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写对子

袁省梅

爸揉着肩膀说,今年的对子,你给大伙写吧。大学生哩。

羊凹岭的人把“对联”叫“对子”。

我说,那有啥啊?我写就我写。

柜子上已经放了好多的红纸,都是邻居送的。门口贴的大对子,屋墙上贴的小条子,门上贴的斗大的字,都是父亲写。不知写了多少年了。印象中,每年刚过了腊月二十三,就有人送来红纸。过了腊月二十五,到年跟前了,家里的活多得绣疙瘩,父亲却什么都不干了,从早到黑,坐在炕桌前写对子。母亲一会唤我扫院子,一会叫弟弟拉风箱,她两手浸在面盆里,要蒸过年的花馍,还要洗萝卜剁肉馅包饺子,就是不催父亲一下。

写对子,就是父亲年前的活。

父亲盘腿坐在炕桌前,一会儿抓大笔,一会儿握小笔。大笔是写院门上大对子的,小笔是写小条子的,屋墙上的“身体健康”“福如东海”,三分宽的小条子,要用小笔写。墨已经研好了,纸也裁好了。不用父亲动手,这些,有人做。父亲开始写字,桌前炕下就围了人,大人,孩子,都有。看写字,也有等着拿对子的。父亲坐在炕桌前,把一支毛笔在砚盒里舔了又舔,不说话,看笔。提起笔,顿一下,运气似的,才按下笔,刷刷刷,刷刷刷,四个字的小条子,七个字的大对子,就写好了。写好,还是不说话,提着笔,让人展着对子看,摇头,不满意的样子。没见过父亲点头,对自己的字。周围看的人却点一下头,再点一下,说,满羊凹岭,就叔写的好。

裁纸。研墨。润笔。

父亲让我在自家的对子上写,别把邻居的对子写坏了,又得花钱买纸。我心里一鼓一鼓的,不服气。可刚把毛笔按在纸上,手就开始抖,一抖一抖地按不住。七个字,写得很艰苦,出了一身白毛汗。

刷刷刷,父亲坐在炕桌前,也写了一副同样的字。

父亲把两副对子摆在一起,让我看。我说都一样,都是一个是一个。嘴硬。

一个还能成两个了?父亲笑得笔上的墨都筛到了桌上。

父亲的字还是硬朗,遒劲,起承转合,自然而然,我在心里说,嘴却硬,贴墙上谁看呢?一场风一场雨,就烂的看不清眉眼了。

海海来了。海海不识字。他家的对子年年都是叫我帮忙贴。

父亲让海海看哪副好。

海海搓着一双糙手,呵呵地笑,端详了半天,说,这副好。他指的是父亲写的对子。他说,这上头的字瞅着稳当,结实。

我的脸胀得像谁捏住了脖子。

海海拿着他的对子走了,是父亲给他写的。他说,叔写的对子好,看上去稳当,结实。

还是这句话。

父亲说,不要小看羊凹岭的人,人粗,心眼亮着嘿。又说,写字,要用心,手到,心就要到。初一早上,巷里人都来给父亲拜年。每年都是。本家的,旁姓的,都来,很热闹。与父亲同辈的叔伯,老胳膊硬腿的,跪在我家祖宗牌位前,说是给祖宗磕个头。父亲不让,早都跪下了,说一年就一次。晚辈来了,也是先给祖宗磕完头,又给父亲磕,给母亲磕。

母亲高兴,父亲也高兴,忙着递烟端茶,抓一把花生一把红枣,塞到娃娃的口袋。

我的大学还没毕业,母亲病逝。寒假回家,家里清锅冷灶,我的心情也清冷伤感,看着父亲满脸黑深的皱纹,我想父亲再不会给邻居写对子了。可是,刚过二十三,父亲到巷里碰到邻居,就叮嘱,今年早点把红纸送来,他妈不在了,写完了,还要准备年饭理。家里又像往年一样,人来人往,说笑不断。年跟前时,巷里的婶子嫂子也来了,她们不往对子上凑热闹,她们一来,就帮我揉面蒸花馍、煮肉包饺子。年三十祭神祭祖的鞭炮,我家是巷里第一个燃放的。因为我家的饭菜早早就准备好了。

父亲叹口气,说,看邻居对咱多好,就帮人写个对子。揉揉肩膀,又说,哈时候你能给人写对子?我也好歇歇。我不敢看父亲,盯着门上的对子看,看得心里涌涌荡荡的。

(摘编自小说集《生命的储存罐》)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年跟前家里的活,父亲什么都不干,从早到黑,就是坐在炕桌前写对子。母亲从不催父亲一下,说明母亲是理解、支持父亲的。
B.父亲让“我”在自家的对子上写,别把邻居的对子写坏了,“我”心里不服气,七个字写得虽然很艰苦,但还是嘴硬,说明“我”年轻好胜。
C.小说以“我”不敢回应父亲作为结局,既表现了“我”的复杂心情,又呼应了开头,首尾圆合,很好地表现了父慈子孝、家庭和睦的主题。
D.这篇作品行文从容安静,它并不急于表露喜怒哀乐,不强加给读者其自我感受,而人物在不紧不慢的叙述中却鲜明活泛起来,来到读者身边。
【小题2】小说的叙述顺序是如何安排的?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3】作者小说的语言风格突出,你认为这篇小说语言有哪些特点呢?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16 09:46: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受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遇到两个挑战。一是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
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
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让学生对汉字生爱恋、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让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小题1】(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记录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B.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C.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从而实现以字养德。
D.我国汉字教学将拼音的方法作为主要的方法,其是否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值得我们深思。
【小题2】(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五段在论证汉字教学可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时,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
B.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观点,为证明当时对汉字产生怀疑的情况依然存在。
C.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D.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当下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那么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探索汉字教学的新途径,既有益于国内的汉字教育,也有益于汉字在海外的传播。
C.“汉字落后”论者、“汉字难学”论者与“儿童识字有害”论者都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D.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都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从模特走台到婚庆主持,从影视拍摄到电视选秀,越来越多的幼稚面孔出现在大众娱乐的领域。带着孩子走进“娱乐圈”已成为许多家长的选择。3岁练舞蹈、4岁学钢琴、5岁练书法、6岁画国画的孩子比比皆是,“小明星”们正在被全力打造出来。看看舞台上的这些孩子们吧——“小模特”浓妆艳抹扭腰摆胯,“小婚礼司仪”煽情搞笑大谈情爱,“小歌手”劲歌热舞高唱情歌……他们的脸上少了些许天真,多了几分成熟;少了些许稚趣,多了几分老成。

为了成名成星这样一件概率极小的事情把孩子抛进“名利场”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古有方仲永“天才沦为平庸”的先例,今有因成功主演《小鬼当家》中的“凯文”而一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耀眼的童星的麦考利﹒卡尔金的堕落。鲜花和掌声往往成为“童星”成长中的陷阱。而那些娱乐圈的“常青树”多是在成年后才涉足此行业的,他们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涉足娱乐圈是他们在对自身兴趣特长进行客观审视、对才能智慧进行正确评估和对未来人生道路进行合理规划之后,做出的职业选择。因此,他们的“星光”经久不衰。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大学毕业加盟《正大综艺》之前,走的是一条中规中矩的求学道路,成为央视当红主持人的她后来又主动选择了全身而退,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传媒学硕士,为自己充电,从主持人走向传媒管理并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杨澜的厚积薄发对那些心急的“童星”父母来说,很有启发性——让孩子成为社会良材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材料二: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近日,九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其中,要求城市与农村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引领家庭教育的新方向。

俗话说,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自古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纵观历史,古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被视为垂训子孙及家庭教育典范的《颜氏家训》,近代有“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当代则有五花八门、品类繁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总结。可以说,家庭的一点一滴教育、培养、规范以及耳濡目染的熏陶,便是对孩子成人的塑造过程。家庭教育搞得好,孩子就行端人正,社会就风清气正,国家就魂强根正。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逐渐进步。教育模式由过去的浅耕粗作到现在的精耕细作,方式由专制野蛮过渡到民主文明。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产生,有的家长借口忙,对孩子“生而不伴”;有的家长迫于生活压力,对孩子“养而不教”。与此同时,家长的困惑也与日俱增。随着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传统权威型家庭教育方式受到挑战;面对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家长不知如何把握教育尺度,比如重视学习成绩还是重视全面发展?诚实守信是不是就等于迂腐?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忍让是不是没出息?竞争激烈,还要不要协作互助……迎接挑战,解决困惑,必须沿着正确方向加强和引导家庭教育。

还应看到,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我们常说,父母就是孩子的“活教材”,“你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世界”。试想,如果父母没有道德底线,如何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线?如果父母贪污腐化堕落,何以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做人?当然,家长不能止于做个“好榜样”,还要当好“导航员”。如果我们急于求成,对孩子进行“掠夺性的早期开发”,他们的童年便黯然失色;如果我们虚荣攀比,以“为你好”的名义逼迫孩子学这学那,结果往往南辕北辙。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

【小题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语言上的一个特点是表述极为严密,让人无懈可击。如“而那些娱乐圈的‘常青树’多是在成年后才涉足此行业的,他们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作者用了两个限制性的词语“多是”“一般”,强调一般情况,但也可能有例外。
B.材料二主要对家庭教育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强调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C.材料一第一段采用了白描的描写手法,作者用极其简练的笔墨勾勒出了“小明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小明星”现象的不赞同和为其前途着急、担忧的感情。
D.材料二第三段列举了当今社会几种家庭教育的困惑,提醒我们要警惕网络等家庭生活“第三者”的出现。
【小题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两篇新闻都对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育不应该急功近利,只关注成名成星,而忽略孩子成长规律。
B.虽然孩子不具备某一方面的天赋而家长硬要他去学习,这只会造成孩子在这方面的学习中没有什么成绩。
C.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进,而是应像杨澜一样厚积薄发,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
D.面对鲜花和掌声,家长们更应认真思考的是如何来保证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星”或“家”。
E.当前许多家长趋之若鹜带着孩子走进“娱乐圈”,越来越多的幼稚面孔出现在大众娱乐的领域。
【小题3】两则材料举了许多例子,如方仲永和麦利考、杨澜,《颜氏家训》、《傅雷家书》,作用分别是什么?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负重的河流 (黄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它包含了天地运行的玄机,实在是造物主经过缜密思考而决定的。
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一切来自其他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它也封闭着一切外部的讯息,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从一开始命定的悲剧就早已隐伏,悲苦的宿命也昭然若示,但这并能改变塔风景点木河的行动准则,作为一条优秀的河流,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甚至有些可怜;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和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被称为中国第一大内陆河流的塔里木河,却不能逃脱被沙漠吞噬的命运,河与沙做着坚韧而长久的厮搏。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闪着寒光像一刃冷兵器,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那柄寒光闪闪的利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英姿勃发,充满感性。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当地人称,胡杨生三百年,死了站立三百年,倒地不朽又三百年。这也许有点夸张,但却表达了人们对这种英雄树的崇敬,它也是我们内心的一种精神象征,一种我产内心太缺少的东西。这不是一棵两棵,而大片大片的,宛若突然被缴械、剥去了军装的战俘,缺少秩序,给养不足,长途的跋涉和致命的征伐使他们衣衫褴褛。但是,它们似乎很有信心也很有骨气,尽管有的胳膊上缠着绷带,有的腋下拄着双拐,但没有一个瘫软在地。它们仍然是一个群体,军魂未散,如果让它们再穿上军装,手握枪柄,肯定又是一支锐不可挡的铁旅。
⑦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鱼一直是他们的主食,如果一次打捞得太多吃不了,就埋进灼烫的干沙脱水成鱼干,作为储备食品,这是多么浪漫而富庶的生活。
⑧但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让一个以水为生命的民族,在极干旱的沙漠里生存,这是一种怎样的残酷?这不仅是观念和思想上的一次巨大转变,更是肉体和生存上的再抉择。水给人的是智慧、豁达和幻想,而土地给人们的则是沉重,隐忍和务实,从水到到土,不仅是一次行为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生命本质的倒退,一次灵与肉的死灭。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无忧无虑,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是否曾经有太多的水,就要轮回到极度的干旱?是否从来不知道泪的滋味,就一定要尝尝盐碱的苦涩?
⑨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她是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我们热爱河流,我们以塔里木河为荣耀,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惶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流到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小题1】文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阻隔:“阻”字书写的第一笔是“│(竖)”
B.纵横捭阖:捭,读作“bǎi”,意思为分开
C.赢弱:瘦弱
D.虚掷:“掷”读作“zhì”
【小题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写出了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
B.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沙漠静寂无声,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
C.第⑦段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D.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
【小题3】第②段作者写到,“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她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结合上下文解释此处的“必要性”指什么?
【小题4】本文语言颇具表现力,请从第⑤段中选取一例,加以赏析。
【小题5】文章第⑥段写出了“胡杨树”怎样的特点?作者写胡杨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6】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