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一样,因此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很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有利因素的是( )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
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
【小题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03 05:44: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广东各地街道两旁多见的特色建筑“骑楼”,主要是与何种人居环境要素相适应( )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小题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小题3】仅从气候方面考虑,乙岛盐场适宜分布在岛屿的
A.东部沿海
B.西部沿海
C.南部沿海
D.北部沿海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90年与2010年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B.藏北高原
C.塔里木盆地边缘
D.华北平原
【小题2】从1990年与2010年1月等温线分布可以推断出,该城市
A. 高新技术工业迅速发展 B. 城区降水总量增多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现象的判断及其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甲地温度高于周边地区,该地可能是湖泊
B.甲地比周边温度偏低,该地可能是工业区
C.乙地比周边温度高,该地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D.乙地比周边温度低,该地可能是生态农业园
同类题4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条件是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小题2】该地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玉米
D.土豆
【小题3】某些板块相互关系如下图(左图)所示,下图①~④段板块界限中,与其他三段板块边界类型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读下面我国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横断山区
D.三峡地区、江南丘陵
【小题2】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 )
A.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自西向东流
C.自东向西流
D.可能向东流也可能向西流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