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席勒论美,曾言“人应该同美仅仅进行游戏,人也应该仅仅同美进行游戏”,对于哲学亦然。哲学在于求真理,真理亦需在自由的心态下方可获得。

首先,游戏精神意味着无功利性。哲学在本质上,同游戏一样,具有无功利性,受制于功利性的哲学是“失真”的,亦必然缺乏创造性。金岳霖老先生对此深有感喟:“坦白地讲,哲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游戏,这立即使专家感到可笑和气愤,但是我们尽可能努力根据哲学规则来做哲学游戏。我们不考虑成功或者失败,因为我们并不把结果看作过程的一半。正是在这里,游戏是生活中最严肃的活动之一。”谁若将功利带入哲学,“谁”不但降低自身的品格,亦势必使哲学蒙羞。

其次,游戏精神本身意味着自由,自由乃是创造之源。哲学追求真,而“真”的本质就存在于人与宇宙万物所达成的自由的关系中。游戏的精神本身就践行了自由的精神,同时也贯彻了求真的精神。换言之,在自由中,“真”才能现身;只有在“真”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追溯人类哲学发展史,伟大的哲学作品总是兴趣的产物,是心灵自由的产物。且不说西方的古希腊、中国的先秦(那些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其作品大抵如此),即使十七、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亦兴趣完成其不朽名著:西方著名哲学家如笛卡尔、培根、莱布尼兹、斯宾诺莎、卢梭、拉梅特利,中国哲学家如顾炎武、王夫之、戴震等,虽其学说受到外在的限制,未免用了“曲笔”,但其学说本身仍是心灵自由的流淌之物,是兴趣所致,而非为外在功利所驱动的产物。伟大的作品莫不是兴趣的产物,莫不充满一种高贵而朴实的游戏精神。须说明的是,这里的自由,并非目空一切,更非无法无天;而是那种不为外物所拘、心无旁骛的超然的心灵状态。

其三,基于游戏精神的哲学研究不但“致真”,而且“向美”、向善,所谓“致真以达美至善”。其实美与真本来就是统一的,历来大哲皆将真与美视为一遼。譬如,中国哲学中的“游”乃真际层面的至高境界,同时,游代表着艺术,代表着美:孔子倡导“游于艺”,庄子渴望“逍遥游”,皆然。西哲康德所论证的“美的无目的性”,亦大抵含有此意。可见,哲学致真之境亦即“美之至高”境界。自然,这种美并非具象美,而是理性之美,心灵充盈之美,乃至道德之美。还是席勒说得好,“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当人从事哲学之思时,他其实就在游戏,并在游戏中体会真、体味美,并由此达向善从而为真、善、美的统一打下根基。

(摘编自郭继民《哲学研究须具备“游戏精神”》,《中华读书报》,2019年2月13日)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席勒看来游戏精神只能用来对待美,而且对待美也只能用游戏精神。
B.哲学本质上具有无功利性,将功利带入,会使哲学家的品格降低以至蒙羞。
C.金岳霖认为游戏属于生活中最严肃的活动,结果和过程需要分开看待。
D.无论是笛卡尔、培根等还是康德、黑格尔等,其学说皆非外在功利驱动。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侧重从游戏精神角度,从三个方面阐释了哲学研究和游戏精神的内在联系。
B.第二段引用金岳霖的话,是为了更好地论证“游戏精神具有无功利性”这一论点。
C.第三段用求同存异的对比说理方式,强调人类伟大的哲学学说无不源于游戏精神。
D.第四段采用引用分析的方法,说明中外伟大哲学家基本认可美与真统一的观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有限认可席勒的观点,认为对待哲学只要拿出游戏精神,就能获得真理。
B.本文所说的游戏精神,具有特殊的本质属性,如无功利性创造性和哲学性。
C.游戏精神是自由精神的体现,而讲自由就要讲不为外物所拘,讲心无旁骛。
D.看人是否属于完整意义的人,就要考察他是否喜欢玩游戏和能否统一真善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15 10:01: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人心是个容器
杨海亮
①前不久,收看了一期访谈节目,嘉宾是著名收藏家马未都。马先生在谈到陶瓷时,说容器的每一次发展,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且不能把容器狭隘地理解为杯、碗,像澡盆、汽车、住房、硬盘都是容器。听到这里,我就想,人心不也是一个容器吗?那么,人心这个容器容什么呢?
②容人之长。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人能歌善舞,有的人文笔一流,有的人耳聪目明,
有的人胆大心细……反正,“天生我材必有用”。容人之长,就是要懂得欣赏和悦纳,而不是
嫉妒和仇恨。这样,心才能平,气才能静。都说“人比人,比死人”,其实,比死也活该,谁
叫你和别人比呢?如果说你不容,别人的长就变短,不容倒还有几分意义,可你再怎么不容,
长的照样长,短的依旧短,不容也无用。与其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聊的争比上,不如修心养性,提升自我。
③容人之功。心胸狭窄的人,对别人的成功,往往耿耿于怀,甚至咬牙切齿。这实际上是嫉贤妒能、嫉名妒利的心理在作怪。这种人,要么眼红别人得的好处多,要么害怕别人有了功自己受威胁,所以总不能坦然面对别人的成功。其实,冷静想想,如果别人如己、胜己,是靠努力、实力和机遇而成功的,有什么不能容?如果别人逊己、劣己,是靠投机、使诈和关系而获胜,岂不更可容?前者是名至实归,后者是徒有虚名,哪一个都可以容。容,则心宽体胖;不容,则心劳日拙。
④容人之得。人都有欲望,说无欲那是自欺欺人。当然,欲望有大有小,不同时期、不同处境,欲望也不相同。要容人之得,多半要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毕竟,温饱不愁了,还有山珍海味,别人能吃到,你吃不到,心里舒服吗?房子不缺了,还有庄园别墅,别人能住到,你住不到,心里服气吗?薪水提高了,还有日进千万,别人能赚到,你赚不到,心里爽快吗?因此,如果你不容,老感觉上天不公平,老抱怨日子不好过,那就真的越来越难过。相反,尽心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不愉快。
⑤容人之仇。这是容人的极致,老子说的“以德报怨”就是容的最高境界。梁宋就不怒楚人搔瓜,反而帮其浇瓜,从而梁楚结为友邦;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反而任用管仲,从而为国得一能臣;唐太宗不咎谋害之计,反而提擢魏征,从而为己树一镜子。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与人不和时,主动忍让,换位思考,可以避免矛盾激化。如果已经形成矛盾,以诚心感人,以宽心容人,常常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菜根谭》里也说:“不贵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养德,亦可以远害。”可见,容人之仇,实有必要,更为可贵!
⑥总之,人心这个容器,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容纳整个世界,小可以小到不容一粒细沙。你的容量有多大,在于你的心有多大。
(小题1)文章开头写收藏家马未都谈陶瓷,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2)本文的结构有独到之处,请加以分析。(4分)
(小题3)本文的论证语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试就第5段,加以分析。(6分)
(小题4)文章结尾说“人心这个容器,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容纳整个世界,小可以小到不容一粒细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4分)

同类题2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爱你,听见了吗
我特别害怕一种病:阿尔茨海默症。通俗上来讲,这种病叫做:老年痴呆。你不知道这种病什么时候开始,就像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我们院里的五婶儿,就得了这病。有一回,五婶儿吵着要吃炸糯米球,附近的店早关门了,但五叔知道李村公园那里有一家店开到很晚。那时候,天有点黑了,赶上下雨,路上出租车很少,五叔有哮喘病,来回走了5公里,还好,买到了炸糯米球。买回来以后,五婶儿又说不想吃了。
五叔怕浪费了,就自己吃了。
然后五婶儿又吵着要吃。五叔叹口气:“唉,这辈子算是着了你的道。”买回来以后,五婶儿又说不想吃了。
五叔怕浪费,就又自己吃了。
然后五婶儿又吵着要吃,五叔一点都不恼,和颜悦色,全当遛腿锻炼。
有天一大早,五婶儿起来,要吃炸糯米球,说话有些含混了,五叔没在意,就去买,下了楼突然想起一些事儿,折回家,看见五婶儿戴个老花镜在一个本子上写着什么。五叔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再不吃,就不给你买了。”
五婶儿“哇”地一下子就哭了。
五叔吓了一跳,忙去哄:“买,买,买,我现在就去买。”
五婶儿含混地说:“我,好,像,快,把,你,忘,完,了。”
五叔拿过五婶儿手上的本子,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一个名字:马家平,后面是画的“正”字。五叔姓马,莒县人。
五叔问:“这些‘正’是什么意思?怎么还有一个没写完的?”
五婶儿摇摇头。
五叔牵起五婶儿的手,去买炸糯米球。站在卖炸糯米球的小车前面,五婶儿从她的口袋里掏出来那个小本子,很开心地在马家平后面的“正”字上,又画了一笔。
五叔问:“你要不要去坐那个摇摇车?”
五婶儿笑着说:“小孩儿玩的。”
五叔说:“我陪你啊。”
在商场门口的儿童摇摇车上,五婶儿玩得很开心。可是,五叔掉眼泪了。
到后来,五婶儿彻底不认人了。五叔很用心地教她用筷子,教她认人。她学得很慢很慢。
她还是要吃炸糯米球,但是说完就忘。五叔买回来,她从来没吃过。儿子总是责怪他,别再买了。五叔也知道,五婶儿已经彻底不认识他了,可是他每买一次,她就会在小本子上开心地画一次,她每画一次,他就跟着开心一次。
五婶儿嘱咐的每一件小事儿,对于五叔,都是天大的事儿。
“我要吃炸糯米球。”
“我去买。”
奇怪的是,五婶儿走的那天,这句话说得很清晰。像是两人故事刚刚开始的1965年,她不过张口说了一句,我要吃炸糯米球,五叔不过就是去买了两个炸糯米球,这喜欢就跨了一个世纪。
五叔笑着说:“媒人说得一点都没错,你就是爱吃!你一辈子都惦记着。”
五婶儿好像忘记了一些事儿,但是,她好像从来没有忘记什么。
五婶儿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五叔还是老样子,遛狗,坐在楼下的排椅上晒太阳,偶尔去李村公园那里买炸糯米球,但是,他没以前走得那么快了。有一回,他坐在排椅上,他的泰迪狗趴在他旁边。
我买了炸糯米球,牵着狗经过他旁边,两只狗在嬉闹。
五叔站起来,要回家,口袋里却掉出来一个破本子。我帮他捡了起来。
他笑笑,问我:“你住几号楼?”我笑着回答他:“7号楼。”
我已经不记得这个答案说了多少遍了,五叔一次又一次地问,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回答。
我看过他那个本子,本子上有一个名字:张翠英。名字后面是画的“正”字。
我递给五叔一个炸糯米球,问:“五叔,你吃不吃?”
五叔愣了一下,接过去。他的手有点抖,然后,很开心地在小本子上,又画了一笔。
这老小孩真可爱,看样子,一定是在恋爱。
我们生活在一个轻易说分手的年代,但是,请你也相信,我们也活在一个牵了手就结婚过一辈子的年代。
(选自《意林》,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炸糯米球是小说的线索,五婶儿尽管患了老年痴呆,但从没忘记要吃炸糯米球,这暗示着五婶儿从来没有忘记她和五叔之间的爱情。
B.“唉,这辈子算是着了你的道。”这句话虽然包含着五叔对五婶儿患病这一事实的些许无奈,但更多的却是对五婶儿的爱怜。
C.五叔与五婶儿之间的爱情故事平淡朴实,但也不乏温馨动人之处,这蕴含着作者对当下婚姻爱情观念的反思,这是小说思想的深刻之处。
D.小说中的“我”作为五叔与五婶儿爱情的见证者,推进了五叔与五婶儿平凡却美好的爱情生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
【小题2】作品中的五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有人认为可以将结尾的画线句删掉,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告别百花齐放的阳春三月,进入四月,2018年的武大樱花季已经离我们而去。在今年的樱花节上除了传统的樱花看点之外,就要数武汉大学在校园管理上的优化了。除了保持“实名限额、免费预约、双重核验”等基本政策外,还特别引入了人脸识别闸机,预约而来的游客需要“刷脸”才能进入校区。

从2015年到2017年,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如今,坐车可以刷脸、支付可以刷脸、自动取款也能刷脸、甚至连公厕取纸都能够刷脸……没有一点点防备,“刷脸”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金融、交通、教育、安防、社保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生物识别技术明明有那么多,比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静脉识别、声纹识别以及步态识别等等,其中指纹识别应用最为成熟,虹膜识别安全系数最高,为什么偏偏人脸识别能够独得市场认可,落地与应用都如此迅速呢?

首先,相比于指纹识别必须要采集指纹信息,人脸识别具有非强制性。它不需要被测者主动提供任何信息,只要你露出你的脸,它就能在不经意间对你完成识别。因此,人脸识别在便利性和隐蔽性方面更具优势。其次,因为人脸识别是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无需接触设备,因此不用担心病毒的接触性传染,在安全性和卫生方面更有保障。最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进行多个人脸的分拣、判断及识别,并发性特点让其在识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

(摘编自搜狐网《这个脸该不该刷?》)

材料二

上周公布了iPhoneX应用脸部识别功能,就在几天前,杭州一肯德基餐厅宣布可以刷脸支付了;农业银行总行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推广人脸识别系统;旅游业界很多领域已经开始试水应用刷脸技木——“刷脸”应用呈爆发式增长。但不少人也对该技术的安全性提出质疑。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对此做专题报告,对齐爱民教授进行专访。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指纹、虹膜、面容甚至基因等个人生物信息被大量搜集存储,目前这些已经被采集的生物信息,其利用和保护现状如何?我们该用怎样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

齐爱民教授: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信息毫无疑问是个人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同于地址、电话号码等由社会生活经验等而形成的其他社会性抽象符号,这些生物信息直接采集于人体,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唯一对应。通常正是由于此唯一对应性降低了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形下,指纹、虹膜、面容等此类唯一识别生物信息的收集,将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造成的个人信息侵权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个人生活安全甚至是生命安全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

鉴于此类个人生物信息可直接且唯一识别到个人,从个人信息理论分类角度,其敏感程度远高于一般信息,甚至可称之为“敏感信息”中的“敏感信息”。鉴于其存在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要高于“一般信息”,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是以上讨论还仅限于学术领域,未列入立法实践的议程。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技术革新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包括生物信息、健康数据、生活习惯等在内的个人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利用,可能会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

齐爱民教授:由于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个人信息早就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成为各国竞争和关注的焦点。在当今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个人信息跨国传输问题早就超越个人信息保护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在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为他国厂商广泛收集的情况下,其除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等透视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外,同样可以了解我国整体社会发展状况及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极大的安全隐患。2013年出现的斯诺登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但这只是被揭露出的冰山一角,事件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上述安全威胁却并未停止。

(摘编自《数据人》第732期《iPhcmeX应用脸部识别,齐爱民教授接受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专访》)

材料三

用户上网产生的位置信息、购物历史、网页浏览痕迹等数据归谁所有?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规模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是否合法?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法治”论坛上,与会者就人工智能背景下数据财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现行《物权法》把物权分为动产和不动产,而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财产,难以按照此种分类方法进行归类。”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提到,有观点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没有任何主体指向的数据是公共资源,但人工智能收集、储存、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数据的占有和转移是无形的,也没有有效的权属证明。如何对数据进行确权并且建构起权利内容和权利转移制度,这些问题尚未解决,需要立法予以回应。

(摘自财新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刷脸”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由于在便利性和隐蔽性、安全性和卫生方面以及识别速度和范围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人脸识别能够得到市场认可。
C.指纹、虹膜、面容等生物信息不同于其他社会抽象符号,它体现个人的生理特性且与唯一对应。
D.个人信息的“唯一对应性”虽然可以避免用户的被“复制”和“替代”的担忧,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推入更大的不确定风险中。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鉴于个人生物信息存在特殊风险,因此在保护层级上需要受到特殊关注和保护,但此讨论还未列入立法实践的议程。
B.唯一识别生物信息一旦为他人非法使用,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都将远远大于其他社会类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处理和利用。
C.个人信息被国外厂商大量搜集,对方可以相关技术透视我国公民的消费习惯和购买倾向,还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D.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认为数据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是谁的数据归谁所有。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内容加以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

嫦娥四号任务于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包括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任务。“鹊桥”中继星于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遥二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进入环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目前状态正常。

探月工程自2004年正式启动以来,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再到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对我囯月球及深空探测乃至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这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探月工程重大专项由囯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其中,工程总体由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承担;中继星、探测器、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发射和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地面应用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担,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单位研制。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4次发射。

(摘编自冯华、蔡金曼《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人民日报》2018华12月10日)

材料二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2月10日报道,在帮助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太空的火箭箭体上,中国对这些国家的贡献表达了认可,在箭体上印上了嫦娥四号及“鹊桥”中继卫星所搭载设备研制机构的标志。“鹊桥”中继卫星将帮助探测器与地球通信。

报道指岀,以下是中国在用以保护嫦娀四号探测器的火箭头锥上提及的国家。荷兰奈梅亨大学牵头设计了一种无线电天线,该天线早些时候随“鹊桥”中继卫星发射升空。科学家们布望该天线接收到可以透露宇宙起源线索的信号。由于受到干扰,在地球上很难捕捉到这些信号。

报道称,德国基尔大学科学家帮助研制了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器,将用来测定月球辐射水平以及开展其他实验基尔大学实验及应用物理学研究所主任罗伯特·威默-施魏因格鲁伯对记者说,这一合作始于德国航天企业OHB系统公司2015年组织的一个研讨会之后。成默-施魏因格鲁伯说:“我们的想法得到中国相关评审委员会的赞同,因此我们2016年1月被选中研制一台辐射探测仪,即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器。”

报道称,沙特科学家硏制了摄影仪器,为月球拍摄影像和照片。该仪器搭载在与“鹊桥”中继卫星任务一起发射的一颗微卫星上。

据瑞典空间物理硏究所马丁·维泽尔博士透露,除上述囯家外,嫦娥四号还配备了瑞典制造的一台探测仪,该设备可以分析太阳风如何与月球表面相互作用。该设备系瑞典空间物理研究所研制。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2月12日)

材料三

随着一声巨响在川西南的山谷里回荡,火箭拖着红火的尾焰载着嫦娥四号探测器拔地而起,朝着夜空的最深处飞去。在距离发射塔架3公里外的集结地,任利杰和同事们高兴地击掌相庆他们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担负毎次发射的医疗保障任务。大家说,他们最不愿意在发射时向公众“露脸”,因为这意味着遇到了突发情况。事实上,自1996年以来,他们一直没有出动过,但这并不影响这群人牢牢坚守在这里的韧劲儿。

在发射塔架仅百余米外,救护车停在一边,医院门诊部主任任利杰和同事们正在对药品和器械进行最后的检查。此时,发射塔架已经封闭,里面的火箭整装待发。“无沦是火箭吊装,还是燃料加注,我们必须在塔架附近,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任利杰说。按照要求,他们需要在发射前八小时来到这里,发射前半小时与最后一批工作人员一起撤离。

今天凌晨,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医护人员笫一时间又回到了发射区,反复检查现场是否会有损伤风险。确认一切顺利,完成工作后,他们还要尽快赶回医院。

(摘编自张航《最不愿“露脸”的人坚守在风险最前沿》,《北京晚报》2018年12月8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任务分中继星和探测器两次发射。“鹊桥”中继星需提前发射进入环地月拉格朗日L2点使命轨道。
B.探月工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标志着中国具有了深空探测能力,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
C.多国科学家参与了嫦娥四号任务。荷兰科学家设计的无线电天线随“鹊桥”中继卫星提前发射升空,负责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
D.医护人员需要在火箭发射前八小时到达指定位置,发射前半小时撤离,火箭升空后第一时间回到现场检查是否有损伤风险。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以及与地球之间中继通信的人类月球探测新旅程。
B.嫦娥四号任务由工程总体及探测器等五大系统组成,由国防科工局牵头组织实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协作完成。
C.每一次火箭发射都必须有医疗保障人员。没有突发情况,他们不会出动但他们必须长时间坚守在风险最前沿,随时准备应对。
D.美国石英财经网的报道重点关注了嫦娥四号的国际合作情况,表现了美国媒体对中国科技国际影响力崛起的担忧。
【小题3】简要分析《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北京晚报》三则报道的侧重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 题。
材料一:
已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先人们丰富、深刻的行为规则,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认同与遵循的价值体系与规范系统。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文学之美、艺术之美,更具有精神之美和价值之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也能够丰盈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航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优秀的电视节目,有品质的学校教育同样不可或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更有“时代感”,显然离不开教师们的倾情投入。日常生活中,教师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却不能失去了对精神栖息地的向往与寻找。如果教师们自身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同与感情,又怎么去做“燃灯者”?因此,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增强紧迫感与使命感。
(摘自2018 年3月13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校园文化代表着学校的文化品位,它会在无形中给生活、学习其间的每个人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像花草生长在阳光下、鱼儿游戏在清水中,不知不觉间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由知识学习、行为实践,再内化为品质修养,从而达到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目标。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融入到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摘自2018 年3月20 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
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艺术之美、文学之美、精神之美和价值之美,包含着先人们丰富、深刻的行为规则,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
B.材料一从提升公众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充实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航向三方面全面肯定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C.校园文化会在无形中给生活、学习其间的每个人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具有时代气息,不仅需要有品质的学校教育,教师的倾情投入更为重要。
B.只有教师自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做“燃灯者”,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增强紧迫感与使命感。
C.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是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包括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社会风尚、荣辱观念以及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E. 以上材料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其中材料三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等核心思想理念以及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小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概括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