三 下图为坎儿井剖面示意图。
材料四 下图为坎儿井平面分布图。
(1)依据材料一分析坎儿井在亚洲的地区分布。
(2)依据材料二分析坎儿井建设的自然地理条件。
(3)读坎儿井剖面示意图和平面分布图,分析采用曲线方式连接地下竖井的原因。
(4)现代钻井技术比古代坎儿井技术先进,取水成本低、效率高。因此,坎儿井面临存废的问题。你认为坎儿井有存在的必要吗?说明理由。
同类题5
“克东腐乳——臭不可闻”、“克山土豆——全面”。这是黑龙江省克东、克山两县在302省级公路边最吸引人的两个广告标语。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广告标语中,充分说明了
A.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
B.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小题2】由广告标语中,反映了两县的经济发展正处在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