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比清明节早两天,但知道清明节的人不计其数,而知道寒食节的人寥寥无几。
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寒交迫之际,忠臣介子推割自己的肉给他充饥,帮助他①了难关。后来重耳当上国君,犒赏天下,但淡于功名利禄的介子推已带着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知恩图报心切,便亲往绵山恭请,为迫介子推出山而放火。三日火熄,介子推与其母相抱死于枯柳树下。晋文公悲恸不已,遂厚葬介子推于绵山,并改绵山为介山。又要求国民在介子推身亡之日,不得生火煮作,②吃冷食,以示纪念。此后相沿成俗,称为“寒食禁火”,便成了寒食节。
古人关于寒食节的诗词大都有应景伤怀之意。如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更有东坡先生被贬黄州时所作《黄州寒食诗》一帖二首,言人生苦旅之事,不胜感人。
唐朝孟云卿写道:“三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断烟火,不独清明为子推。”这诗已不仅仅是个人伤怀,而是因寒食而关注到了民间的疾苦,又较其他高一层次。
固然,寒食节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渐去渐远,然而每当念起高风亮节、铮铮铁骨的介子推先生,又想起体验人生伤痛、关注民间疾苦的古贤情怀,我总觉得,纪念寒食节还是有着其独特而可贵的③意义。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犒赏(kào) 悲恸(dòng) 浣溪沙(wǎn) 一帖(tiě) |
B.犒赏(gāo) 悲恸(dòng) 浣溪沙(huàn) 一帖(tiē) |
C.犒赏(gāo) 悲恸(tòng) 浣溪沙(wǎn) 一帖(tiē) |
D.犒赏(kào) 悲恸(tòng) 浣溪沙(huàn) 一帖(tiě) |
A.度过 需 现时 | B.度过 须 现实 |
C.渡过 须 现实 | D.渡过 需 现时 |
A.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 B.知恩图报——怀德报恩 |
C.高风亮节——抗怀物外 | D.铮铮铁骨——刚正不阿 |
A.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师诸弟》 |
B.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 |
C.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寒食日献郡守》 |
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