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暗哨

徐凤林

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

中共南满省委机关报编辑部就藏在这牛毛大山的密营里,这份南满省委直属的机关报,除了发布党的最新的抗战指示、东北抗日联军在各地打击敌人的胜利消息外,还担负着另外一个任务,负责供给桓仁地区抗联战士穿的鞋子,牛毛沟的张皮匠就是做靰鞡鞋的高手。

张皮匠做靰鞡鞋大多是用牛皮做,牛皮不够用时才用马、猪皮等。收来的皮张皮匠先要放到木头床子上用刀往下刮里子,然后把皮子放到装有石灰水的大缸里浸泡7天至半个月的时间,等把皮子上的毛泡掉了,再用清水泡,去掉皮子上面的灰尘。

泡好的皮子是柔软的,将皮子拿出未,搁进皮罩子里,底下放入草点着,用烟熏皮子,这就是熟皮子。熟好的皮子再用太阳晒,晒成老红色,然后再用铲子蹬,刮刀刮,将老红色蹬成杏黄色,裁成靰鞡坯子,将靰鞡坯子和靰鞡脸儿缝到一起,撤出鞋楦子就做出靰鞡鞋了。靰鞡鞋缝出来是敞口的,上面有块布,叫靰鞡腰子,用铁梳子将苞米叶子梳成一绺一绺的,或者用山上的靰鞡草,塞进靰鞡鞋里,靰鞡鞋上有靰鞡耳朵,将绳子从中穿过,脚穿进鞋里后,将绳子一紧,一道一道地缠在靰鞡腰子上,既暖和又轻便。东北地区冬天时天寒地冻,大雪插裆深,没有靰鞡鞋根本就出不了门。

张皮匠做的靰鞡鞋就是专门供应桓仁地区抗日联军的。

这次进山的讨伐队有一百多人,带头的日军队长叫东日文信。一张驴脸上戴着一副近视镜,藏在镜片背后的目光永远是闪烁不定的。几次进山讨伐都是空手而归,他很是想不明白原因在哪里。情报上明明说的报社地点在何处何处,为什么他们一进山,抗联的人就找不到呢?若说有人偷着给抗联送情报,就更不可能了,每次进山讨伐前,他都会在各个进山的路上布下暗哨,从来就没有看到过有人进山。

他知道,今天进山也抓不到抗联,但密探有情报,又不能不去。东日文信想偷个懒,让副队长带队进山找抗联,自己领着几个日本兵和伪军走进了张皮匠的家,他对中国人脚上穿的靰鞡鞋很感兴趣,想看看制作的工艺流程。

张皮匠此时正在熏皮子,蒿子草冒出的黑烟经过烟囱“咕嘟咕嘟”地在牛毛沟的上空飘荡着,屋子里充满了沤皮子的臭味。东日文信实在受不了这个味道。让伪军把张皮匠拉到了制作间,他要亲眼看看一双靰鞡鞋是怎么做成的。

张皮匠很有耐心,把一张皮子如何做成靰鞡鞋的制作过程详细地讲解了一遍,然后又缝制了一双鞋,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鞋脱下来,演示如何往鞋里塞草,怎么穿。把个小鬼子看的心痒,非要用新做的靰鞡鞋自己试一下,穿上后蹦了两下高,觉得这鞋比自己穿的军靴好,一是保暖,二是轻快,军靴太沉。

黄昏时,进山讨伐的日伪军陆续回来了,结果还是扑了个空。东日文信很不高兴,撅着驴嘴,穿着这双靰鞡鞋,也没有给钱就走了。

张皮匠看他们走远了,熏皮子时就用苫房草了,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再看看峰峦起伏的大山深处,他露出了开心的笑。

由于屡次讨伐不利,关东军要把东日文信送上军事法庭,东日文信不堪受辱,剖腹自杀了,他到死也没有弄明白,是谁?用什么办法给抗联报的信!

(节选自小说《张皮匠抗战》)

【小题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暗哨”意蕴丰富,耐人寻味。东日文信布下暗哨想找到抗联的人,没想到给抗联报信的暗哨就在他眼皮底下。
B.小说开头“伪满洲国的讨伐队又要进山了”,语言简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敌军的行动,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C.小说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中多次写到东日文信的心理活动,读者的心情随着东日文信的揣测疑虑而变化,直至释怀。
D.细节描写增强了内容的神秘感。张皮匠“望着牛毛沟上空飘荡的一缕缕轻柔的白烟”写出了东日文信的迷惘与困惑。
【小题2】小说中的张皮匠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9 08:4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所以再没有比这更加荒唐可笑的事了。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
然而,这种思想又是什么呢?它是何等的愚蠢啊!
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
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
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小题1】选出对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个问题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  )
A.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B.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
C.思想能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而有尊严。
D.思想的本性是伟大的;思想的缺点是卑贱的,愚蠢的。
【小题2】对“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成为天使,是人善良的愿望,但在这一个显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
B.人性的不幸和悲哀、高尚和喜乐是在矛盾的状态中交互呈现出来的。
C.人要好好地思想,要努力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D.这句话反映的是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的统一性。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纯爷们

余显斌

爷一手抱着爹一手提着刀,在空旷的原野上走过。身后,是死寂的庞山熔,是鹅毛一样乱飘乱飞的雪片。爹被寒风一吹,醒了,伸着胳膊踢着腿哇哇大哭起来。爹的哭声撕扯着原野的寂静,撕扯着原野上的狂风,也撕扯着爷的心。

爷用脸轻轻贴了一下爹的脸道:“现在,庞山峪就剩下我们爷儿俩了。”爷的声音喑哑着,被狂风阻塞住,哽咽了一下。

爷的刀上凝着血,复仇的血。

死者,一个是藤野,一个是韦二。

为了庞山峪,为了庞山峪一千多口子,爷提着刀摸进城去,手刃了仇人。庞山峪啊,在一个叫作藤野的少佐的带领下,一夜之间被一群披着人皮的东洋野兽围了起来。庞山峪一千多人,上至九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刚出生的娃娃,几乎无一幸免。

爷是在部队上听到这个消息的,他大叫一声晕倒在地上,醒来后,连夜赶回了家。

爷离开村子已经两年多了,走时,没娘的儿子放在朋友韦二的家里。爷的老婆,也就是我奶奶,是难产死的。

可是,韦二在这次劫难中逃了出来,带着自己儿子进了城,却丢下了爷的儿子。

韦二能跑出来,是因为他有一个做日军翻译的表弟。因那个翻译的求情,他带着他的病秧子老婆,抱着两个孩子一个是他的,一个是爷的,走出人群,走向外面,可是迅即被藤野挡住了。藤野瞪着血红的眼珠子问翻译:“不是说出去三个吗,怎么成了四个了?”说完,他仁丹胡抖动了两下,“嚓”的一声抽出战刀,在空中划过一道雪亮的光。

韦二一惊,顿时怂了。

韦二的裤裆慢慢洇湿了,竟然失禁了。

他双手将怀里的孩子送过去,结结巴巴道:“我举报,他……他爹是八路,太君。”

藤野一把扯过孩子,瞪了韦二一眼,狼一样嗥叫一声,狠狠将孩子掼在墙上,孩子一声没吭就死了。人群里顿时响起一阵惊叫声。韦二的女人见了,张着嘴惨叫一声,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然后,藤野举起手,使劲向下一切,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起,中间夹杂着喊叫声,哭泣声和咒骂声。当这一切都结束时,虑山峪一千多老少都倒在场地里,没有了声息。

一桶桶汽油泼上,藤野一声吼,一片火海升腾起来,掩盖了一切。

爷回来时,庞山峪已经不存在了。

爷站在那儿,如一尊石刻的雕塑,泪水一颗颗落下来。

然后,他抽出背后的钢刀,坐在磨刀石旁,咬着牙使劲地磨起来,整整磨了三天三夜,一把刀磨得雪亮,一双手磨得血水直流。在一个黑夜,爷走了,消失在庞山峪。

第二天,整个丰阳城炸开了锅,藤野死了,死在一个窑子里,身上连中七刀,刀刀致命。另外,丰阳城还死了一个人,就是韦二。而韦二的儿子却不见了。

韦二被爷一刀杀了,可是儿子却被爷抱走了。爷恨韦二,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藤野,惨死在魔爪下,这样的人不死天理不容。至于爹,是庞山峪的爷们儿,得救。

爹于是就跟着爷,做了爷的儿子。

时间,一晃就是十几年。十几年后,解放了,一路从炮火硝烟里走来的爷成了将军,准备回到庞山峪,去祭祀那里的一千多亡灵,祭祀那群十几年前惨死的父老乡亲,告诉他们,小鬼子已经投降了,国家已经解放了,他们可以含笑九泉了。可是,在路上,却发生了车祸。爷被送到了当地医院,需要输血。爹听了,急了,一撸胳膊道:“用我的,我是他儿子。”

医生听了,忙着抽血化验。

当爷知道这事后,苦笑一声告诉爹:“不行的。”

爹不解,忙问为什么。

爷眼圈红了,再次想起故乡,想起虞山峪死去的父老乡亲,许久,告诉爹:“孩子,你不是我儿啊。”

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话,大惊,瞪着眼睛望着爷。

爷流着泪,把鹿山峪的往事告诉了爹,过了一会儿,缓缓地道:“我是你的杀父仇人。”

爹望着爷,想到爷对自己的好,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不相信地喃喃道:“不会的,怎么会?”

两人正愣着,医生跑进来说:“快输血,化验成功了。”

爷不解地望望爹,爹也不解地望望爷。两个庞山峪的爷们儿几乎同时一声大叫,扯过化验单,睁大眼睛瞪着上面的结果,再次傻了眼。

爷看着看着,猛地醒悟到什么,一声长号,咚地跪在地下大叫:“我的韦二兄弟啊。”

爹也醒悟了,也咚的一声跪在爷的身旁,流下泪来。

(选自2017年第9期《小说月刊》,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写日本少佐藤野“瞪着血红的眼珠子”“一把扯过孩子,瞪了韦二一眼”,生动地体现了藤野的凶残。
B.小说运用伏笔暗示情节的发展,如韦二“结结巴巴道……”韦二的女人“张着嘴惨叫一声”等,为出人意料的结尾做了铺垫。
C.小说叙事时空跨度大,人物关系复杂,以“复仇”作为主线贯穿全文,串联起人物和故事,使情节发展集中紧凑。
D.文章最后爷咚地跪在地上,既有对韦二牺牲他的儿子,保全自己的儿子的感激,也有对误解韦二,致使韦二冤死于自己刀下深深的忏悔和自责。
【小题2】请赏析小说第一自然段的艺术手法及效果。
【小题3】小说的题目是“纯爷们”,你认为文章要表现的“纯爷们”是谁?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科普图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以普通大众为阅读对象,以通俗易懂为特点,以普及为目的的图书。凡同时具备科学性和通俗性两个条件的图书即可归入科普图书的范畴,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科普图书的范畴就变得模糊不清,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中医养生、大众哲学、工业技术、投资收藏等门类中的一些图书是否应归入科普,研究界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科普图书中有些类别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或延展性。
(摘编自马俊锋 高宏斌《数字时代科普图书的界定分类及统计研究概况》)
材料二
在信息传播多元化的今天,科学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使命与价值,它所具有的启迪心智、明辨是非的作用愈发显得突出。前几年,甚嚣尘上的张悟本、马悦凌等事件,便说明公众很容易被一些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蒙蔽双眼,难辨是非。作为科学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科普图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与当今社会的万众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与经济建设、社会稳定都有着密切关系。
(摘编自张树《科普图书出版现狀与思路——分析2015年开卷科普图书排行榜》)
材料三
下面是科技部发布的2006—2015年科普图书出版种类及发行数量的统计数据。

图 1  2006—2015 年科普图书出版种类(种)

图 2   2006—2015 年科普图书发行数量(万册)
材料四
具有人文精神的科普图书才能成为经典之作,才能赢得读者的青睐。科普图书以内容为王,但好的科普图书一定是建立在人文背景下。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作者将天文知识置于宏大的人文背景下,力求从文化的角度,将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熔于一炉,开拓读者的阅读视野,多层次体现天文之美、科学之美。
密切与时代的关系,反映当下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科普力作才能得到读者青睐。通观2015年的144种上榜科普图书,印象最深的就是重复严重——各种解密图书、冷知识图书占据了半壁江山。这类科普图书与当下“科学中国、万众创新”的形势显然有些脱节,而反映当下科学中国的科普力作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科普图书要创新发展,才能成为市场的宠儿。科普图书除做好内容、包装形式等方面的功课外,还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如在纸质内容的基础上,加入相关内容的二维码,读者如有需求,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了。如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天之文”丛书,读者只要扫描一下书中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专家对这个问题的视频讲座。
做好精品,营销渠道向多元化发展。科普图书要突破低水平重复、选题面狭窄的局面,就要往精品化方向发展,同时在营销渠道方面,既要做好传统的书店、网店的营销,同时也要做好社群营销。出版社要顺势而为,整合各种资源与渠道,力争做出更多精品,让科普图书叫好又叫座。
(摘编自张树《科普图书出版现狀与思路——分析2015年开卷科普图书排行榜》)
【小题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A.前几年的张悟本、马悦凌等事件,说明公众仍然容易被打着科学旗号的伪科学蒙蔽,因此
科普文化的传播十分必要。
B.科普图书是科学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影响到社会、
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2006至2015年,除个别年份外,科普图书出版种类总体呈上升趋势。
D.尽管科普图书以内容为王,但好的科普图书一定是建立在人文背景下,所以说,人文性相对更重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马克思说:“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这就是说,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物”,存在于自然之中。作为一种自然存在,隶属自然的本性规定了人如其他自然存在物一样,受自然必然性的支配。这是人存在的客观方面、物质方面。另一方面,“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作为一种自为存在,人的活动总是灌注着一种内在的渴望、憧憬,即要求在创造性活动中,通过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的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这是人的存在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共在、共存,人才能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梁漱溟的“人禽之辨,前者形为心役,后者心为形役而已”的议题,同样也暗含着对人的两重性存在的肯定。“形为心役”,一方面肯定了“心”这种精神内驱力在人的存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形”与“心”、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不是分裂的,而是相互依存、同生共存的。正是因为两重生命的共在,人才能在生产自身、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同时,追求和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独有的身心不二、体魂合一的存在方式。

但进一步看,人的两重化生命存在对人的意义并非等量齐观。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在内在的精神世界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进而过有意义的生活,这才是人之为人的独特性。赫舍尔直言:“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他总是牵涉到意义。意义的向度是人所固有的。”面对现代人的沉溺于物欲,皮兰德洛的“我为什么不是我自己?”以反问句式和更强烈的指向,说明了精神生命、意义生命是人的生命的重要内容。诸多论述共同表明,能将人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的,不是人的存在的容观方面、物质方面,而是人的主观方面、精神方面,其中,对意义的追问和对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独有的内容。这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的最高意义上的精神权威,是人独有的最高之境,也是人的本性的重要方面。它使人立于自然而又能超越自然,受制于肉体生命而又能超越肉体生命的局限,成为一种超越之物,一种“超自然的自然体”、“超生命的生命体”。

总之,人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存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存在,而是具有精神意味、意义向往的物质存在和在自然界中的精神存在。

(摘编自李丽《文化困境及其超越》,人民出版社)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认为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文中对此的表述为自然存在和自为存在。
B.为了能在自然界中更好地生存,人类不得不把自身从自然世界中提升出来。
C.人的两重生命存在同生共存,但就对人的意义而言,精神存在显得更重要。
D.是否存在对意义的追问、对真善美的向往,是区分人类与一般动物的关键。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引用马克思的相关论述,为文章观点的具体阐述提供了理论依据。
B.梁漱溟的话,与马克思论述的重点和角度不同,但也认可人的两重性存在。
C.赫舍尔和皮兰德洛的话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了意义生命对人的重要性。
D.文章第三自然段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简明扼要地申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要成为有生命创造的人,需先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然后创造自身价值与意义。
B.相较于创造自身的人生价值,满足肉体物质需要的追求显得低级而缺乏意义。
C.动物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状态缺乏清醒的认识,更不会思考何为有意义的生活。
D.人是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对意义的渴望与追求使人立于并超越自然。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技创新与新文化机制推动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大的变量,也是文学扩容最直接具体的体现。而文学扩容的实质是精神扩容。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人的精神世界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间和消费市场急需新的推手启动文化扩容模式,网络文学显然是市场的最佳选择,因为只有它能够带动影视、动漫、网游、数字阅读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产业链。因此,网络文学虽然呈现的是文学样式,实际上却扮演了多重角色,它在审美上必然要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尤其在大众性、娱乐性方面发挥着文化整合作用。
网络文学的出现,还引发文学作品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及时更新互动、读者直接参与写作,使网络文学在创作原点上使用的助推“燃料”与传统文学有明显不同。“为读者而写作”是网络文学的生命线,一他们所追求的是与目标读者进行顺畅的沟通,而这种顺畅沟通,也正是他们得以征服读者的最大秘密。一旦脱离了读者,失去了人气,即使曾经辉煌很快就会被后来者替代。网络文学以读者取舍为标准的更新模式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
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成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严谨,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对网络文学持有谨慎的态度。而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任尔驰骋。就小说一项就有如下形式:玄幻小说、恐怖灵异小说、新历史小说、现代讽刺小说、戏谑小说 冷幽默小说等。应该说,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网络文学前进过程中的外部要求。作为隶属于文学范畴的网络文学,艺术形式多元化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与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相对应的是接受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需求大大提高。
网络文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创作题材方面,网络文学的视野还不够宽阔、爱情、武侠、奇幻、都市白领的奋斗历程等故事占了相当比重;在叙事方式、语言等写作技巧方面也流于简单,大量的模仿之作充斥网上;写手生活经历的简单和艺术感受力的相对低下造成作品思想深度的浅显和艺术感染力的单薄。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是网络文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旦失去边界,就会因为追求娱乐性而导致创作责任的缺失,构成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制约。
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却又泥沙俱下,引来颇多争议,在于其具有历史性和不可逾越性。我们乐见网络文学经过跋涉和探求,日渐成熟,既勇于创新、不落俗套,又持重大方、有所承担,给读者创造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时代精神的阅读环境。
(摘编自马季《网络文学的传承与变革》)
【小题1】下列对文中“网络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在科技创新与新文化机制推动下蓬勃发展,是中国文学的最大变量,也是文学扩容的体现。
B.网络文学的生命线是为读者而写作,更新模式是以读者取舍为标准,如果脱离读者,就会被后来者残酷替代。
C.网络文学能带动影视、动漫、网游、数字阅读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产业链。
D.网络文学扮演了多重角色,在审美上必然要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实际上呈现的已经不是文学样式。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网络文学是民间和消费市场启动文学扩容模式的新推手,是市场的最佳选择。
B.在创作原点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使用的助推“燃料”不同,两种文学和读者关系的不同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因素。
C.传统文学倾向于精英意识,网络文学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而轻视网络文学。
D.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创作题材、写作技巧、作品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方面,网络文学都存在着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网络文学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
B.作者列举玄幻小说、恐怖灵异小说等诸多形式,意在表明网络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天马行空、任尔驰骋的特点。
C.网络文学要肩负起自己创作的责任,一味追求娱乐性就会制约自身的发展。
D.虽然网络文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作者对其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也点出了将来的网络文学对于读者在阅读环境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