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说:“在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简单来说,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我们别无选择。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
中科院院士张钹认为:人工智能与人类不一样,它不会举一反三,更不会“知其所以然”。使用这样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十分小心。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机器通过“黑箱”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取得的智能,由于与人类认知行为存在根本差异,因此也将带来潜在的风险。智能机器不是代替人,而是要协助人做好工作。人和机器各有优势,要互相了解才能实现人机协作,但人还是人机关系的主导者。依照这种思想,才可能将人工智能引向人机合作的发展道路。
(摘自《教育家》,2017年11月)
材料二:

(选自“搜狐科技”,2018年3月21日)
材料三:
虽然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一些人工智能拥有深度学习算法,拥有较强的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能力。但是人工智能还不能真正地理解我们的所看、所说、所思、所想。所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面临瓶颈,如何让机器拥有常识,熟悉我们的思维世界,这是一项技术难题。
现在的硬件技术发展可以说相当迅速,但是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没有普遍使用机器人助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软件技术不成熟,使得机器缺少一个系统性的思维过程去指挥复杂的组织结构。
我们知道只要是人设计出来的软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人工智能也不例外。这样会导致黑客的攻击行为,通过使用各种小把戏来欺骗人工智能。而且这种漏洞一旦被居心叵测的人发现,人工智能就会被利用来进行破坏行动,后果可想而知。
在2017年的网络入侵防护系统机器学习会议上,人们就在讨论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控制在安全和人类伦理道德范围内,换句话说,就是让人工智能成为一个“好人”。
(摘自“云博汇物联网”)
材料四: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应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有序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准则。采取“政府主导、专家主体、公众参与、社会协同”方式,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环节和应用场景,明晰不同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和法规、标准,划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边界。
“对人工智能的科研人员,也要进行知识普及,用伦理道德加以约束”,张妍说,“在市场推广和应用环节,还要建立安全评估和市场准入机制。”
除了伦理和法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还在建议中指出,应该加快科学普及。
神化人工智能,会让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贬低人工智能,又让公众对人工智能不敢信任。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才可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
“人工智能是造福还是为祸,核心就是要看社会法律体系能否迅速健全,人工智能伦理和人文引导能否到位。”刘庆峰强调。
(摘自《科技日报》,2018年3月20日《有了安全边界,人工智能才能有序发展》)
【小题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霍金认为,人工智能的崛起是他一生中见证的最深刻的社会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与日俱增。
B.张钹认为,人工智能只有走向人机协作的道路才会更有前途,而人机合作需要人机平等,充分发挥人、机优势。
C.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建议制定《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纲要》,从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对发展人工智能加以约束。
D.要想让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既不能神化人工智能,也不能贬低人工智能,要做好科普和引导,消除误解。
【小题2】下列针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霍金和张钹他们二人在对待人工智能上观点完全一致,他们看来,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关键看人类的运用。
B.从产业投资角度来看,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在2011年初见规模,以后几年内,该领域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
C.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工智能及其发展现状加以阐述和分析,让读者明白了人工智能今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并对人工智能有了全面了解。
D.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人工智能如果能够利用好就会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利用不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不能大意。
【小题3】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4 11:38: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①前不久,国际电信联盟发表公报说,约80%的电子邮件是垃圾邮件。在这些垃圾邮件当中,有21%是产品广告,16%是有关投资理财的信息,14%是诈骗或者不实的信息,14%包含色情内容,其他35%为各种各样的无益信息。垃圾邮件每年给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250亿美元,不仅影响了信息业的发展,而且损害了人们对于网络交流的信心。
②垃圾邮件危害了互联网的发展。(甲)从整个互联网的资源利用来看,垃圾邮件里的信息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每次发送上百万份,甚至上亿份,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严重时甚至拥塞整个互联网链路,中断互联网部分线路的运营。(乙)垃圾邮件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据预测,目前全世界的垃圾邮件数量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长,2005年垃圾邮件比例将上升至90%。(丙)这是因为垃圾邮件占用了大量的传输、存储和运算资源,不但造成网络资源浪费,而且一旦垃圾邮件占到互联网总数据流量的1/3,就会造成巨大的存储需求,这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性形成重大挑战。(丁)
③垃圾邮件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从个人角度来看,垃圾邮件浪费了人们的大量时间。一般处理一封垃圾邮件至少需要10秒钟时间,如果每天收到几十份垃圾邮件,就得花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处理。由于垃圾邮件具有反复性、强制性、欺骗性、不健康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严重干扰了个人的正常生活,浪费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欧盟的一项调查表明,垃圾邮件每年为欧洲造成超过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④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垃圾邮件呢?首先是利益的______。数量众多的垃圾邮件中含有大量的广告,通过电子邮箱进行广告宣传,投入少、回报丰厚,使得许多广告商______。比如在欧洲,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仅需0.0005欧元,比起庞大的广告费,这点费用实在______。目前,需要批量发送垃圾邮件广告的大多是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商业需求以及电子邮件低廉的发送成本为垃圾邮件的______提供了土壤。据英国媒体报道,互联网上所有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在全世界大约有150人,90%的垃圾邮件都是他们制造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邮件发送国,2004年全球的垃圾邮件中有42.11%是从它那里发出的。
【小题1】从上下文的衔接看,“如果不能尽快遏制病毒和垃圾邮件,全球互联网系统有可能不堪重负而在两年内崩溃。”这句话应放入第②段中的恰当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第④段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驱使    乐不可支    微不足道 产生
B.驱使    乐此不疲    微乎其微 滋生
C.促使    乐此不疲    微不足道 滋生
D.促使    乐不可支    微乎其微 产生
【小题3】根据上面材料,下面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 %的垃圾邮件大多来自小企业,包含广告、理财等多种信息,这些垃圾邮件每年给世界造成大约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B.如果任由垃圾邮件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泛滥下去,将会对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性造成极大威胁。
C.从利益角度来看,垃圾邮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邮件广告成本低、收益大,满足了很多企业的商业需求。
D.垃圾邮件虽然数量庞大,但制造这些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全世界大约只有150人,互联网上90%的垃圾邮件都出自他们之手。
【小题4】“垃圾邮件”对互联网的危害及对用户的利益损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同类题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贸易保护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思潮和政策实践由来已久。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论表现和政策主张,但其思想主旨是一脉相承的,即通过限制其他国家的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来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均表明,它是一种损人害己、贻害世界的经济思潮和政策实践。

②经济学理论表明,只有在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扩大到进行专业生产成为必要时,专业化的生产者才会出现。如果市场规模没有扩大到专业生产者的剩余产品能够全部卖掉的程度,专业化分工就会停滞甚至萎缩,生产效率提升就会受到阻碍;如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会不断提高,自由贸易带来市场规模扩大,推动专业化分工从国内扩展到国际,促进生产效率在世界范围得到提升。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使国界成为市场规模扩大的制约,会导致生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停留在较低水平,阻碍生产效率提升与世界经济发展。

③自由贸易无疑是国际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方式。贸易保护主义旨在通过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提高进口商品价格,阻止国外生产效率高且物美价廉的商品或服务进入本国市场。从表面上看,贸易保护主义保护了国内产业与就业安全,但实际上保护的是低效率生产,会造成商品或服务价格信号失真,使资源配置到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而真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却因得不到足够资源而难以发展起来。贸易保护主义还会对被保护产业的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影响,引起系统性的价格信号失真与资源配置扭曲。

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通过自由竞价方式达成交易,生产者通过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或服务赢得市场,消费者通过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组合实现自身福利最大化。贸易保护主义显然违背了这一原则。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本国同等甚至质量较差的产品价格往往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由此造成的消费者福利损失往往远大于被保护产业获得的利益。此外,贸易保护还会导致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缓慢,其后果最终也要由消费者承担。

⑤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但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是源自经济全球化本身,而是由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代表性和包容性不够、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政策不够完善等原因所导致的。将这些问题归咎于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是十分荒谬的,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世界各国只有平等协商、互利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和自由贸易体制不断完善,优化本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节选自2018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性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阻碍生产效率提升B.扭曲生产资源配置
C.损害消费者的利益D.导致经济发展失衡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经济学理论表明,只要在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扩大到进行专业生产成为必要时,专业化生产者就会出现。
B.—个经济体的生产分工以及专业化程度停留在较低水平,会造成市场分割,使国界成为市场规模扩大的制约。
C.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国家,消费者购买本国同等甚至质量较差的产品的价格,总要比国际市场高一些。
D.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破坏等问题,归咎于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是错误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碰头食

刘心武

①那是去秋一天的下午,植被丰茂的温榆河边,我坐在马扎上画水彩写生,老杜走来走去地采集植物叶片,而汪哥儿则坐在他那辆本田雅阁里,把四扇车门全打开,仰着身子,双手枕在脑后,享受穿过车体的“过堂风”。

②我们三个是偶然相识于温榆河畔的。我在离河不远的村子里辟了一间书房,写作之余爱到河边画风景;老杜离休不久,他们干休所就座落在河东天竺镇,他喜欢采集植物花叶制作标本;汪哥儿别人都管他叫汪总,在河畔高档别墅区里有栋欧陆风情的小楼,有时开车路过温榆河就离开公路把车滑到河畔草丛中,他说是“透气补氧”,我却从他那眯眼凝思的神态,判断他多半还是在盘算生意经,因为问起来他比我和老杜小两轮还多,所以我们只叫他汪哥儿,他每回都拉长声音应承,很受听的样子。

③我们又遇到一起,热络地互致问候后,便各司己事。忽听“咩咩”之声,一群绵羊约有三四十只,跟随一位羊倌移动了过来。羊倌是个40多岁的汉子,我们都跟他打招呼,他也就站住跟我们拉家常。我、老杜、汪哥儿互相虽说也曾在问答间有些个自我介绍,究竟都留有相当余地,但那羊倌听了几句谈问,在我们并不曾寻根究底的情况下,却把他家乃至他们村的种种情况自动透明。原来放养这样一群羊,一年下来的收入约一万二千元。他说羊爱吃碰头食,所以必须每天轰出圈放养。同样的植物,你去割来放进圈里喂它们,它们不爱吃,必得它们自己边走边觅食,才又香又欢。

④羊群欢快地寻觅着香甜的碰头食,渐渐远去,羊倌也就跟我们道别,随着去了。夕阳裹到身上,暖酥酥的,我画好了画,老杜夹妥了标本,汪哥儿下车看画和标本,仨人闲聊起来,都发表了一番从碰头食引出的感慨。

⑤我说作家写作,最好也还是从“碰头食”里获取营养。阿根廷有个著名作家叫博尔赫斯,长期在图书馆里工作,博览群书,浮想联翩,他的小说灵感差不多全来自于“圈食”,虽然奇诡精致,究竟缺乏时代脉搏生活气息。好多年里好多人都说他该得诺贝尔文学奖,但直到前几年他溘然仙逝,仍与该奖无缘,倒是像君特·格拉斯那样的爱吃“碰头食”即乐于追踪现实发展轨迹、撷取鲜活素材的作家,虽争议很大,倒能“蟾宫折桂”。当然奖项也并非评判作家成就高低的圭臬,从读者角度衡量,白菜萝卜各有所爱,我自己所钟爱的文学创作,还主要是吃“碰头食”那种路数的产物。

⑥老杜却说哎呀快别提“碰头食”,在位的时候,整天吃“碰头食”,这顿是宴请别人,那顿是别人宴请,该到哪儿吃饭,全听秘书提醒,就是“工作餐”,往往也得司机送拢、秘书引进才知道订在了什么地方,一年到头难得在家里吃顿“圈食”。直到离休以后,这才知道“圈食”比任何生猛海鲜、法式大餐都更可口,那因为连连吃“碰头食”而形成的滚圆“将军肚”,现在凭借“圈食”加步行采集植物标本,才算平复到可以拍侧面照的形态。

⑦汪哥儿听完我们的话呵呵笑,说二位老伯你们怕都猜不出我的心思。他说对他来说,把握事业的关键是既要有充足的“圈食”,更要善于吃“碰头食”。搞经济,无“圈”就成了“皮包公司”,无“圈粮”就只能是整天想着“空手套白狼”,不仅难获成功,还容易酿成大祸。但是光知道“守圈”,只靠“圈粮”那是吃不成“壮汉”的,必须还要善于吃“碰头食”,就是绝不能错过机遇,一定要带露折花,常保鲜活。他说经济活动都带有一定的投机性,吃“碰头食”是一种投机行为不假,但投机要以“游戏规则”厘定的范围为度,羊是天然知道什么能吃什么有毒绝不能沾,搞经济的人吃“碰头食”可没那个“本能”,所以,要在实践中磨练,在岁月中成熟。

⑧一番话,把我和老杜听呆了。

⑨那天晚上我在书房灯下检视自己的水彩写生,画面上有在柳林下蒿草中觅食的羊群,我忍不住在画角题上了“碰头食”三个字。

(选自《心灵体操》,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刻画汪哥儿坐在汽车里的雍容自在、懂得享受、优雅潇洒的形象,为下文写他精明的谈吐做铺垫。
B.“我”喜欢写生,老杜喜欢采集植物花叶制作标本,汪哥儿喜欢享受“过堂风”,三人喜好不同,对“碰头食”的理解也不同。
C.我们三人自我介绍都留有余地,而羊倌自动透明他家和村里的种种情况,文章通过对比,形象地展示了农民的淳朴和知识分子的伪善。
D.文章从“我”、老杜和汪哥儿相遇的现场写起,接着通过插叙交代人物身份,然后用“我们又遇到一起”结束插叙,重回相遇的现场。
【小题2】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第④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3】文章最后写自己忍不住在画角题上了“碰头食”三个字,这一举动有着怎样深刻的意蕴?请联系全文内容进行探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跨越地平线
高尔泰
小时候,我常坐在山坡上,望着天地交界处那一抹似有似无的蓝色发呆。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越过那蓝色的边界,踏上未知与未来的起点。我想象那跨越将不是跨越,而是飞翔。直到有一天,不知不觉越过了它。
②那年我十四岁,要到苏州美专上学。先坐轮船后坐火车,路上要走三天。初出远门,家里的一切,都是为我上路作准备。父亲筹钱,母亲打点行装:裁衣服、做鞋子、缝被子、熏鱼、晒虾、腌菜、泡蒜、炒米花、做芝麻糖、花生糖和各种蜜饯……边做边给我说各种事情:天冷了要自己知道多穿衣服,热了要知道脱;下雨天出门,要穿胶鞋,别穿布鞋,布鞋子泡了水,几天都晒不干,你就没鞋穿;睡觉要直着睡,别横着睡,把别人踢醒了,要骂你;别忘了剃头洗澡,衣服脏了就要换,换下来的衣服要马上洗,洗衣服要先抹上肥皂,泡一会儿再搓,要挨着搓,别东搓一把西搓一把……我常常听着听着就走了神,不知道还说了些什么。
③准备的东西,多得没法拿,母亲一股劲儿往包包里塞,塞得我背不动了,又往外拿,拿掉一些,掂掂分量,又拿掉一些,让我一次一次试背。总觉得东西太少包包太重。
④后来父亲对她说,行了,让他吃点苦锻炼锻炼也好。又对我说,只怪我们穷,有钱我送你去了。
⑤上轮船的那天,父亲交给我一份备忘录,里面写着我在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出了轮船码头找不到去火车站的路怎么办,下了火车如果是半夜里怎么办……这样的十几条,都是讲过了的,我觉得都不是问题。在码头上,他们拜托一个同船去当涂的熟人陈师傅照顾我,叫我要服他管。母亲给他说,这孩子海得很,别让他在船帮子上乱跑。又给我说,船上风大得很,别到舱外面去,窗子里一样看景。又对陈师傅说,这孩子爱看景,你就带他坐在窗边吧。
⑥汽笛响了,跳板撤了,母亲隔着水喊:多写点信来,一到那边就写个信来。我也想大喊一声知道了,但好像泪水已涌上了眼睛,一喊就会掉下来似的,只能点点头。船员来赶乘客进舱,下到里面,从舷窗再伸出头来望时,码头已隔得很远,但还可以看到,父亲和母亲在向我挥手。不知不觉,泪水又涌上了眼睛。船在马达声中抖动,河岸缓缓后退。不久,平时到过的最远的地方都过去了。风物依旧,新世界不新,好像旧世界的延伸,只是没有了家。
⑦黄昏时分,船在石臼湖上航行。千里水天一色,上下是新月。回首来路,落日殷红。我靠着舷窗,想家想得厉害,计算起还有几个月放寒假来了。在家里想出去,想不到一出门就想回家,更想不到,从此漂泊天涯,欲归无计,万里西风瀚海沙。
(选自《寻找家园》)
【小题1】请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小题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⑥段中“新世界不新”的含意。
【小题3】赏析第⑦段的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小题4】本文第②段写我出门上学前母亲的言行,仿佛显得特别“啰嗦”。试结合《简笔与繁笔》里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对这种写法的看法。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来有网络媒体称,“中微半导体自主研制的5纳米等离子体刻蚀机,性能优良,将用于全球首条5纳米芯片制程生产线”,并评论说“中国芯片生产技术终于突破欧美封锁,第一次占领世界制高点”等。

中微公司的刻蚀机的确水平一流,但夸大阐述其战略意义,则被相关专家反对。刻蚀只是芯片制造多个环节之一。刻蚀机也不是对华禁售的设备,在这个意义上不算“卡脖子”。

光刻机是芯片制造中用到的最金贵的机器,要达到5纳米曝光精度难比登天,ASML公司一家通吃高端光刻机;而刻蚀机没那么难,中微的竞争对手还有应用材料、泛林、东京电子等,国外巨头体量优势明显。

在IC业界工作多年的电子工程师张光华告诉《科技目报》记者:“硅片从设计到制造到封测,流程复杂。刻蚀是制造环节的工序之一,还有造晶棒、切割晶圆、涂膜、光刻、掺杂、测试等,都需要复杂的技术。中国在大部分工序上落后。”

《科技日报》记者发现,2017年开始网络上经常热炒“5纳米刻蚀机”,而中微公司一再抗议媒体给他们“戴高帽”。

(摘编自高博《专家:国产刻蚀机很棒,但造芯片只是“配角”》)

材料二:


核心芯片国产占有率(单位:%)
系统
设备
核心集成电路
国产芯片占有率
计算机系统
服务器
MPU
0%
个人电脑
MPU
0%
工业应用
MCU
2%
通用电子系统
可编辑逻辑设备
FPGA/EPLD
0%
数学信号处理设备
DSP
0%
通信装备
移动通信终端
Application processor
18%
Communication
18%
Embedded MPU
0%
Embedded DSP
0%
核心网络设备
NPU
15%
内存设备
半导体存储器
DRAM
0%
NAND FLASH
0%
NOR FLASH
5%
Image Processor
5%
显示及视频系统
高清电视/智能电视
Display Processor
5%
Display Driver
0%
 

(摘引自《前经济学人APP》)

材料三:

就已经发布的产品来看,华为的手机芯片麒麟980比苹果更强——苹果的芯片没有基带,所以说华为手机芯片达到世界第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华为手机芯片的突破不意味着中国芯片业摆脱“卡脖子”窘境。事实上,2018年进口的芯片全额为20584.1亿人民币,高于石油进口总金额15881.7亿人民币。

芯片分设计、制造和封装三大领域。如英特尔、三星,既设计也制造;联发科和威盛,则只设计,不制造;台积电只替别人代工生产。近几年中国重视IC设计,此类公司已有1400家,别的国家加在一起也没有中国多,但水平不能说最高。另外,造芯片就好比装修房子,除了好的设计图,还得有高水平的施工队。“施工”是中国芯片业的弱项。中国最好的芯片制造企业,成熟工艺是28纳米,跟台积电的7纳米差了三代;在封装(激光切割晶圆、引脚等工序)市场,做得最好的企业在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这意味着如果我们面临禁运,台积电这样的企业不再加工我们的芯片,即使华为能设计出最好的芯片,也造不出来。

(摘编自刘艳等《华为AI芯片很强,但外行请别瞎吹》)

材料四:

近期,国内不少互联网及通信行业巨头纷纷追捧人工智能芯片。虽然很多厂商的人工智能芯片还处于PPT状态,或者只是堆在仓库里积灰尘,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对这些企业的青睐。在一轮又一轮资本助推下,一些噱头很大,但规模化应用范例寥寥无几的厂商估值不断被推高。然而,这种现象对于中国解决当下“缺芯少魂”的局面于事无补。

我们现在最缺的并不是人工智能芯片。在中国每年进口的超2000亿美元芯片当中,人工智能芯片的占比非常低。关键的是,由于布局较早,中科院计算机所等一些单位已经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技术成果,已有成熟的商业货架产品和应用。

在人工智能芯片这个概念“火”了之后,一些媒体预测:人工智能芯片将对半导体产业造成颠覆性变革。但实际上,人工智能芯片更像一款解决特定问题的加速器,并不能取代CPU、GPU等类型的芯片。简而言之,人工智能芯片只是饭后甜点,而不是信息产业的主粮。

对于人工智能芯片,应当辩证地看:一方面看到这类芯片潜在的市场前景和进步意义;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其局限性,以及被过分炒作带来的一系列恶果。在追赶的车道上,我们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追赶,而不是投机取巧。

(摘编自铁流《谨防人工智能芯片成炒作噱头》)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微公司研制的刻蚀机已经处于世界一流水平,但不能表明中国芯片生产技术突破欧美封锁,媒体上的一些不当宣传受到中微公司一再抗议。
B.计算机系统中的服务器、个人电脑MPU,半导体存储器的DRAM等核心芯片国产占有率为零,反映了我国在核心芯片生产领域面临的严峻形势。
C.2013至2017年间,我国芯片进口额年年攀升,且与出口额差距巨大,2017年贸易赤字接近2000亿美元,我国芯片对外依赖分严重。
D.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发展较好,已有成熟的商业货架产品和应用,因此在我国进口芯片中占比很低,但人工智能芯片并不能取代CPU、CPL等芯片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硅片制造的涂膜、光刻、掺杂、测试等环节所需要的技术中,我国大部分落后,尤其光刻问题最为严重,我国高端光刻机生产空白。
B.2011年起,我芯片一直有出口,且一度出口势头增长强劲,结合进口情况,可以预测一旦解决芯片技术问题,会赢得极大的市场空间。
C.华为手机芯片达到世界第一,这主要指的是芯片设计领域,在封装等领域,如果我国技术水平不能提上来,依然会存在着被卡脖子的隐患。
D.从材料四中可看到,资本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青睐,展现了市场灵敏的嗅觉和力量,启示要解决我国芯片核心技术问题要更多调动市场力量。
【小题3】我国芯片生产核心技术的发展,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