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10 ℃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谷物单产比较。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甲中①、②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图甲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20-01-01 03:43: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2018年7月6日我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正式实施,首批征税清单中所涉及到的340亿美元美国商品中农产品占约240亿美元,其中仅大豆占约140亿美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产量国,我国每年进口美豆数量占美豆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此次中美贸易战对我国乃至全球大豆市场的影响巨大。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多样,既可食用,也可榨油,原产中国,是中国重要农作物之一。大豆播种时土壤水分必须充足,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其生长需要无霜期大于110天,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东北是我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
材料二 东北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大豆历年产量、进口量和总量变化示意图

(l)结合材料一、二,简述东北大豆主产区种植大豆有利的气候条件。
(2)结合材料三,说明2004~2014年我国大豆供需变化的特点。
材料四 近年来,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上百亿美元的大豆,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2018年4月4日凌晨,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1300余种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当日下午中国财政部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3)试分析此次加征关税对美国大豆产业的影响。
(4)请你为我国大豆生产的下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