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31 10:44: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小题1】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A.采集和狩猎
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小题2】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同类题2
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 )
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
【小题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
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
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
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同类题3
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质量与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同类题4
2017年山东省GDP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下图为山东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属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传统农业比重最大
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
C.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小题2】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是
A.煤炭
B.天然气
C.火电
D.水资源
同类题5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
A.
【小题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