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小题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
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
③底层架空以利于防涝且通风透气
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05 02:45: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由于地理环境存在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下列有关两地区的耕作制度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是因为降水丰沛
B.松嫩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是因为纬度高,热量不足
C.长江三角洲的农作物一年三熟,主要是因为纬度低,全年高温
D.松嫩平原的农作物一年两熟,主要是因为水源充足
同类题2
下表为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省级行政中心的气温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中心
甲
乙
丙
北京
1月平均气温(℃)
-2.3
4.9
7.8
-4.7
7月平均气温(℃)
14.9
24.0
19.9
26.1
【小题1】与其他三城市比较,北京的气温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别是
A.1月气温低——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
B.7月气温高——纬度低、云量少
C.气温日较差小——海拔高、云量多
D.气温年较差大——纬度高、临海
【小题2】甲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突出的地理特征为
A.喀斯特地貌典型
B.多雪峰和冰川
C.环境人口容量大
D.城市化水平最高
同类题3
下图为安徽省铜陵市和黄山市三大产业结构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铜陵市较小
B.黄山市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
C.第二产业比重黄山市较大
D.第三产业为铜陵市的支柱产业
【小题2】造成铜陵市和黄山市产业结构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禀赋
B.人口结构
C.城市化水平
D.科技实力
同类题4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是 ( )
A.甲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
B.乙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
C.甲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
D.乙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
【小题2】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 )
A.甲地区山地为主,耕地较少
B.乙地区春旱严重,水资源紧张
C.甲地区经常受台风侵袭,涝灾严重
D.乙地区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
同类题5
下图为世界某国地形图,曾有人对该国形容“幸福度最高,人人有信仰,简单而纯洁”,徒步旅游和登山业发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
A.海陆兼备
B.经济发达
C.多山多地震
D.河流航运价值高
【小题2】旅游业是该国的支柱产业,该国旅游的旺季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小题3】该国交通线路素以“死亡公路”著称,其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A.路窄、车多
B.地势起伏大,自然灾害多
C.坡陡路滑、风沙大
D.欠合理交通管理、车速快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