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现场施放“大黄鸭”测量水速。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工程的正式通水能够( )
A.从根本上解决受水地区的缺水问题
B.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C.缓和华北地区的洪涝灾害
D.消除京津冀地区的水污染问题
【小题2】利用“大黄鸭”携带的设备测量输水速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小题3】该工程可能对汉江流域带来的影响是( )
A.下游地区泥沙沉积趋重
B.上游地区泥沙沉积趋缓
C.下游地区水资源趋于富裕
D.上游地区旱情趋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1:43: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精确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得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 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 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 调控的“处方农业”。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精确农业”过程中,依次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IS—GPS
C.GIS—RS—GPS
D.RS—GPS—GIS
【小题2】“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确定市区消防防护系统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同类题2
共享单车通过APP进行查询、预约、租车、无桩还车,得益于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GPS、RS
B.GIS、GPS
C.RS、GIS
D.RS、GPS、GIS
同类题3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用来
A.监测板块的移动
B.制量震源的深度
C.勘探矿产资源
D.估算粮食产量
同类题4
我国派往印度洋参加国际护航的海军编队执行任务时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GPS+GIS
C.RS
D.GIS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是
①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 ②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指挥提供移动数据
③服务于资源勘查、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 ④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小题2】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①GPS信号接收机 ②北斗卫星 ③传感器 ④车载移动电话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GPS)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