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济与道德并非风马牛不相及,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经济领域出现的食品问题、医药问题、工程问题等都说明,发展经济不能忽视道德的作用,一旦道德出现问题,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形成灾难性的后果。有人担心,用道德去支撑经济发展,甚至让道德帮助赚钱,是将道德工具化甚至亵渎了道德。其实不然,道德的存在意义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际和谐,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离开了具体的包括精神文明建设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谈道德的觉悟等都只能是空谈。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经济的理解和把握可谓是观点纷呈,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理解经济,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认同,经济不只是投入、产出、效益等纯物质和物质活动的现象和概念,人的主观因素客观上是不可忽视的经济要素。事实上,经济是人的经济,是人际关系之经济,经济活动一定内含着作为经济人的应该和人际利益交往活动的应该,离开了人、人际关系之应该的认识和把握,就难以真正认识经济。即在本体论意义上,经济一定内含着道德,经济与道德共生共存。换句话说,没有道德视角,经济是不可能被正确地认识和把握的,同样,没有道德理念和道德手段,经济建设也将是不完善的甚至是畸形且没有生命力的。畸形经济一定是忽视道德甚或道德缺失的经济。

马克思在撰写鸿篇巨制《资本论》的过程中,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切入展开研究,而这些商品在马克思的眼中不只是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用来买卖的劳动产品,他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内在特质和矛盾的分析,揭示出了商品内部的两个对立的经济主体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由此展开对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的探索和揭示,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和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科学论断。这是经典的阶级分析法,也是阶级道德分析方法。这就是说,唯有弄清楚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的阶级、阶级关系乃至阶级利益关系中的应该与不应该,才有可能更深入地剖析资本主义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说明,经济现象均可以进行道德评价,有经济必有道德问题存在着,要真正认识和把握一定社会的经济和经济现象,道德视角不可或缺。同时也说明,道德能以其特有角度揭示经济活动的本质,道德是一定经济制度或一定经济力量兴盛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发展速度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凡有先进的生产力一定有快速发展的经济。然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取决于劳动工具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换句话说,劳动工具的先进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先进的劳动工具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不过,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而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由“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构成,而没有人及其观念导向作为“精神生产力”或“主观生产力”,生产力将是“死的生产力”,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

(选自王小锡《道德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担心,用道德支持经济,甚至让道德帮助赚钱,是亵渎了道德并将之工具化。
B.如果进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进步,道德存在的意义就得以彰显。
C.相对于投入、产出、效益等,人的主观因素也是更为重要的经济要素。
D.大凡有先进的生产力一定有快速发展的经济,这说明物质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分析了经济与道德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道德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
B.文章在论说观点的过程中,有效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C.文章谈道德的存在意义,进而谈到经济一定内含道德,道德是经济发展的特殊力量,行文思路清晰。
D.古今中外的学者都认为经济不仅是经济的现象和概念,并列举马克思的《资本论》来说明,论说客观。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离开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效果,谈道德的觉悟是没有意义的。
B.畸形经济一定是忽视道德甚或道德缺失的经济,因为道德是经济制度或经济力量的重要推动力量。
C.没有人及其观念导向的融入,生产力将是“死的生产力”,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
D.经济现象可以进行道德评价,如果要真正认识和把握一定的社会的经济和经济现象,道德视角不可缺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0 11:10: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圈舞,是一种为全世界人民所共有的原发性舞蹈形式。所谓“原发性”,即它不但在我国各民族舞蹈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的现象,同时也是世界各地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舞蹈形态。从世界范围内的“圈舞”现象来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不论其动作如何变换、其曲调如何不同、其服饰如何迥异,而围圈齐舞的这种方式却是高度一致的。

②各种原发性的圈舞,是民间或者社群在举行各种祭礼、仪式、庆典、民俗等活动中的主角儿。它的一大功能,就是通过这样的围圈齐舞的方式将人们连接起来,参与其中的人们随着共同的舞动,在各自的心理层面生成一种“聚在一起”的感受,这种感受让人类产生彼此在情感沟通上的极大满足感,从而获得对于人类心灵的抚慰具有积极意义的心理上的安全感,这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需求,特别是在劳动力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说到圈舞所具备的特有功能,我们亦可以在比较其与其他舞蹈形态之间的差异而获得,比如同样古老的“排舞”和“对舞”等形态,这些舞蹈形态同样是传统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但与它们相比,圈舞所具有的“聚在一起”的特质更为明显而集中。特别是其极大的随意性,可以让参与者随时加入其中,这种自由而自如的组织方式,也显露出圈舞所具有的更为便利的操作性。

③凝聚力显然是圈舞所具有的一大社会功能。圈舞是一种群体参与的活动,其鲜明的群体参与性是十分显而易见的。“群体”的整体性原则及其道德会规范“个体”行为。群体作用于个体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情绪的传导和规则,而非言语式的说教,舞蹈时大家相互情绪的感染,成为彼此传导的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这种情绪上的感染,个体因为“从众” 心理,很容易把自我情绪投射在集体的情绪之中,从而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

④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观察,圈舞的分布是极其广泛的,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可以见到这种舞蹈。在我国的各族舞蹈中,圈舞同样十分流行。西藏林芝,在一个大广场上,每天傍晚都会有大量的群众“聚在一起”,围成了一个大圈,自娱自乐地不停欢舞;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艺人常在广场中央席地而坐,现场演奏出欢快的维吾尔族乐曲,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在广场中央围圈而舞。

⑤在专业舞蹈圈,“一0八”是业界为群舞作品常见的队形归纳出的三种基本形态,意指:一排,圆形和八字形。从图案构形的角度来认识,圈舞所象征的圆形图案本身就具有独特的美学气场,其带给观者视觉特有的感受,显然会形成其特殊的含义乃至深意。脱胎于圈舞而成形的圆形,为我们的舞台带来了饱满而不尽的意象,为艺术家的创造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摘编自江东《圈舞,圆形与舞蹈的交互作用》)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圈舞作为一种原发性舞蹈形式,是我国各地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舞蹈形态。
B.因为便利的操作性,圈舞与古老的“排舞”和“对舞”相比,其“聚在一起”的特质更为明显而集中。
C.个体通过自我情绪的调整,融汇到集体的情绪之中,“群体”的凝聚力得以增强。
D.圈舞和群舞常见的圆形队形特点,为它们的舞台带来饱满而不尽的意象,也为艺术家提供创造力。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圈舞满足人们心理需求时,用“排舞”“对舞”等形态和圈舞进行比较论证,来突出圈舞所具有的“聚在一起”的特质。
B.文章在论证圈舞的一种原发性特征时,主要运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
C.文章第3段与第2段所讲的内容有一致性,但作者将第3段内容独立,其用意在于:凝聚力不仅是圈舞的一种社会功能,更是圈舞的精神实质。
D.文章从种类、功能、分布和图案构形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圈舞这种舞蹈形态的特点。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圈舞的情绪传导和规训降低,那么,“群体”的凝聚力也可能会减弱。
B.如果人有一种基本生存需求时,那么他会采用圈舞的方式,通过情感的沟通、心灵的抚慰,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C.圈舞的分布极为广泛,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其影响绵延至现代社会,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圈舞依然是相当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
D.从图案构形的角度来看,圈舞所象征的圆形图案具有独特的美学气场。圈舞的圆形指代对专业舞蹈圈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艺发展的影响
庄子的思想与老子思想合为道教思想,其与儒家思想互补,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经他完善的道家美学与文论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滋养着中国艺术。
首先,庄子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后世文人。庄子“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摒除欲望,宁可过卑贱贫穷的生活而保有自由,也不愿富贵而为统治者所利用,这对那些追求独立人格与尊严、追求个性解放和张扬的后世文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魏晋名士、李白、苏轼等无一不深受庄子影响。庄子展示的个体精神自由和思维原创力的解放,在文论中则表现为艺术或形象思维的自由超越性。庄子的“逍遥游”创造了一个超越、永恒、宁静的精神家园,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源泉。
其次,庄子崇尚的“大美”审美理想深刻影响了后世文艺的美学境界与高度。庄子以“道”为旨归,崇尚天地之间的“大美”,这种“大美”体现为无限广阔、宏大、雄浑、壮阔的境界和寂寞无为、朴素自然、澹然无极的特征。庄子的这种美学思想对于后代文艺产生的影响是,一方面引发了人们对博大雄奇的壮美境界的追求,如杜甫提出“鲸鱼碧海”、韩愈提出“巨刃磨天”等都是;另一方面“大美”的自然、本真、天放的本性又引导后世文人反对人为斧凿雕琢艺术,追求自然、素朴的风格境界。如刘勰的“自然之道”、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司空图的“妙造自然”等都有庄子“自然”风格论的影子。“自然”的风格要求还影响到了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领域。
第三,庄子“体道”时“虚静”论对后世文艺创作主体审美态度的影响。庄子提出“体道”主体必须具备“虚静”的精神状态。“虚静”思想要求创作主体在艺术构思时不为外物所乱,不为心智所蔽,保持凝神专一、忘怀一切、全身投入的精神状态。这种认识论注重内心的体察领悟,揭示出了审美和文艺创作中主体心灵的超功利特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虚静”说的影响。魏晋南北朝,陆机、刘勰率先将虚静心态同艺术想象联系起来:“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陶钧文心,贵在虚静”(刘勰)。唐代皎然还将虚静心态同艺术灵感联系起来:“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如神助。”苏轼《送参寥师》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还有王国维的“无我之境”等等无不受庄子“虚静”论思想的影响。
第四,庄子的言意观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庄子在对“言”的广泛性、复杂性及其表“意”的歧义性、暧昧性作出深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等诸多智慧观点,道出了言、意关系的奥秘,把人们引向一种幽远、玄妙的意境,一种主体独特的、内省式的领悟,直接引发了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并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如钟嵘的“滋味”说、皎然的“但见兴趣,不见文字”、司空图的“韵味”说和“四外”说,以及后来的欧阳修、严羽、王士祯、王国维乃至于绘画、书法领域等无不受庄子言意观的影响。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的思想与老子思想合为道教思想,并与儒家思想互补,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经他完善的道家美学与文论思想滋养着中国艺术。
B.庄子“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摒除欲望,轻物质享受重精神自由,强烈吸引着那些追求独立人格与尊严、追求个性解放的后世文人。
C.庄子展示的艺术或形象思维的自由超越性,使他在“逍遥游”中创造了一个超越、永恒、宁静的精神家园,为后世文人提供精神源泉。
D.庄子以“道”为旨归,崇尚天地之间具有无限广阔、宏大、雄浑、壮阔的境界和寂寞无为、朴素自然、澹然无极的特征的“大美”。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庄子提出的“虚静”是一种精神状态,要求创作主体在艺术构思时不为外物所乱,不为心智所蔽,保持凝神专一、忘怀一切、全身投入的精神状态。
B.之所以会形成“意在言外”的现象,是因为“言”表“意”的歧义性、暧昧性远远多于“言”的广泛性、复杂性。
C.庄子在对“言”与“意”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言不尽意”等观点,道出了言、意关系的奥秘,使人感觉幽远玄妙,其影响延续到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
D.庄子的言意观直接引发了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以至逐步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绘画、书法等领域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提出“鲸鱼碧海”、韩愈提出“巨刃磨天”等,表明了人们对博大雄奇的壮美境界的追求。
B.李白受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追求自然、素朴的风格境界,他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强调自然,反对雕琢。
C.“收视反听,耽思傍讯”是说创作时对外物不视不听,只专注于审美对象,对其思考探究,这是产生无穷想象的基础。
D.虚静心态有助于艺术灵感的诞生,“意静神王,佳句纵横”“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就是很好的例证。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责任

程宪涛

吴畏明天离职。

吴畏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如烙饼。

这里,除逢年或喜事燃放鞭炮,还给离任领导放鞭炮。这是“欢送”领导离职,是对领导未尽职责的诅咒。这是坊间的自发“仪式”。

上级在调职谈话时询问吴畏,吴畏道:“那是为官者的耻辱。”领导说:“今年是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你恰巧今年调动,有足够的信心吗?”吴畏不敢说,只觉压力更大,甚至生出一份惶恐。

电厂成立50多年,管理层換了多少届,没有几人记得清楚。任职者一届职满,都心怀忐忑,唯恐听见鞭炮噼啪声。

某任领导到异地赴任。迎接的人欢天喜地,送行的人兴高采烈。领导的脸如向日葵,对属下们持续绽放。小车行至小镇十字路口。喧闹声不绝于耳。身着工装的员工们,站在马路的两侧。两根竹竿立起来,两挂鞭炮挑起来。众人愣怔的片刻,鞭炮轰然爆开,陪同的人四散弃逃,领导灿烂的笑容枯萎成瑟缩的叶子。小车仓皇挤出人群逃出小镇。

知耻近乎勇。几届继任者,为官清廉发奋,突破发电纪录,实现辅业剥离,完成企业化改制……但是,历史轮回,又有继任者中枪。

某任老总颇自知,离职前谎称八点离厂,却在凌晨五点钻进小车启程。原想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刚转过街口,赫然看到,鞭炮蜿蜒,犹如几条红色的蛇,转眼间火信子喷吐。寂静的清晨,爆竹声格外刺耳。领导心脏病突发,再没有站起来。

俩领导其后相继被“双规”。

吴畏的上一任老总,在职期间被查,在上级谈话之后,即称病在家休养,直到半年后入狱。传说他临行前夜,小镇的爆竹售罄,在众人的浮想中,那是一爆竹铺天盖地,盛况空前的景况。而据说,在其后三年中,这批爆竹并未燃放,一直保留到现在,员工们在等待……或许,员工并不希望再现那场景。

吴畏心里没有底。

吴畏穿衣下床,拿起手电筒,戴上安全帽。这是他三年来形成的习惯,每天到厂子内巡查。三年前,吴畏第一次巡查时,值班室中一片狼藉,运行人员一个酒气熏天,两个在睡大觉,三个在斗地主……还有缺岗。吴畏立刻把班长、值长、主任及主管安会、生产的副总找来,自己坐在缺岗员工的位置上……

一切都需要改变。

正值设备检修关键期,检修主任提前一小时,早晨七点到达现场,他看见吴畏在现场。次日六点半到现场,他看见吴畏在现场。第三日六点到现场,他依然见吴畏在现场。主任问:“吴总几点来的?”吴畏答:“比你提前半小时!”主任说:“今晚,我住在检修现场!”那一年的机组大修,实现了有史以来首次全优。

无垠的天幕上,星光挥映;运行值班空内,机器浅声低唱。值班人员各司其职,目光在仪表上流动。这是一个普通的凌晨。吴畏流连在新建机组外,这是老厂的希望工程。远方山中,有在建的垃圾屯站,新型绿色能源基地……

但是,依然有那么多遗憾,断掉了员工福利用水,停掉了家属免费用电,学校和物业社会化……那么多的责难、掣肘,还有骂娘、唾沫,甚至上访……

吴畏告诉办公室主任,早七点启程,办公室主任似乎明白了,问吴畏怎么走。吴畏道:“步行。”主任说:“我知道一条小路,不会被人发现。”吴畏说:“我走大道,你把车开到小镇口。”主任说:“都知道你今天离厂,万一出现状况咋办?”吴畏道:“这是最好的检阅!”

清晨七点十分,吴畏出现在小镇街口。吴畏看见聚集的员工,穿着整齐的工装。几十挂挑起的鞭炮形成红色的海洋。办公室主任有了惊恐慌乱,他拉一下吴畏的衣袖:“咱们坐车走吧!”吴畏走向人群,人群散开一条路。吴畏走进人群。一位老员工犹豫着,手伸出去又缩回,再次试探着伸出,吴畏拉住那双粗糙的手,更多的手伸过来……

吴畏走出人群很远。没有爆竹炸响。身后忽然有人嘁:“吴总!”吴畏扭头回望。员工指着鞭炮阵,问:“你怕吗?”吴畏大声回应道:“怕!”人群轰的一声笑了,十分开心的模样,就像清晨的阳光。

那员工高声道:“这是准备过年放的摆出来让你看看,今年是个好年头!”

吴畏的眼眶一紧,用力地点了点头。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吴畏离职前一夜未眠,表现出吴畏内心的煎熬,既引出下文对放鞭炮欢送领导的民间仪式的介绍,又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注意。
B.“领导的脸如向日葵对属下们持续绽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领导离职到异地赴任时的得意,与下文鞭炮响起后领导的反应形成对比
C.小说中画线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工厂清晨安静的氛围,表明所有的工作井然有序,工厂已经形成良性运转,说明吴畏的领导工作卓有成效。
D.“一位老员上犹豫着,手伸出去又缩回,再次试探着伸出”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老员工对吴畏大胆改革后工厂出现重大变化的敬重和砍掉群众福利等措施后的畏惧心理。
【小题2】小说中吴畏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分析。
【小题3】小说中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吴畏之前的几届领导离任的情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8月20日,澎湃新闻从绍兴市越城区公安分局获悉,该局日前侦破一起特大流量劫持案,涉案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北京瑞智华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窃取用户个人信息 30亿条,涉及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全国96家互联网公司产品,几乎涵盖了国内核心的互联网企业。

侦查发现,北京中科云智公司与北京点智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瑞智华胜公司为关联公司,三公司实际在同一地点办公,主要成员也均相同且交叉任职。点智互动、中科云智两家公司主要与运营商进行正规流量合作,合作过程中他们会加入非法软件用于清洗流量、获取用户的 cookie等。瑞智华胜公司利用非法窃取的用户信息,用于互联网营销获利变现。其非法获取的数据

包括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广电等11个省市的运营商,这些运营商均与涉案公司签署过合作协议。

警方表示,犯罪嫌疑人未经公民同意而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并进行精准营销的行为,不仅对用户构成民事侵权,还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些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或者提供给第三方后,也可能被用于其他非法活动,比如根据盗取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去盗取用户的网银账户等,进而可能会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此外,他们把非法收集的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存储在境外的服务器上,有被境外的组织机构或者个人利用、进而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

(摘自澎湃新闻2018年8月20日,葛熔金、赵梓翔)

材料二


(摘自 CNNIC第 43次调查报告《网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状况》2019年2月28日)

材料三

在大数据这一发展时代之下,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网络运营者也逐渐受市场竞争环境所影响,自行构建起了内部的客户信息共享系统,以至于客户个人的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被泄露出去,而这些运营者当中不乏存在着一些不法分子,这一行业信息漏洞终将会给予这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客户个人的信息被贩卖或者泄露到不法分子手中,对于客户个人的信息安全产生较为严重的威胁。

在大数据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微信、支付宝等这些支付软件成为了人们生活消费最为常用的工具。在一定程度,微信、支付宝等这些支付软件虽具有着较大的便捷性特征,但却存在着众多潜在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目前,在大街小巷内,均存在着扫码赠礼活动,部分民众因贪便宜随意扫码,致使个人信息在扫码过程中被泄露或盗取,经济损失较为严重。因此,在广大民众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上,也是当前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所面临的主要困境。

(摘自《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2018年8期《世界家苑》)

材料四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92亿,较2017年底提升 3.8%。

“我们发展太快了,现在很多数据掌握在少数企业手里,对公民个人隐私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都会造成影响。”全国政协委员陈智敏表示,现在企业如微信、滴滴打车、外卖等用很小的一点便利,收集了大量的个人数据。公民一开始不觉得,但后来所有的数据都被平台控制,这会给社会带来很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严望佳则将此形容为“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处于‘裸奔’状态”。

数据“裸奔”的背后是法律的分散缺位。在3月4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张业遂表示,“事实上,我国已经有多部法律、法规、规章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从总体上看,呈现分散立法状态。”

陈智敏对此深有同感。他表示,像信息泄露事件发生后,由于数据的权属不明,国家安全法、刑法、刑诉法等对此都没有明确,没有法律依据,处理起来会非常难。

(摘自《个人信息保护需立法明确数据所有权》,2019年 3月7日《新京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智互动、中科云智两家公司与运营商进行正规流量合作,合作过程中为瑞智华胜公司非法窃取用户信息,用于互联网营销获利变现。
B.CNNIC第43次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网民在上网过程中未遇到安全问题的比例,比2017年底提升1.8个百分点。
C.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软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消费最常用的工具,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潜在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
D.数据“裸奔”指大量的个人数据掌握在少数企业手里,对公民个人隐私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犯罪嫌疑人未经公民同意而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可能会给用户带来财产损失,甚至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
B.2018年与2017年底相比,上网设备中病毒或木马的用户比例明显减少,其他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情况差异不大。
C.网络运营者中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对于客户个人的信息安全产生较为严重的威胁,并且使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D.国家安全法、刑法、刑诉法等都没有明确数据的权属,信息泄露事件处理起来非常难,因此需立法明确数据所有权。
【小题3】根据三、四则材料,简要概括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面临哪些现实困境。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数绵羊
王 溱
小戈桑没上过学,自然不知道什么潘多拉的盒 子,只知道自己住的地方叫潘多拉草原,这里密密麻麻挤满了一捧捧青草,绿得要滴下来。之所以说捧而不是棵,小戈桑每次都是蹦跳着把它们像鲜花一般捧到族里的羊圈外,恭恭敬敬摆好。族长说,草原是神圣的!小戈桑点点头;族长又说, 每棵草都是草原的恩赐!咩——羊儿们一起仰头附和。 小戈桑常往族长家跑。族长的帐篷里有厚厚的一摞书,还有美丽的小乌依。小乌依笑起来的时 候,碱草飘飘、针茅摇摇、苜蓿起舞、冰草低下了头……整个草原如沐春风。小戈桑把笑声挂在风车上,绕着羊圈一圈又一圈地跑,才能甩掉脸上的红晕。 小乌依的牙很白很白,夜晚两人坐在羊圈 边说着悄悄话的时候,小戈桑只看见两排比月光更光洁的牙,像极了天上那些发光的石头。他们数星星,一颗,两颗……可是太多了,眼睛根本盯不过来。小乌依忽然狡黠地一眨眼,猛地扬起鞭,原本安然咀嚼着月光的羊群惊起,绕着羊圈内围奔跑 起来,很快排成了一队。
快数羊啊戈桑!小乌依大喊,这可比数星星好玩多了。
戈桑瞪大了眼睛,看哪,雪白的绵羊居然在发光!它们像一团团发光的云,在黑夜里疾走,戈 桑赶紧开始数,一只,两只,三只……哦不对不对,这只数过了。戈桑的眼睛被晃得发晕,好怕一 个不小心它们就会长出翅膀来像天使一样飞走。
嘿!你真没用!乌依嘟起嘴,收起了鞭子。绵羊身上的光淡了下来,乌依眼睛里的光也暗了下来。
戈桑讨好地说,我数了,数了,是五十三只! 乌依笑了,谁不知道族里一共有五十三只羊,你根本没数!顿了顿,乌依忽然垂下了头,才五 十三只。 怎么了?戈桑问。
乌依揉着洗得发白的裙角,说,草原很美,可我们族太穷了,草丛里的蟋蟀都比我穿得风光。 戈桑把鞭子抽得啪啪响,说,等着,我们的羊会越来越多的,一定! 几天后,羊没有增多,反而少了一只。戈桑慌了,他沿着羊群走过的路一路寻过去,他把手圈在嘴边喊:咩——没有任何回应。 戈桑踏过一片无精打采的苜蓿地,绕过窸窸细语的蟋蟀群,戈 桑差点掉进一个大坑。大坑?草原竟然有个大坑!咩——坑底传来微弱的叫声,果然,羊就在那里。
戈桑狂喜,连爬带滚扑进坑里。可是当戈桑拽着羊往上蹬的时候,土一崩,摔了个四脚朝天。 戈桑的脚崴了,崴脚的戈桑试了很多办法都没法爬上去,渐渐地,没进食的戈桑力气越来越小。戈 桑身上有刀,他可以把羊杀了,割羊肉,喝羊血,可戈桑不干,那是割自己的肉。虚弱的戈桑紧紧 抱着羊,仰头望着星空,满天乌依的眼睛在眨呀眨,他渐渐闭上了眼。 醒来的戈桑发现自己躺在陌生的矿工家里,在羊奶的滋养下,身强力壮的戈桑很快恢复了体力。 那矿工原本也是牧民,他兴奋地对戈桑说,放什么羊啊,草原底下全是煤矿,全是宝啊!
戈桑可不管什么宝,他牵着羊匆匆赶回族里。族里正在载歌载舞,乌依盛装打扮,坐在了家里 有金酒壶和金酒杯的矿主身旁。那天,戈桑喝了很多奶酒,他看见穿嫁衣的乌依特别美丽,他隐约 听见乌依说:我们族就要富起来了!
从那以后,戈桑代替乌依留在族长身边,还代替她照顾起了族里的羊群。戈桑也试过偷偷在夜 里挥动鞭子,可是羊们再也没有发过光。乌依走了,一切都黯淡了。正如乌依所言,族里很快富起 来了,草原上的大坑越来越多,可是羊的数量却越来越少。戈桑开始失眠,一躺下就总觉得羊掉坑 里了,少了一只,又少了一只。戈桑只好每天深夜都到羊圈去数羊,一遍又一遍地数  …… 好了,孩子,现在你明白睡不着的时候为什么要数绵羊了吧?睡吧,愿潘多拉草原上的小精灵 们伴你入梦。戈桑说。
可是爷爷,潘多拉草原在哪里呢?绵羊又在哪里呢?小孩问。 戈桑望向窗外,公路上呼啸移动 的车灯连成一条长长的线。戈桑开始数,一辆、两辆、三辆、四辆……终于,戈桑响起了轻轻的鼾声。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草原命名为“潘多拉”,取自于“潘多拉的盒子”,暗示了草原消亡的结局,并使小说 具有了浓厚的寓言色彩。
B.“碱草飘飘、针茅摇摇、苜蓿起舞、冰草低下了头”等景物描写,描绘了草原之美,也烘托了男女主人公朦胧的情愫之美。
C.小乌依扬鞭绵羊发光,收鞭光淡下来,这样的描写颇有 魔幻意味,很好地表现出人物心理的变化,推动了情节发展。
D.男女主人公对待草原、财富的态度迥异,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价 值观的矛盾与冲突,这也是他们爱情夭折的深层原因。
【小题2】结合小说内容看,题目“数绵羊”有哪些含义?
【小题3】小说在结尾上有何特点?这样结尾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